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刘益曦 张豪 朱圣潮

刘益曦, 张豪, 朱圣潮.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引用本文: 刘益曦, 张豪, 朱圣潮.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LIU Yixi, ZHANG Hao, ZHU Shengchao.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teridophytes in Wenzhou[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Citation: LIU Yixi, ZHANG Hao, ZHU Shengchao.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teridophytes in Wenzhou[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基金项目: 

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 N201000024

温州市农财专项 温财农〔2010〕218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益曦,讲师,从事植物资源与利用研究。E-mail:854162197@qq.com
    通信作者: 朱圣潮,教授,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E-mail:aests@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S718.3;Q949.36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teridophytes in Wenzhou

  • 摘要: 在文献和标本查阅、标本采集和鉴定基础上,对浙江省温州市现知的44科93属277种蕨类植物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温州蕨类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含种数较多的科是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5属50种),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0属36种),蹄盖蕨科Athyriaceae(9属31种),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0属30种)和铁角蕨科Aspleniaceae(1属15种);含种数较多的属是鳞毛蕨属DryoPteris(26种),铁角蕨属Asplenium(15种),凤尾蕨属Pteris(14种),卷柏属Selaginella(13种)和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11种)。区系成分起源古老,不乏古老的科、属和残遗种;且区系成分较为复杂,来源于多种地理成分,其中热带、亚热带性质较为明显。
  • 图  1  温州各县蕨类植物地理成分比较

    Figure  1  Comparison of geographical elements by counties in Wenzhou

    表  1  温州市蕨类植物优势科属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f dominant families and genera of ferns in Wenzhou

    优势科 属数/属 比例/% 种数/种 比例/% 优势属 种数/种 比例/%
    鳞毛蕨科 5 5.38 50 18.05 鳞毛蕨属 26 9.39
    金星蕨科 10 10.75 36 13.00 铁角蕨属 15 5.42
    蹄盖厥科 9 9.68 31 11.19 凤尾蕨属 14 5.05
    水龙骨科 10 10.75 30 10.83 卷柏属 13 4.69
    铁角蕨科 1 1.08 15 5.42 复叶耳蕨属 11 3.97
    凤尾蕨科 2 2.15 15 5.42 毛蕨属 11 3.97
    合计 37 39.79 227 69.85 合计 90 32.4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温州市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9-11]

    Table  2.   Distribution types of the ferns in Wenzhou

    分布区类型 种数/%
    乐清 永嘉 鹿城 缻海 龙湾 洞头 瑞安 文成 平阳 苍南 泰顺 全市
    1 世界分布 9/3.25 6/2.17 6/72.17 5/1.81 5/71.81 5/1.81 7/72.53 6/72.17 6/2.17 7/2.53 6/2.17 10/3.61
    2 泛热带分布 9/3.25 9/3.25 5/1.81 8/2.89 5/1.81 6/2.17 9/3.25 10/3.61 9/3.25 9/3.25 11/3.97 13/4.69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2/0.72
    4 旧大陆热带分布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 0.36 1/0.36 1 0.36
    5 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 7/2.53 7/2.53 4/1.44 5/1.81 3/1.08 2/0.72 6/2.17 7/2.53 8/2.89 9/3.25 7/2.53 14/5.05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1/0.36 1/0.36
    7 热带亚洲分布 15/5.42 11/3.97 5/1.81 7/2.53 2/0.72 3/1.08 12/4.33 16/5.78 24/8.66 17/6.14 26/9.39 34/12.27
    8 北温带分布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9 温带亚洲分布 2/0.72 1/0.36 1/0.36 1/0.36 1/0.36 2/0.72 2/0.72
    10 东亚分布 57/20.58 49/17.69 21/7.58 31/11.19 23/8.30 20/7.22 35/12.64 57/20.58 43/15.52 41/12.64 73/26.35 91/32.85
    10-1 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 2/0.72 3/1.08 1/0.36 3/1.08 1/0.36 2/0.72 7/2.53 10/3.61
    10-2 中国一日本分布 32/11.55 36/13.0 17/6.14 15/5.42 11/3.97 14/5.05 23/8.30 37/13.36 26/9.39 29/10.47 45/16.25 54/19.49
    11 中国特有分布 12/4.33 14/5.05 2/0.72 7/2.53 2/0.72 4/1.44 11/3.97 18/6.50 7/2.53 13/4.69 36/13.00 44/15.88
    合计 149/53.79 139/50.18 63/22.74 80/28.88 52/18.77 55/19.86 107/38.63 158/57.04 125/45.13 130/46.93 216/78.34 277/10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温州市与临近地区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

    Table  3.   Distribution types of the Ferns by Wenzhou with adjacent areas

    分布区类型 种数/%
    浙江 福建 台湾 浙江丽水 浙江温州
    1 世界分布 10/2.18 8/2.02 8/1.09 8/2.46 10/3.61
    2 泛热带分布 13/2.83 10/2.52 15/2.05 6/1.85 13/4.69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2/0.44 1/0.25 1/0.14 1/0.31 2/0.72
    4 旧大陆热带分布 4/0.87 7/1.76 1/G2.32 1/0.31 1/0.36
    5 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 14/3.05 14/3.53 35/4.78 5/1.54 14/5.05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3/0.65 3/0.76 11/1.50 1/0.36
    7 热带亚洲分布 50/10.89 82/20.65 331/45.22 43/13.23 34/12.27
    8 北温带分布 2/0.44 2/0.50 11/1.50 2/0.62 1/0.36
    9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1/0.22
    10 温带亚洲分布 2/0.44 2/0.62 2/0.72
    11 东亚分布 198/43.14 165/41.56 166/22.68 146/44.92 135/48.74
    11-1 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 44/9.59 37/9.32 97/13.25 28/8.62 10/3.61
    11-2 中国一日本分布 116/25.27 68/17.13 40/5.46 83/25.54 54/19.49
    合计 459 397 732 325 277
    下载: 导出CSV
  • [1] 郑朝宗. 浙江植物区系的特点[J].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14(3):348-361.

    ZHENG Chaozong.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flora [J]. J Hangzhou Univ, 1987, 14(3):348-361.
    [2] 张朝芳, 章绍尧. 浙江植物志: 第1卷[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337.
    [3] WU Zhengyi, RAVEN P H. Flora of China(2/3)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4] WU Zhengyi, RAVEN P H. Flora of China Illustrations(2/3)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5] 张宪春.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6] 傅立国, 洪涛, 林祁. 中国高等植物: 第2卷[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8.
    [7]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2~6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2006.
    [8] 吕正水, 董直晓, 徐柳杨, 等. 泰顺县维管束植物名录[J].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4, 11(4):335-342.

    LÜ Zhengshui, DONG Zhixiao, XU Liuyang, et al. Checklist of vascular plant in Taishun County[J]. J Zhejiang For Coll, 1994, 11(4): 335-342.
    [9] 吴征镒, 彭华, 李德铢, 等. 中国植物志:第1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78-93.
    [10]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增Ⅳ):1-139.

    WU Zhengyi. The areal-types of Chinese genera of seed plants [J]. Acta Bot Yunnan, 1991(supp 4):1-139.
    [11] 严岳鸿, 张宪春, 马克平. 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9-70.
    [12] 丁炳扬, 曾汉元, 方腾. 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27(4):370-374.

    DING Bingyang, ZENG Hanyuan, FANG Teng. A study on the ferns flora in Gutianshan Nature Reserve in Zhejiang Province [J]. J Zhejiang Agric Univ Agric & Life Sci, 2001, 27(4):370-374.
    [13] 朱圣潮. 浙江丽水山地蕨类植物区系[J]. 山地学报, 2003, 21(6): 686-694.

    ZHU Shengchao. Ferns flora in Lishui mountain in Zhejiang Province [J]. J Mount Sci, 2003, 21(6): 686-694.
    [14]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福建植物志: 第1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15] 章绍尧, 丁炳扬. 浙江植物志: 总论[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33.
  • [1] 何水莲, 黄蓓, 李田园, 田敏.  无距虾脊兰根际土壤真菌与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6): 1158-116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179
    [2] 任俊杰, 庞新博, 刘昭阳, 李静雅, 张婉莹, 尹书乐, 王利兵, 李迎超.  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6): 1221-122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133
    [3] 曹春婧, 何建龙, 王占军, 魏淑花.  宁夏不同区域欧李园昆虫群落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6): 1253-126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774
    [4] 余望寅, 姚冠, 扎西拉姆, 普琼, 刘京晶, 周湘.  2种栽培环境对铁皮石斛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2): 284-29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2
    [5] 刘政, 李颖, 朱培, 褚旭东, 何国庆, 孙勇.  浙江省长兴县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3): 465-4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36
    [6] 左政, 郑小贤.  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1): 21-3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4
    [7] 辛建攀, 孙欣欣, 田如男.  南京将军山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及基本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4): 629-63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4.008
    [8] 缪福俊, 蒋宏, 王宏虬, 原晓龙, 陈剑, 杨宇明, 王娟.  黄花杓兰菌根真菌rDNA ITS的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5): 815-8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5.024
    [9] 朱弘, 葛斌杰, 叶喜阳.  浙江舟山东福山岛种子植物区系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1): 150-15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1.022
    [10] 张梅, 刘利, 伊力塔.  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2): 210-2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8
    [11] 刘彬彬, 楼炉焕, 刘广宁.  浙江省壳斗科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5): 698-70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5.010
    [12] 刘佳敏, 张慧, 黄秀凤, 徐华潮.  浙江3个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及森林健康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5): 719-72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5.013
    [13] 闫双喜, 张志翔.  河南野生国家保护植物区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5): 725-73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5.014
    [14] 吴尚英, 张洋, 刘爱荣, 徐同.  红树林植物红海榄和秋茄的内生真菌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4): 489-4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4.002
    [15] 高焕晔, 熊源新, 苟光前.  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蕨类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1): 48-54.
    [16] 洪震.  浙江箬寮岘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74-178.
    [17] 马丹丹, 李根有, 颜福彬, 林雪峰.  浙江省温岭市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373-377.
    [18] 黄水文, 胡献明.  浙江衢州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69-173.
    [19] 金水虎, 王祖良, 丁炳扬.  浙江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荚囊蕨属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224-225.
    [20] 高小辉, 何小勇, 何林.  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389-393.
  • 加载中
  • 链接本文:

    https://zlxb.zafu.edu.cn/article/doi/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https://zlxb.zafu.edu.cn/article/zjnldxxb/2016/5/778

图(1)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77
  • HTML全文浏览量:  667
  • PDF下载量:  36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9-28
  • 修回日期:  2015-12-03
  • 刊出日期:  2016-10-01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基金项目:

    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 N201000024

    温州市农财专项 温财农〔2010〕218号

    作者简介:

    刘益曦,讲师,从事植物资源与利用研究。E-mail:854162197@qq.com

    通信作者: 朱圣潮,教授,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E-mail:aests@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S718.3;Q949.36

摘要: 在文献和标本查阅、标本采集和鉴定基础上,对浙江省温州市现知的44科93属277种蕨类植物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温州蕨类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含种数较多的科是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5属50种),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0属36种),蹄盖蕨科Athyriaceae(9属31种),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0属30种)和铁角蕨科Aspleniaceae(1属15种);含种数较多的属是鳞毛蕨属DryoPteris(26种),铁角蕨属Asplenium(15种),凤尾蕨属Pteris(14种),卷柏属Selaginella(13种)和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11种)。区系成分起源古老,不乏古老的科、属和残遗种;且区系成分较为复杂,来源于多种地理成分,其中热带、亚热带性质较为明显。

English Abstract

刘益曦, 张豪, 朱圣潮.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引用本文: 刘益曦, 张豪, 朱圣潮.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LIU Yixi, ZHANG Hao, ZHU Shengchao.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teridophytes in Wenzhou[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Citation: LIU Yixi, ZHANG Hao, ZHU Shengchao.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teridophytes in Wenzhou[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6, 33(5): 778-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 位于浙东南的温州市,辖乐清、永嘉、鹿城、龙湾、瓯海、洞头、瑞安、文成、平阳、苍南和泰顺等县(市、区)。地理位置为27°03′~28°36′N,119°37′~121°18′E,陆域总面积11 784 km2。温州市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为1 611 m,为全市最高峰。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该区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3~19.4 ℃,1月平均气温4.9~9.9 ℃,7月平均气温26.7~ 29.6 ℃。年降水量为1 113.0~2 494.0 mm。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700~800 m以下山地,黄壤则分布于海拔700~800 m以上山地,间有黄棕壤分布。温州市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受冬季寒潮侵袭,也杂有比较多的落叶树种,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灌丛、竹林等分布其中[1]。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该山地的蕨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和多样。

    • 20世纪50年代,秦仁昌先生对温州的泰顺、平阳、乐清等地进行过标本采集;章绍尧(1959年)、王景祥(1963年)、邢公侠(1979年)、裘佩熹(1981年)、张朝芳(1982年)等都曾在温州地区进行标本采集和研究[15];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泰顺、瑞安、乐清等地多次开展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15]。温州市自2010年起启动了“温州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温州植物志》编著”项目,野外作业分标本采集和拍照的同时,查阅了包括浙江大学植物标本室、浙江农林大学标本室、浙江自然博物馆标本馆、杭州植物园标本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标本馆及项目组所在单位标本室等的相关标本。根据近5 a来的标本采集和调查结果,参考有关文献,对温州市蕨类植物的区系特点进行分析。对调查所及的科、属仍大体按照秦仁昌系统,个别物种(含种下分类等级)参照《Flora of China》分类系统有调整。

    • 温州是浙江省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调查结果表明:温州市有蕨类植物277种(含变种等),隶属于44科93属,其科、属、种分别占浙江省蕨类植物49科的89.79%,116属的80.17%,542种(含变种等)的51.11%;占中国蕨类植物63科的69.84%,231属的40.26%,2 600种(含变种等)的10.65%[8]

      在温州蕨类植物中,含种数最多的6个科是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5属50种)、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0属36种)、蹄盖蕨科Athyriaceae(9属31种)、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0属30种)、铁角蕨科Aspleniaceae(1属15种)、凤尾蕨科Pteridaceae(2属15种),它们所含种数占全部种数的63.90%,是温州蕨类植物区系的主要组分(表 1)。含5~14种的科还有卷柏科Selaginellaceae(1属13种)、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2属8种)、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5属7种)、鳞始蕨科Lindsaeaceae(2属5种)、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4属5种)。有18科仅含1种,它们是松叶蕨科Psilotaceae,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姬蕨科Hypolepidaceae,水蕨科Parkeriaceae,书带蕨科Vittariaceae,球子蕨科Onocleaceae,实蕨科Bolbitidaceae,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燕尾蕨科Cheiropleuriaceae,槲蕨科Drynariaceae,禾叶蕨科Grammitidaceae,蘋科Marsileaceae,槐叶蘋科Salviniaceae,满江红科Azollaceae等。说明温州蕨类植物科的多样性较高,但优势科也较为典型。

      表 1  温州市蕨类植物优势科属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f dominant families and genera of ferns in Wenzhou

      优势科 属数/属 比例/% 种数/种 比例/% 优势属 种数/种 比例/%
      鳞毛蕨科 5 5.38 50 18.05 鳞毛蕨属 26 9.39
      金星蕨科 10 10.75 36 13.00 铁角蕨属 15 5.42
      蹄盖厥科 9 9.68 31 11.19 凤尾蕨属 14 5.05
      水龙骨科 10 10.75 30 10.83 卷柏属 13 4.69
      铁角蕨科 1 1.08 15 5.42 复叶耳蕨属 11 3.97
      凤尾蕨科 2 2.15 15 5.42 毛蕨属 11 3.97
      合计 37 39.79 227 69.85 合计 90 32.49

      含种数前6的属是鳞毛蕨属Dryopteris(26种)、铁角蕨属Asplenium(15种)、凤尾蕨属Pteris(14种)、卷柏属Selaginella(13种)、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11种)、毛蕨属Cyclosorus(11种)。它们的种数占温州蕨类植物总种数的32.49%。含5种以上的属还有短肠蕨属Allantodia(9种)、瓦韦属Lepisorus(7种)、蹄盖蕨属Athyrium(6种)、耳蕨属Polystichum(6种)、金星蕨属Parathelypteris(6种)、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5种)、鳞盖蕨属Microlepia(5种)。它们的种数占温州蕨类植物总种数的15.88%。有43属仅有1种,占总种数的15.52%,占总属数的46.24%。说明温州蕨类植物属的多样性同样也较高,几个优势属所含种类较多。

      此外,对比已有文献资料和国内各标本馆标本,共发现18个温州新记录种[2-8],它们是:碗蕨Dennstaedtia scabra,光叶碗蕨D. scabra var. glabrescens,阔片乌蕨Sphenomeris biflora,灰背铁线蕨Adiantum myriosorum,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异裂短肠蕨Allantodia laxifrons,阔基假蹄盖蕨Athyriopsis pseudoconilii,长江蹄盖蕨Athyrium iseanum,华东蹄盖蕨A. niponicum,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羽裂叶双盖蕨Diplazium tomitaroanum,紫柄蕨Pseudophegopteris pyrrhorhachis,长根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beddomei,普通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subochthodes,大片复叶耳蕨Arachniodes cavaleriei,前原耳蕨Polystichum mayebarae,中华鳞毛蕨Dryopteris chinensis和裸叶鳞毛蕨D. gymnophylla等,占6.86%。

    • 温州的蕨类植物中,厚囊蕨类和原始薄囊蕨类有12属(12.90%),占比较高,它们大多起源于古生代。如石杉属Huperzia,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藤石松属Lycopodiastrum,石松属Lycopodiumn,灯笼草属Palhinhaea,卷柏属Selaginella,木贼属Hippochaete,松叶蕨属Psilotum,瓶尔小草属Ophioglossum,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紫萁属Osmunda等。在分布有众多古老属的同时,温州境内也不乏如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松叶蕨Psilotum nudum,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华南马尾杉Phlegmariurus fordii,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usarinoides,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a,阴地蕨Sceptridium ternatum,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紫萁Osmunda japonica等古老、孑遗植物。结合以上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可以发现温州蕨类植物区系含有较多的特有种、单种属、少种属等,说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古老性。但同样在温州境内分布有较进化的如金星蕨科、鳞毛蕨科、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及其所含的属种,它们构成了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部分(属占55.90%,种占64.98%);进化的类型如水龙骨科,槐叶苹科Salviniaceae,满江红科Azollaceae及其所含属种,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属占18.28%,种占13.72%)。因此,温州蕨类植物的区系成分在系统发育上既有原始类型,也不乏进化类型,但以较进化类型为主。

    • 参照吴征镒[10]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办法,分析温州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其中,世界分布的21属(22.58%),泛热带分布30属(32.26%),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分布2属(2.15%),旧大陆热带分布9属(9.68%),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3属(3.23%),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6属(6.45%),热带亚洲分布6属(6.45%),北温带分布4属(4.30%)和东亚分布12属(12.90%)。温州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统计见表 2,除世界分布外,其地理成分可分为热带成分、亚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9-11]。热带成分包括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旧大陆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亚热带成分主要包括东亚分布(含中国—喜马拉雅分布、中国—日本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温带成分包括北温带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

      表 2  温州市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9-11]

      Table 2.  Distribution types of the ferns in Wenzhou

      分布区类型 种数/%
      乐清 永嘉 鹿城 缻海 龙湾 洞头 瑞安 文成 平阳 苍南 泰顺 全市
      1 世界分布 9/3.25 6/2.17 6/72.17 5/1.81 5/71.81 5/1.81 7/72.53 6/72.17 6/2.17 7/2.53 6/2.17 10/3.61
      2 泛热带分布 9/3.25 9/3.25 5/1.81 8/2.89 5/1.81 6/2.17 9/3.25 10/3.61 9/3.25 9/3.25 11/3.97 13/4.69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2/0.72
      4 旧大陆热带分布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 0.36 1/0.36 1 0.36
      5 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 7/2.53 7/2.53 4/1.44 5/1.81 3/1.08 2/0.72 6/2.17 7/2.53 8/2.89 9/3.25 7/2.53 14/5.05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1/0.36 1/0.36
      7 热带亚洲分布 15/5.42 11/3.97 5/1.81 7/2.53 2/0.72 3/1.08 12/4.33 16/5.78 24/8.66 17/6.14 26/9.39 34/12.27
      8 北温带分布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1/0.36
      9 温带亚洲分布 2/0.72 1/0.36 1/0.36 1/0.36 1/0.36 2/0.72 2/0.72
      10 东亚分布 57/20.58 49/17.69 21/7.58 31/11.19 23/8.30 20/7.22 35/12.64 57/20.58 43/15.52 41/12.64 73/26.35 91/32.85
      10-1 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 2/0.72 3/1.08 1/0.36 3/1.08 1/0.36 2/0.72 7/2.53 10/3.61
      10-2 中国一日本分布 32/11.55 36/13.0 17/6.14 15/5.42 11/3.97 14/5.05 23/8.30 37/13.36 26/9.39 29/10.47 45/16.25 54/19.49
      11 中国特有分布 12/4.33 14/5.05 2/0.72 7/2.53 2/0.72 4/1.44 11/3.97 18/6.50 7/2.53 13/4.69 36/13.00 44/15.88
      合计 149/53.79 139/50.18 63/22.74 80/28.88 52/18.77 55/19.86 107/38.63 158/57.04 125/45.13 130/46.93 216/78.34 277/100

      统计分析表明:温州蕨类植物种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65种,占23.47%,温带成分3种,占1.08%,亚热带成分199种,占71.84%。亚热带成分包括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其中有56种可延伸分布到热带地区,有27种可延伸分布到温带地区。因此,加上北温带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温带亚热带分布种共30种,占10.83%,热带亚热带分布共121种,占43.68%,种的分布类型表明温州市的蕨类植物的分布特点更多的体现出热带、亚热带性质,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间有少量温带成分分布。

      温州各县(市、区)蕨类植物地理成分比较见图 1。各县(市、区)的热带成分和亚热带成分的比例与温州全市基本保持一致,东南部沿海的瑞安、平阳、苍南的热带成分占比略高;离海岸较远的山区县泰顺、永嘉的亚热带性质种类略高。

      图  1  温州各县蕨类植物地理成分比较

      Figure 1.  Comparison of geographical elements by counties in Wenzhou

    • 通过温州市蕨类植物的分布类型与浙江省其他地区对比,可以发现:有56种在浙江省内仅见于温州市范围(其中12种的分布范围延伸至温州市周边的个别县)。如:华南马尾杉Phlegmariurus fordii(延至庆元),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usarinoides(延至庆元),具边卷柏Selaginella linbata,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粗齿桫椤Alsophila denticulata,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半边旗Pteris sempinnata,栗蕨Histiopteris incisa,薄叶碎米蕨Cheilosoria tenuifolia,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毛轴铁角蕨Asplenium crinicaule,毛叶轴脉蕨Ctenitopsis devexa,厚叶肋毛蕨Ctenitis sinii,华南实蕨Bolbitis subcordata等。并且这56种蕨类植物中,包括热带成分31种和亚热带成分25种,其中延伸分布到浙西南丽水地区个别县的10种,延伸分布到浙中台州地区的3种,延伸分布到舟山等海岛的有3种,往南分布到福建省的则有36种。这也与植被类型和地理特征相一致,位于洞宫山—雁荡山连线之东南的温州市,其植物区系明显区别于浙江省其他地区。属种的地理成分同样也反映了温州蕨类植物种类分布与周边地区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与西部的丽水山地蕨类植物相比主要是一些古老种的延伸,与南部的福建省相比则体现在热带亚热带成分上的广泛共性。这些种类中,粗齿紫萁,金毛狗,粗齿桫椤,桫椤,笔筒树,华南鳞盖蕨Microlepia hancei,钱氏鳞始蕨Lindsaea chienii,鳞始蕨L. odorata,团叶鳞始蕨L. orbiculata,薄叶碎米蕨,毛叶轴脉蕨,厚叶肋毛蕨,燕尾蕨Cheiropleuria bicuspis和华南实蕨等在温州的分布可以认为是它们在中国分布的北界,也说明温州蕨类植物与热带成分的关联性较高。

      通过温州市与临近地区或省份的蕨类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比较(表 3),可以发现:浙江省蕨类植物热带成分84种,占18.30%,亚热带成分358种,占78.00%;福建省蕨类植物热带成分117种,占29.47%,亚热带成分270种,占68.01%;中国台湾蕨类植物热带成分410种,占56.01%,亚热带成分303种,41.39%;丽水地区蕨类植物热带成分56种,占17.23%,亚热带成分257种,占79.08%;温州地区蕨类植物热带成分65种,占23.47%,亚热带成分199种,占71.84%[10-14]。由西北往东南走向,热带成分逐渐增加,亚热带成分逐渐递减。

      表 3  温州市与临近地区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

      Table 3.  Distribution types of the Ferns by Wenzhou with adjacent areas

      分布区类型 种数/%
      浙江 福建 台湾 浙江丽水 浙江温州
      1 世界分布 10/2.18 8/2.02 8/1.09 8/2.46 10/3.61
      2 泛热带分布 13/2.83 10/2.52 15/2.05 6/1.85 13/4.69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2/0.44 1/0.25 1/0.14 1/0.31 2/0.72
      4 旧大陆热带分布 4/0.87 7/1.76 1/G2.32 1/0.31 1/0.36
      5 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 14/3.05 14/3.53 35/4.78 5/1.54 14/5.05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3/0.65 3/0.76 11/1.50 1/0.36
      7 热带亚洲分布 50/10.89 82/20.65 331/45.22 43/13.23 34/12.27
      8 北温带分布 2/0.44 2/0.50 11/1.50 2/0.62 1/0.36
      9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1/0.22
      10 温带亚洲分布 2/0.44 2/0.62 2/0.72
      11 东亚分布 198/43.14 165/41.56 166/22.68 146/44.92 135/48.74
      11-1 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 44/9.59 37/9.32 97/13.25 28/8.62 10/3.61
      11-2 中国一日本分布 116/25.27 68/17.13 40/5.46 83/25.54 54/19.49
      合计 459 397 732 325 277

      可以认为:浙南地区是蕨类植物东亚成分的分布中心之一,并且中国—日本分布比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在数量上要占更大优势,温州市蕨类植物区系与日本的区系可能要更密切一些。参照严岳鸿等[11]对中国蕨类植物地理格局划分办法,温州蕨类植物区系属于南方蕨类植物区华东亚区,相对与浙江省其他地区,与华南亚区有更紧密联系。

    • 基于对温州野生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温州市蕨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优势科、属的分布与中国蕨类植物优势科、属基本一致,表明温州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典型特征。种类组成既有众多古老的蕨类植物科、属和孑遗植物,也不乏较进化和进化的类群,在系统发育上表现出连贯性。

      温州蕨类植物区系位于中国南方蕨类区华东植物亚区核心区,其地理分布格局与种子植物植被类型特征相符合。温州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地理分布类型多样,热带成分(23.47%,其中热带亚洲分布12.27%)和亚热带成分(71.84%,其中东亚成分为32.85%,中国—日本分布19.49%,中国特有分布15.88%)构成温州蕨类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在区系构成中占绝对优势,反映出温州蕨类植物区系成分的热带亲缘性。温州成为许多热带性质的蕨类植物在中国分布的北界。

      温州蕨类植物种的地理成分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种占有较高比例,尤其是东亚分布类型的中国—日本亚型的大量种的存在,说明温州蕨类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区、中国南方蕨类区、华东植物亚区的中心之一。在洲际关系方面,温州蕨类植物与大洋洲蕨类植物关系相对较为紧密,共有种有14种,与非洲共有种最少。各县(市、区)的蕨类植物地理分布格局也基本符合植被区划。属、种的分布类型显示出具有较明显的亚热带性质。该地区分布有较多的孑遗物种和部分模式产地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 野外作业得到了温州市林业局、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名录及标本鉴定得到丁炳扬教授、陈征海教授、李根有教授、张宪春研究员、李中阳博士等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