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施晓灯, 马履一, 段劼, 桑子阳, 朱仲龙, 姚娜, 周明明, 贾忠奎.
红花玉兰潜在引种气候适生区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4): 705-71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4.016
|
[2] |
许晨璐, 张守攻, 孙晓梅.
针叶树基因组资源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作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5): 768-77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5.021
|
[3] |
张庆费, 吴海萍, 许东新.
上海引种的7种棕榈科植物冻害状况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1): 110-114.
|
[4] |
习学良, 范志远, 邹伟烈, 廖永坚, 董润泉.
10 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引种研究初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382-387.
|
[5] |
秦光华, 姜岳忠, 乔玉玲, 杜华兵, 朱瑞强.
山东省欧美杨新无性系102/74 的引种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4): 336-341.
|
[6] |
马进, 张万荣, 王小德, 孟瑾.
杭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引种适应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54-57.
|
[7] |
孙晓萍, 金文通, 周红.
3 个美国绣线菊品种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05-308.
|
[8] |
孙晓萍.
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222-224.
|
[9] |
谢寅峰, 沈惠娟.
水分胁迫下3 种针叶树幼苗抗旱性与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1): 24-27.
|
[10] |
刘洪谔, 张若蕙, 丰晓阳, 潘金贵, 吴隆高, 许元科, 徐端妙.
台湾珍贵针叶树种引种造林试验结果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1): 14-19.
|
[11] |
傅秋华, 陆媛媛, 范一卿, 郑楼福, 谢芳, 李大标, 董云富, 郑英茂.
台湾杉属树种引种效果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4): 439-442.
|
[12] |
徐耀良, 张若蕙, 周骋.
夏蜡梅的群落学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4): 355-362.
|
[13] |
张君析, 林绍生.
应用气候生态聚类指导脐橙引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1): 41-47.
|
[14] |
徐树华, 俞慈英.
舟山海岛铅笔柏引种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3): 306-310.
|
[15] |
王白坡, 钱银才, 戴文圣, 王宇熙.
美国山核桃实生引种后代的变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337-342.
|
[16] |
孙晓萍.
金叶女贞的引种栽培和园林价值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2): 156-160.
|
[17] |
胡超宗, 金爱武, 田荆祥, 翁益明.
德国覆盆子引种试验初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1): 58-62.
|
[18] |
俞慈英.
舟山海岛秃杉引种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1): 26-32.
|
[19] |
陶德生, 高林.
我国中亚热带东部桉树引种和树种选择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1): 7-20.
|
[20] |
张若蕙, 刘洪谔, 沈锡康, 周骋, 叶苏芳.
26种亚热带树种扦插繁殖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16-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