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22卷  第1期

研究论文
苦竹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方伟, 林新春, 洪平, 沈洪杰, 吴海波, 胡超宗
2005, 22(1): 1-5.
[摘要](1292) [PDF](178)
摘要:
对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竹发笋盛期是5 月12 日至5 月20 日, 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苦竹退笋率为41.21 %。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苦竹秆形高生长可分为4 个时期:初期15 d , 日生长量1 ~ 3 cm ;上升期10d , 日生长量7 ~ 20 cm ;盛期20 d , 日生长量可达45 cm;末期5 d , 日生长量迅速下降, 直至停止。苦竹秆形高生长呈Logistic 增长, 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 在昼夜24 h 出现3次生长高峰。图3 表4 参9
14 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阴性比较
王雁
2005, 22(1): 6-11.
[摘要](1374) [PDF](315)
摘要:
采用镝灯人工光源, 在温室下对盆栽的14 种地被植物进行了光-光相应曲线和二氧化碳(CO2)相应曲线的测定, 对比分析了14 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表观量子效率、CO2 补偿点和RuBP 羧化酶的相对活性, 并对14 种地被植物最大光合速率和最大表观量子效率与植物耐阴性的相关关系及14 种地被植物CO2利用能力与耐阴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不同。崂峪薹草Carexcapillaries var .pohushanensis , 荚果蕨Mattesccia struthiopteris , 宽叶麦冬Liriope latyphylla ,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 黄花菜Hemrocallis citrina , 紫花地丁Viola phillipica , 玉簪Hosta plantaqinea 具有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 , 野棉花Anemone hupehensis ,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 雪叶菊Senecio bicolor , 地被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具有较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均为喜光地被植物。②14 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与表观量子效率呈负相关。③地被植物表现出对CO2 利用能力的复杂性, 光补偿点与CO2 补偿点、RuBP 羧化酶相对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④具有耐阴能力并由强到弱植物顺序为崂峪薹草、荚果蕨、萱草、宽叶麦冬、黄花菜、紫花地丁、鸢尾Iris tectorum 和玉簪。表3 参23
温度对桃品种破眠效应的研究
苏明申, 叶正文, 吴钰良, 李胜源, 钱进, 张均强
2005, 22(1): 12-15.
[摘要](1333) [PDF](236)
摘要:
杭州地区郁金香的鳞茎发育及碳水化合物代谢
夏宜平, 唐小敏, 黄月华, 李方
2005, 22(1): 16-19.
[摘要](1153) [PDF](216)
摘要:
在杭州地区连年观察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自然栽培的生育期, 发现4 月下旬至5月的高温天气造成郁金香花后的鳞茎膨大期缩短, 也是种球出现退化的主要原因。收获球总质量和更新鳞茎的单质量(低于10 g)明显降低是郁金香种球退化的主要标志。测定郁金香鳞茎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变化表明, 盛花期后更新鳞茎中的蔗糖与可溶性糖总量明显增加, 叶枯期开始后淀粉迅速积累, 尤其是外层鳞片是淀粉的主要贮藏部位。图3 表2 参6
苦竹类竹种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
杨萍, 钱俊青, 胡永萍
2005, 22(1): 24-27.
[摘要](1185) [PDF](267)
摘要:
对苦竹类竹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乙醇超声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是:75 %乙醇, 1∶15 料液比, 超声提取3 次, 每次20 min 。采用比色法测定苦竹类竹种的总黄酮质量分数, 结果表明苦竹类竹种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 其中小黄苦竹Oligostachyum fujinensis 含总黄酮质量分数最高, 为13.54 mg g-1 , 短穗竹(俗名苦竹) Semiarundinaria densiflora 最低, 为7.24 mgg-1 。表5 参12
夜间低温对2 种光强下榕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胡文海, 黄黎锋, 肖宜安, 吴杨
2005, 22(1): 20-23.
[摘要](1252) [PDF](197)
摘要:
为探明夜间低温对榕树Ficus microcarpa 光合机构的伤害及日间不同光强在伤害中所起的作用,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夜间低温胁迫后生长于全光照(强光)与遮荫(弱光)条件下榕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夜间低温能导致榕树叶片发生光抑制, 但并没有破坏光合机构。夜间低温后, 遮荫条件下, 榕树叶片可通过增强光化学能力和热耗散途径来耗散过剩光能, 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而强光下, 榕树叶片则不能很好地通过光化学与热耗散途径来消耗过剩光能, 从而导致光合机构发生破坏性伤害。图3 表1 参14
湘浙部分茶园氟质量分数的分析
马立锋, 石元值, 韩文炎, 阮建云
2005, 22(1): 28-32.
[摘要](1349) [PDF](224)
摘要:
对湖南省砖茶产区及浙江省名优绿茶产区部分茶园氟的调查显示, 湖南省土壤氟的质量分数上下土层(0 ~ 20 cm 和20 ~ 40 cm)分别为(383.83 79.24)mgkg-1 和(347.44 115.95)mgkg-1 , 低于全国水平(440 mgkg-1), 但高于世界水平(200 mgkg-1)。从上下土层看, 上层土水溶性氟的质量分数高于下层土, 且水溶性氟只占到全氟量的0.03 %~0.06 %。浙江省茶园土壤氟质量分数同样较低。统计分析显示, 湖南省茶叶中氟质量分数(y )与土壤水溶性氟质量分数(x) 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y =306.94x +139.31 (n =35 , r =0.34* , P 0.05), 成熟叶氟质量分数(y)与新梢氟质量分数(z)之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y =4.91z +371.38 (n =35 , r =0.72** , P 0.01)。由此可见茶叶对氟具有极强的累积作用。湖南省和浙江省茶园茶树新梢氟质量分数分别为(168.26 83.73)mgkg-1和(81.58 27.20)mg kg-1 , 属于较低的氟水平, 但成熟叶氟质量分数分别为(1 197.09 569.95)mgkg-1和(1 212.72 342.28)mgkg-1 , 属于较高的氟水平。同时对茶园土与生荒土的氟质量分数作了比较分析, 显示茶园土水溶性氟质量分数比非茶园土略低, 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表6 参19
土壤及地下水含盐量对小美旱杨可溶盐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
刘静, 王林和, 王兴
2005, 22(1): 33-39.
[摘要](1088) [PDF](218)
摘要:
研究了自然生境下不同土壤含盐量时小美旱杨Populus simonii (Populus pyramidalis +Salix matsudana)cv .Poplaris 不同部位可溶盐离子质量分数及土壤和地下水盐离子质量分数对小美旱杨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 条研究林带下土壤的含盐量有很大差异, 但2 条研究林带各个对应部位(叶、根、心材和边材)在对应取样时间的各个可溶盐离子质量分数无差异, 并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即各部位的阳离子全盐质量分数顺序均为K+ Ca2+ Mg2+ Na+, 阴离子质量分数排序大致为HCO3- SO42- Cl- 。在整个生长季中, 叶中的各个离子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且生长季内变幅最大;心材和边材中各个离子的质量分数较低, 生长季内的变幅较小;根中的各离子质量分数介于以上两类之间。在无盐胁迫条件下,小美旱杨对可溶盐离子的吸收以及盐离子在其体内的分布和积累, 主要取决于小美旱杨自身的生理和生物学特性, 土壤含盐量的影响不占主要地位;但小美旱杨所吸收水分的含盐量对其各部位盐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较明显, 在非灌溉季节, 小美旱杨各部位的盐离子质量分数与地下水盐离子质量分数之间相关性显著;在灌溉和降水集中时期, 小美旱杨各部位可溶盐离子质量分数与地水下水不相关。图3 表5 参10
2 个桉树无性系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初探
李淑仪, 蓝佩玲, 廖新荣, 杨国清, 简明, 徐胜光
2005, 22(1): 40-45.
[摘要](1023) [PDF](221)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Eucalyptus 产量, 对桉树施微肥试验区的叶片进行了分析。采用片营养诊断临界值法探讨了2 个桉树无性系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 初步获得了刚果12W5桉E .ABL 12W5 和尾叶桉U6 E . urophy lla U6 的部分微量元素营养的诊断指标, 并进一步在中试区作诊断评价和检验。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的钼、锌、铜、锰的质量分数与一般植物的有差异。2 个无性系的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 刚果12W5 桉为硼27.90 mgkg-1 ,锌45.00 mgkg-1 , 铜1.08 mgkg-1 , 铁288.00 mgkg-1 ;尾叶桉U6 为:硼13.50 mgkg-1 , 锌10.80 mgkg-1 , 钼0.15 mgkg-1 , 锰216.00 mgkg-1 , 铁117.00 mgkg-1 , 其中桉树叶片养分诊断标准与微肥中试区的叶片分析数据相吻合的有这2 种桉树叶片中的硼, 尾叶桉中的钼, 刚果桉中的铜;中试区的桉树叶片锌、铁、锰的分析数据均未能与诊断标准相吻合,故这3 种元素暂不适宜用临值法诊断指导施肥。表6 参22
舟山海岛野生观赏植物的应用
王国明, 徐斌芬, 王美琴, 李定胜
2005, 22(1): 46-49.
[摘要](1431) [PDF](213)
摘要:
通过对舟山群岛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耐盐碱植物、耐干旱瘠薄的阳性植物、耐阴植物和彩叶植物等海岛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种类和特点, 论述它们在营建沙滩风景林、海岛植物群落及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和方法。针对目前舟山海岛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应用不足, 缺乏地方特色等现状, 提出了合理开发野生观赏植物, 筛选沙滩风景林树种和规划营造海岛群落景观等方面的建议, 特别强调应采用海岛特色植物以体现海岛城市风格。参10
云南金沙江流域云南松天然林林隙特征
彭建松, 柴勇, 孟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和丽萍
2005, 22(1): 50-55.
[摘要](1384) [PDF](263)
摘要:
通过对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永仁县响水河和白马河林场云南松Pinus yunanensis 天然林中45 个林隙的调查, 研究了云南松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结果表明:永仁县云南松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的平均面积分别为469.42 m2 和181.90m2 , 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在云南松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8.23 %和10.49 %,年干扰频率分别为0.672 1 %和0.249 7 %, 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有400.48 a 。大多数林隙在40 a 以前形成。大多数林隙是由1 ~ 3 株形成木创造的, 而由1 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的径级结构以30 ~ 50 cm 这一范围居多, 高度以20 ~ 30 m 居多, 林隙形成木通过掘根、干基折断、干中折断、枯立、折枝或枯枝这几种形式形成, 其比例分别是33.7 %, 27.9 %, 18.6 %, 17.4 %和2.4 %, 在不同的林隙中可见到形成木这几种形式的不同组合。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 对永仁县云南松天然林的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表5 参10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刘春华
2005, 22(1): 56-60.
[摘要](1133) [PDF](271)
摘要: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 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 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 林分结构简单, 为同龄林, 郁闭度较大, 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 层)、半分解层(F 层)和已分解层(Y 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 林相不整齐, 为异龄林, 林冠具有成层性, 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25 年生时, 而天然林则在24 年生;10 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 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入速生期比天然林早;福建青冈天然林材积生长27 年生后明显增加, 48年生时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人工林15 年生时增长缓慢, 35 年生时材积年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可见福建青冈人工林材积生长比天然林生长表现快, 营造福建青冈人工林是提高其林分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图3 参10
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性状变异及遗传参数
孙鸿有, 郑勇平, 翁春媚, 罗小华, 涂武泰, 蔡克孝
2005, 22(1): 61-65.
[摘要](1155) [PDF](213)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种子品质遗传变异规律, 对浙江省22 个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种子园, 连续4 a 采种、取样和测定, 系统地分析了种子千粒质量、涩籽率、发芽率、发芽指数、芽苗长度和活力指数等6 项品质性状的变异、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 种子活力指数表型变异与遗传变异均最大, 涩籽率变异次之, 芽苗长度变异最小。种子千粒质量遗传力最大, 涩籽率次之, 其后依次为芽苗长度、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千粒质量与各性状具有轻度和中度的遗传相关关系, 涩籽率在遗传上除与千粒质量呈轻度负相关外, 与其他性状没有相关关系, 发芽率与发芽指数以及发芽指数、芽苗长度与活力指数遗传相关紧密。表4 参12
绿竹叶锈病病原及其防治药剂的筛选
马良进, 池万银, 黄德仁, 郑文杰, 徐跃标
2005, 22(1): 66-69.
[摘要](1339) [PDF](240)
摘要:
绿竹叶锈病为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上的一种新病害。该病的严重发生给绿竹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绿竹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和病原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确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半知锈菌类夏孢锈菌属竹夏孢锈菌Uredo ignava 。在此基础上对绿竹叶锈病进行了防治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粉锈宁和克菌宁2种药剂对该锈菌夏孢子的萌发抑制效果较好, 抑制率分别达到70.01 %和66.45 %。图2 表2 参5
3 种生物农药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
林青兰
2005, 22(1): 70-72.
[摘要](1169) [PDF](190)
摘要:
采用绿得保、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3 种生物农药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3 ~ 4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得保1∶10 , 1∶15 , 1∶20 配置比例杀虫效果均达84.97 %以上, 其中1∶15 配置最适合林间大面积防治云南松毛虫;阿维菌素1∶4 000 配置比例杀虫效果达93.23 %, 可适用于水源充足、树体矮小以及房前屋后等小范围防治云南松毛虫。表1 参7
韩国2 种夜蛾幼虫形态记述(鳞翅目)
朴美花, 李灿镛, 方志刚
2005, 22(1): 73-76.
[摘要](1340) [PDF](232)
摘要:
记述了韩国夜蛾科重要害虫灰长须夜蛾Hermina tarsicrinalis (Knoch) 和希饰夜蛾Pseudoips stylpha (Butler) 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 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韩国江原大学校森林资源保护学科昆虫标本室。图2 参5
基于GIS 的县级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徐爱俊, 方陆明, 唐丽华, 陆一平
2005, 22(1): 82-86.
[摘要](1758) [PDF](242)
摘要:
针对县级林业信息化中的生态公益林管理, 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公益林管理、统计分析和结构分析等功能, 并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关联。在数据组织上, 提出以县, 乡(镇、林场),村, 小班为多级单位组织数据, 可避免由于采用图幅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大量地物(如县、乡、村边界和小班等)被图幅线人为分割开的现象, 也避免图幅分割所带来的处理过程复杂和小班的完整性被破坏的缺陷。在系统的功能结构方面, 根据现行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情况, 将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划分为数据管理、专题图管理、结构分析、报表统计和图形输出等5 大模块。图3 参15
基于组件GIS 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架
谭伟, 冯仲科, 胡涌, 吴达胜
2005, 22(1): 77-81.
[摘要](1969) [PDF](224)
摘要:
提出基于组件GIS 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ADSS)框架体系。在Windows 操作环境下,运用基于Visual Basic 和Visual C 编程的组件GIS 技术、DB 技术、ES 技术和DSS 技术等, 以林场为单位建立森林资源的基本管理平台, 并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各种查询、运算、逻辑判断及空间叠加、空间分析功能, 实现对林场小班的造林更新决策, 获得造林方案图, 并以该方案为依据, 对未来一定年龄期的林分生长进行预测预估, 作为评价和调整原来的造林规划方案的依据, 最终实现造林的优化决策。图2 参14
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研究
郑四渭, 唐志, 姬亚岚, 李文川
2005, 22(1): 87-92.
[摘要](1778) [PDF](417)
摘要:
基于国内外及浙江林业发展的背景、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依据与原则的论述, 制定了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定性目标框架与纲要性的近期(2005 年)、中期(2010年) 和远期(2020 年)定量目标, 其中到2020 年森林覆盖率达65 %,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5 m2 ,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100 m3hm-2 , 竹木采运机械化达80 %, 从业人员人均林业GDP 达325 万元, 农户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比重达65 %, 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达162.5 %, 林业基层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16 a , 林业信息化指数300%。为确保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提出了组织与实施森林生态功能提升、城乡美化、林业产业化推进、林业科技创新、林业信息化、林业制度创新、林业人力资本扩张和林业组织化健全等八大工程的建设。表1 参10
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
俞益武, 李健, 肖胜和, 陈占丰
2005, 22(1): 93-97.
[摘要](1588) [PDF](234)
摘要:
根据2003 年7 月至2004 年5 月开展的浙江省首次旅游资源普查资料, 对其中的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 进而系统分析了该类旅游资源的特征, 得出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丰富, 储量不大;类型构成优势度明显;数量虽然不多, 但品质价值高;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保健、观光、娱乐和科普等若干具体旅游项目的开发思路和一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表4 参8
景观设计中教育功能的类型及体现
张毅川, 乔丽芳, 陈亮明, 姚连芳
2005, 22(1): 98-103.
[摘要](1471) [PDF](220)
摘要:
教育功能是景观应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 论述了教育与景观设计两者目标的一致性。通过分析我国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忽视教育功能的具体方面, 剖析了产生这种负面教育 现象的原因, 指出加强景观设计的教育功能的迫切性。论述了景观设计中教育功能的不同类型, 列举了景观设计中不同类型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并指出应注意发挥景观设计教育功能的人群和场所。认为在我国的景观设计中注重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建设高质量景观的重要体现之一。表6 参16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彭巧, 傅德亮, 徐剑锋
2005, 22(1): 104-108.
[摘要](1643) [PDF](504)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 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以及风水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 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派思想的精神实质出发, 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参20
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问题探讨
周伯煌, 宣裕方, 徐金锋
2005, 22(1): 109-113.
[摘要](1126) [PDF](174)
摘要:
非公有制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是实现全社会投资兴办林业的一个较好途径。通过对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指出已有非公有制林业法律地位不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物权权利人的权利未得到有效保障和山林权属不稳定、山林纠纷多发等主要法律问题。提出了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对策:①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②深化改革, 健全物权制度;③稳定山权和林权, 切实加强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参10
中国森林立法史与《森林法》之修改
李可
2005, 22(1): 114-118.
[摘要](1460) [PDF](272)
摘要:
我国森林立法史显示, 生态化和公益化是森林法的大势所趋。在新的森林法的修改中, 健全森林生态系统是其主要方向, 实现林业的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林业的市场化与公益化等方面的结合是其主要方面。在探索林业新模式时, 创新林业经营方式要以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林等原则作为指导。参7
均值差异性比较试验次数的确定方法
黄必恒, 管宇, 吴志松
2005, 22(1): 119-122.
[摘要](1149) [PDF](213)
摘要:
确定适宜的试验重复次数一直是野外试验关注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摸拟试验, 从控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来研究两总体均值比较试验时的重复次数问题, 求得在已知历史资料情况下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建议初次试验组内重复次数不宜少于10 次。表2 参13
RNA 介导的植物基因沉默作用及其应用
哀建国, 杨勇
2005, 22(1): 123-128.
[摘要](1127) [PDF](318)
摘要:
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机制, 在各种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基因沉默可以分为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 PTGS) 和转录基因沉默(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 TGS)。最近的研究发现, 在植物中, TGS 和PTGS 都和RNAi 有关。RNA 介导的基因沉默为大规模植物生化代谢途径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的反向遗传学手段。简要地介绍了RNAi 和RNA 介导的DNA 甲基化的分子机制, 并介绍了RNA 介导的基因沉默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图1 参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