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引用本文: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WEI Xin-liang, GUI Zu-yun, FANG Gong-yong, FANG Jia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scenic resource for mount Lingfeng[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0, 17(2): 155-158.
Citation: WEI Xin-liang, GUI Zu-yun, FANG Gong-yong, FANG Jia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scenic resource for mount Lingfeng[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0, 17(2): 155-158.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韦新良(1965-), 男, 浙江湖州人, 副教授, 博士生, 从事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景观生态和森林旅游规划研究。
    通信作者: 韦新良(1965-), 男, 浙江湖州人, 副教授, 博士生, 从事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景观生态和森林旅游规划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59.91 ;P901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scenic resource for mount Lingfeng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01
  • HTML全文浏览量:  368
  • PDF下载量:  15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10-04
  • 修回日期:  2000-02-23
  • 刊出日期:  2000-06-20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

    作者简介:

    韦新良(1965-), 男, 浙江湖州人, 副教授, 博士生, 从事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景观生态和森林旅游规划研究。

    通信作者: 韦新良(1965-), 男, 浙江湖州人, 副教授, 博士生, 从事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景观生态和森林旅游规划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59.91 ;P901

摘要: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山风景资源的基本特点, 并采用空间层次分析方法把灵峰山旅游客源市场划分为4 个层次。在此基础上, 根据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确定了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开发经营思路和基本原则。针对灵峰山开发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灵峰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系设想。参3

English Abstract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引用本文: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WEI Xin-liang, GUI Zu-yun, FANG Gong-yong, FANG Jia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scenic resource for mount Lingfeng[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0, 17(2): 155-158.
Citation: WEI Xin-liang, GUI Zu-yun, FANG Gong-yong, FANG Jia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scenic resource for mount Lingfeng[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0, 17(2): 155-15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