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8卷  第2期

研究论文
天目山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
邓英英,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娄明华, 赵明水
2011, 28(2): 173-17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1
[摘要](5314) [PDF](1572)
摘要:
近自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殊的植被保护类型。研究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可正确认识近自然毛竹纯林地上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近自然毛竹纯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为100 m 100 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坐标(x,y,z),采用8邻域边缘校正方法,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秆龄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分析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自然状态的毛竹纯林活立竹、枯死竹和...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5种木本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
李小俊, 张明如, 张利阳, 吴刚
2011, 28(2): 180-18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2
[摘要](5008) [PDF](1254)
摘要:
植物种的选择是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LI-6400xT光合系统分析仪研究了5种木本植物的光合日进程特性、光能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①火炬树Rhus typhi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的最大净光合效率出现在中午12:00,均无光合午休现象;②比较5种木本植物的光...
毛竹光响应模型适用性分析
张利阳, 温国胜, 王圣杰, 刘兆玲
2011, 28(2): 188-1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3
[摘要](4567) [PDF](1407)
摘要:
为更好地开展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固碳研究,筛选适合毛竹的光响应模型的基础性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以3年生毛竹叶片2009年1月-2010年1月光合响应曲线测定资料为基础,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二次函数和指数方程4种方法,对毛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与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相关度最高,均大于0.95,指数方程次之,二次函数最差;但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与直角双曲线模型所求出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暗呼吸速率(Rd)较实测值高,指数模型...
不同肥料与芸苔素内酯处理对5年生油茶光合和品质的影响
胡玉玲, 胡冬南, 袁生贵, 郭晓敏
2011, 28(2): 194-19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4
[摘要](4851) [PDF](1306)
摘要:
为了探索不同肥料和不同质量浓度芸苔素内酯(BRs)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上的运用最佳效果,选择5年生长林4号长林18号和长林166号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它们分别施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及复合肥和叶面喷施0.067,0.033和0.020 mgL-1芸苔素内酯,然后测定各处理油茶叶片日光合速率和油茶茶果的各项指标,并对测得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净光合速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66号品系,施复合肥和喷施0.067 mgL-1芸苔素...
不同树种林分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
周斌, 余树全, 张超, 伊力塔
2011, 28(2): 200-20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5
[摘要](4512) [PDF](1471)
摘要:
为科学选择城镇造林或绿化树种,对浙江省嘉兴市新塍镇13 个树种林分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日变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一定差异,樱花Cerasus serrulat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混交林、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纯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较高,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纯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不同结构林分的空气负离...
施肥对巨桉幼树生长及生物固碳量的影响
王东, 龚伟, 胡庭兴, 陈宏志, 王景燕, 李小平
2011, 28(2): 207-21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6
[摘要](4238) [PDF](1250)
摘要:
桉树Eucalyptus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广泛用于营造人工林,其中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以生长速度快和经济效益好而成为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桉树。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含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15%的复合肥0,90,180,270 g株-1)下巨桉的生长及生物固碳量。结果表明:施肥90 ~ 270 g株-1与不施肥条件下相比,巨桉地径、冠径、树高、整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6.3% ~ 38.3%,17.1% ~ 44.5%,15.8% ~ 45.5%,...
弃耕和施加沼液对滨海盐土有机碳和粒度分级的影响
宋哲岳, 宋照亮, 单胜道
2011, 28(2): 214-2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7
[摘要](4476) [PDF](1208)
摘要:
通过对西瓜Citrullus lanatus地滨海盐土施加养猪沼液试验,讨论弃耕和施加沼液年限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各粒级有机碳的影响,阐明弃耕和沼液施加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演化规律,为滨海盐土改良提供基本依据。结果表明:①随着剖面深度和沼液施加年限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减少和增加;②土壤中以粉粒有机碳为主且随着剖面深度和沼液施加年限的增加,土壤各粒级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减少和增加;③弃耕和沼液施加均可提高滨海盐土总有机碳和各粒级有机碳质量分数,其中弃耕地总有机碳的变化范围是8....
水施磷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
孙宇, 李国雷, 刘勇, 马履一, 祝燕, 姜长吉, 刘福森, 李学莲
2011, 28(2): 219-22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8
[摘要](4571) [PDF](1230)
摘要: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2年生移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底施磷肥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期水施追肥。按照水施追肥占总磷肥量的多少设置不同水平,即水施比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163,326,489 kghm-2),副区为水施比例(0,25.0%,33.3%,50.0%,100%)。结果表明:苗木生长指标在各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苗高、地茎、I级侧根数(D>1.0 mm)和生物量随磷肥增大而增大。由于在163 kghm-2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就能能达到国家标准,因此最经济施肥量应...
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等与产地因子的相关性
付顺华, 史小娟, 苗国丽, 徐志明, 张新凤, 何照斌, 斯金平, 杜红亮
2011, 28(2): 227-23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09
[摘要](4898) [PDF](1223)
摘要:
从国内8个不同产地采集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条和林下土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紫杉醇(taxol)和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10-DAB)质量分数,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的矿质元素及肥力结构等。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和10-DAB质量分数差异很大,紫杉醇有随北纬纬度增高而递减的趋势;紫杉醇和10-DAB与多数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紫杉醇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北纬纬度呈显著负相关,10-DAB与土壤矿质元素...
百山祖冷杉SSR体系的建立及人工辅助授粉子代的初步鉴定
林二培, 马海泉, 樊民亮, 骆文坚, 黄华宏, 童再康
2011, 28(2): 234-24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0
[摘要](4750) [PDF](1353)
摘要:
应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叶片DNA,建立百山祖冷杉简单重复序列(SSR)反应体系。在体系建立过程中,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影响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 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镁离子(Mg2+)浓度、三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分别是60 ng,3.75 mmolL-1,0.15 mmolL-1,0.40 molL-1,16.67 nkat(1....
元谋干热河谷滇榄仁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幼苗更新特征
王小庆, 刘方炎, 李昆, 陈友根
2011, 28(2): 241-24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1
[摘要](4329) [PDF](1342)
摘要:
元谋盆地是中国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的典型区域。滇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群落为该区域重要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之一。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滇榄仁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幼苗更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滇榄仁群落内物种组成较为简单,共有种子植物32种,隶属于16科28属;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和矛叶荩草Arthraxon lancifolius等耐旱禾草为群落优势种。滇榄仁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程度较低,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35 ~ ...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种群更新潜力
王妍, 卢琦, 吴波, 程立岩, 王玉华
2011, 28(2): 248-2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2
[摘要](4285) [PDF](990)
摘要:
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天然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的红花尔基沙地,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探讨天然林下幼苗更新状态和扩散趋势及其对各类生态因子的响应机制,对人工引种区樟子松可持续生态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采用地统计学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对沙地樟子松更新苗发生和扩散格局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其天然分布区,沙地樟子松的更新状况良好,更新潜力巨大。北坡的更新潜力要优于南坡,更新苗密度是南坡密度的将近4倍,从大尺度来看,沙地樟子松...
高岭景天:中国景天属一新记录种
夏国华, 刘传荷
2011, 28(2): 254-25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3
[摘要](5240) [PDF](1345)
摘要:
报道了中国景天科Crasulaceae景天属Sedum的一新分布种高岭景天Sedum tricarpum Makino.,对该种的形态做了描述。在中国,高岭景天目前仅发现于安徽省金寨县,生于海拔200 ~ 400 m的溪流边岩石上。凭证标本存放在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图1参4
基于GIS的浙江山核桃栽植综合区划
金志凤, 赵宏波, 李波, 李仁忠, 黄敬峰
2011, 28(2): 256-2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4
[摘要](5185) [PDF](1258)
摘要: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浙江特有的经济林种之一,浙江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比较适宜山核桃的生长,但由于区域布局的不合理制约了浙江山核桃的发展。根据山核桃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山核桃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花期晴天数。综合考虑4个气候因子以及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等环境要素,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9个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应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核桃栽培区划的综合评估模型。结合浙江省土壤地理条件和土地利...
新疆不同杨树品种对叶锈病的抗病性
岳朝阳, 刘爱华, 张新平, 马沛沛, 焦淑萍
2011, 28(2): 262-2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5
[摘要](5104) [PDF](1369)
摘要:
随着杨树Populus spp.育种工作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品种和无性系。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病性,采用相对抗病指数针对57个杨树种、品种(无性系)对叶锈病Melampsora rostrupii抗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7个树种、品种(无性系)对杨树叶锈病的抗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发病率为0 ~ 100%,病情指数为0 ~ 82.1,相对抗性指数为0 ~ 100;18个种、品种(无性系)表现为高抗,占供试总数的31.58%;6个种、品种(无性系)表现为中抗,占供试总数的10.53%;1...
玻璃化冻存对羊软骨细胞的影响
黄佩龙, 张绍志, 虞效益, 胡军祥
2011, 28(2): 269-27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6
[摘要](4935) [PDF](1015)
摘要:
对玻璃化冻存后羊Ovis aries软骨细胞的存活率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存活率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但下降速度不明显;SDH活性在玻璃化冻存1 ~ 20 d变化幅度较大,20 ~ 30 d下降趋势减弱,保持相对稳定。从各项指标来看,认为玻璃化溶液VSb组的冻存效果最好,在经过5,10, 15,20和30 d的冻存后,其存活率分别为85.47% 1.78%,80.73% 1.81%,78.62% 2.06%, 76.35% 2.58%和73.8...
延安北洛河流域蝗虫群落的边缘效应
李亚妮, 王文强, 廉振民
2011, 28(2): 275-27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7
[摘要](4368) [PDF](986)
摘要:
蝗虫作为重要的昆虫,研究其边缘效应,有助于更详细和准确地把握其分布格局,从而为蝗虫的边缘效应及其强度的分析和其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延安北洛河流域的生态特点,选取农田-草地、农田-灌草丛、农田-道路和草地-道路4种边缘类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草地-道路边缘利于蝗虫孳生,其物种数(25种)和多样性指数H(2.574 5)都高于其他3种边缘;边缘效应强度除农田-灌草丛(0.916 0<1)边缘外,其余类型均呈边缘正效应(>1)。说明在进行蝗虫防治工作时,应将边缘效应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子考虑在内...
基于GIS的富阳市水土流失空间背景特征分析
王小明, 钟绍柱, 周本智, 曹永慧, 王刚
2011, 28(2): 280-28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8
[摘要](4468) [PDF](1241)
摘要: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利用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遥感图像和地理空间数据库,定量分析了浙江省富阳市不同水土流失程度下的地理特征(坡度、坡向、高程、土地利用方式等),揭示了研究区域土壤侵蚀与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异明显,94.57%的水土流失发生在500 m以下高度带;85.33%的水土流失集中在15 ~ 35的坡度上;57.23%的水土流失发生在南坡;49.40%的水土流失分布于黄泥土;76.85%的强度及其以上程度水土流失发生在园地;5...
1961-2009年全球工业原木与主要终端产品的产量变化
谢佳利, 亢新刚, 龚直文, 李杨
2011, 28(2): 287-2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9
[摘要](4310) [PDF](1019)
摘要:
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全球木材生产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政策方针的制定调整提供依据,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各国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近期全球工业原木的生产状况及主要终端产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球工业原木产量有增速放缓的趋势,终端产品中的人造板、纸和纸板高速增长,木材生产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原木和主要终端产品的产量在该阶段的消长,主要受到了森林资源、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工业技术及自然灾害多方面的影响。为了应对未来全球的需求增长,减少中国对进口木材的依赖,我们需要加强森林培...
4类染料对棕榈藤藤材上染率的研究
王正国, 王朝晖, 段新芳, 周宇
2011, 28(2): 293-29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0
[摘要](4395) [PDF](1473)
摘要:
选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对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和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藤材染色,研究4类染料对藤皮、藤材的上染性,及其影响藤材染色上染率的因素和工艺。结果表明:4类染料可对藤片上染;藤皮经打磨和酸、碱处理后,也不能使它们上染。各染料染色藤材最佳条件:①活性染料质量分数为5.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 ℃。② 直接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质量分数为9.0 gkg-1,直接湖蓝5B为7.0 ~ 9.0 gkg-...
文献综述
基于经济社会视角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现状和展望
沈月琴, 汪淅锋, 朱臻, 吕秋菊
2011, 28(2): 299-3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1
[摘要](4682) [PDF](1106)
摘要: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危害,全世界不得不去适应气候系统的改变。在概述气候变化和国际社会共同行动的背景下,综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并着重从经济社会视角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回顾,包括:①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②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决定因素研究;③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研究等。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张楠, 杜宝明, 季梦成
2011, 28(2): 305-31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2
[摘要](5709) [PDF](1205)
摘要:
苔藓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目前对苔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苔藓的许多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开发。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苔藓植物的应用价值,并就苔藓植物在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简史。同时,对苔藓植物培养材料、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建议加强苔藓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发掘苔藓的应用价值,并加强对苔藓快繁体系的研究,建立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对苔藓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参61
加拿大森林火险气候指数系统(FWI)的原理及应用
信晓颖, 江洪, 周国模, 余树全, 王永和
2011, 28(2): 314-3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3
[摘要](7409) [PDF](1882)
摘要:
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对预测预报森林火灾十分重要。加拿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CFFDRS)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的系统之一,是世界上唯一能适应从区域到全球任何尺度的系统,加拿大森林火险气候指数(FWI)系统是CFFDRS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火险气候指数系统以时滞?鄄平衡含水率理论为基础,通过天气条件的变化计算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然后根据不同位置或大小的可燃物含水率划分森林潜在火险等级。从FWI的发展状况、基本结构、程序,以及优点和局限性作了简单的描述,并讨论了如何在基于FWI技术的基础...
研究简报
杭州湖滨景区古樟树不同立地土壤性状分析
戚元春, 王小德, 肖昆仑, 吴家森, 钱小平, 丁水龙
2011, 28(2): 319-3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4
[摘要](4872) [PDF](1266)
摘要:
针对湖滨景区立地环境地下水位高,人为干扰大等特点,对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树冠投影下的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及养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古樟树生长地土壤pH 6.57 ~ 7.58,略偏碱性;土壤容重为0.75 ~ 1.28 gcm-3,土质较为疏松;土壤有机质为16.1 ~ 78.8 gkg-1,养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呈负相关,与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三潭绿地的土壤性状优于环湖...
3种菊科植物香气成分的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
高群英, 高岩, 张汝民, 杜明利, 李刚
2011, 28(2): 326-3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5
[摘要](5950) [PDF](1158)
摘要:
为了研究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香气成分的差异,从植物香气角度为3种菊科植物的园林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3种菊科植物进行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花金鸡菊中鉴定出55种成分,主要为:-蒎烯(相对含量23.43%),柠檬烯(22.75 %),水芹烯(4.37%),桧烯(3.78%)和月桂烯(3.56%);从黑心菊中鉴定出51种成分,主要为:水芹烯(31.36%),顺?鄄...
油松和虎榛子不同林型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化感效应
邵东华, 任琴, 宁心哲, 白淑兰
2011, 28(2): 333-3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6
[摘要](4638) [PDF](1270)
摘要:
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对油松Piuns tabulaeformis纯林和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纯林及两者混交林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组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外源法选择邻苯二甲酸、-香豆酸对油松盆栽幼苗进行了化感效应测试。结果表明:根际中检测到的化合物包括有机酸类、酯类和酚酸类。其中有机酸是数量最多且比例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在油松纯林、虎榛子纯林及混交林中有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63.82%,71.05%和69.12%;酯类分别占8.38%,12.65%和14....
柳杉瘿瘤病病原菌鉴定
龚小峰, 朱云峰, 刘亮, 杨淑贞, 葛晓峰, 甘其兴, 叶建仁, 蒋平
2011, 28(2): 339-34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7
[摘要](5690) [PDF](1113)
摘要:
柳杉瘿瘤病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上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通过形态学、致病性试验,以及结合核糖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柳杉瘿瘤病病原是拟隐孢壳属真菌Cryptosporiopsis sp.。图3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