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斌, 王恒旭, 陆杰, 傅深渊, 戴进峰.
重组竹/玻纤/PET泡沫复合多层结构保温板制备及性能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2): 396-40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330
|
[2] |
吴志刚, 雷洪, 杜官本, 王辉, 席雪冬, 曹明, 沈高丽, 熊文.
刨花板用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1): 172-17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1.023
|
[3] |
李光荣, 辜忠春, 李军章, 杜业云.
植物蛋白胶刨花板生产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6): 909-91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6.013
|
[4] |
李晓平, 吴章康, 邹全, 张清伟.
不同胶黏剂和阻燃剂对刨花板燃烧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5): 739-74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5.012
|
[5] |
余乐, 吕建雄, 李贤军, 徐康, 吴义强, 蒋佳荔.
X射线扫描法和切片法测量干燥过程中杉木含水率分布的比较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4): 543-54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4.013
|
[6] |
王新洲, 邓玉和, 廖承斌, 陈琛, 王宁生, 吴晶, 侯天宇.
芦苇茎秆表皮特性及防水剂用量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2): 245-2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4
|
[7] |
闫海成, 张厚江, 朱磊, 孙燕良, 刘祥熙.
薄型刨花板的动静态弹性模量检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1): 83-8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5
|
[8] |
杨乐, 鲍滨福, 孙芳利, 陈安良, 王品维, 杜春贵, 于红卫.
2种新型防霉剂对刨花板的防霉性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7-1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02
|
[9] |
李晓平, 周定国, 徐凯宏.
蓖麻秆不同部位的特性及其对蓖麻秆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3): 424-42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3.017
|
[10] |
杜春贵, 张齐生, 刘志坤, 陈思果.
杉木积成材的平面密度分布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4): 455-460.
|
[11] |
杜春贵, 刘志坤, 张齐生.
杉木制材板皮辊压制备梳解加工坯料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3): 267-271.
|
[12] |
梁宏温,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梁欣, 蒙跃环.
不同树龄秃杉与杉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2): 137-142.
|
[13] |
李延军, 李梁, 张璧光.
非稳态法测定杉木板材的水分扩散系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2): 121-124.
|
[14] |
鲍滨福, 余文军, 姜志宏, 俞友明.
热压温度和养护时间对快速固化水泥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29-134.
|
[15] |
鲍滨福, 沙存龙, 余文军, 姜志宏, 余学军, .
后期处理工艺对快速固化水泥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3): 237-241.
|
[16] |
沈哲红, 姜年春, 陈黎, 李文珠, 俞友明.
E1 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因子对甲醛释放量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2): 203-206.
|
[17] |
金永明, 俞友明, 叶良明.
刨花形态对快速固化水泥刨花板性能的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3): 236-239.
|
[18] |
沈哲红, 方群, 钱俊.
以杉木作芯板的细木工板制作工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208-210.
|
[19] |
叶良明, 姜志宏, 鲍滨福, 余学军, 俞友明.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18-121.
|
[20] |
管康林, 严逸伦, 郑钢.
杉木发育生理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0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