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

叶良明 姜志宏 鲍滨福 余学军 俞友明

叶良明, 姜志宏, 鲍滨福, 等.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18-121.
引用本文: 叶良明, 姜志宏, 鲍滨福, 等.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18-121.
YE Liang-ming, JIANG Zhi-hong, BAO Bing-fu, et al. Hot pressing technology of fast-curing for cement particle board[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2, 19(2): 118-121.
Citation: YE Liang-ming, JIANG Zhi-hong, BAO Bing-fu, et al. Hot pressing technology of fast-curing for cement particle board[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2, 19(2): 118-121.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

基金项目: 

九五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资助项目(96210206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叶良明(1942-), 男, 浙江温岭人, 教授, 从事人造板工艺及改性研究。
    通信作者: 叶良明(1942-), 男, 浙江温岭人, 教授, 从事人造板工艺及改性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S653.5 ;S784.53

Hot pressing technology of fast-curing for cement particle board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43
  • HTML全文浏览量:  268
  • PDF下载量:  2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2-06-20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

    基金项目:

    九五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资助项目(962102065)

    作者简介:

    叶良明(1942-), 男, 浙江温岭人, 教授, 从事人造板工艺及改性研究。

    通信作者: 叶良明(1942-), 男, 浙江温岭人, 教授, 从事人造板工艺及改性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S653.5 ;S784.53

摘要: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硅酸钠的添加量等3个因子对热压法快固水泥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固定工艺条件为:灰木比为2.6 , 水灰比0.6 , 热压压力2.8MPa , 设计密度1.2 gcm-3 。结果表明:①热压温度对静曲强度、平面抗拉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密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且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但对抗弯弹性模量的影响不显著。②热压时间对抗弯弹性模量、平面抗拉强度、密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是显著的, 且呈线性关系。③添加剂的添加量对静曲强度、密度和平面抗拉强度的影响是显著的, 且呈二次抛物线关系。④热压法制快速固化水泥刨花板时, 最佳的热压温度为100 ℃, 热压时间为12 min , 硅酸钠的添加量为100 gkg-1 。表5 参5

English Abstract

叶良明, 姜志宏, 鲍滨福, 等.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18-121.
引用本文: 叶良明, 姜志宏, 鲍滨福, 等. 木质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的热压工艺[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18-121.
YE Liang-ming, JIANG Zhi-hong, BAO Bing-fu, et al. Hot pressing technology of fast-curing for cement particle board[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2, 19(2): 118-121.
Citation: YE Liang-ming, JIANG Zhi-hong, BAO Bing-fu, et al. Hot pressing technology of fast-curing for cement particle board[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2, 19(2): 118-1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