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佶, 张国威, 吴昊.
基于多时相光学和雷达遥感的太平湖生态保护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5): 1082-10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682
|
[2] |
周洁璐, 吴天昊, 巨云为, 杨旭涛, 梁甜, 朱海军.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5): 1018-10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029
|
[3] |
朱正阳, 张慧春, 郑加强, 周宏平.
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离心雾化喷头的性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2): 361-36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22
|
[4] |
冉啟香, 邓华锋, 黄国胜, 王雪军, 陈振雄.
云南松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4): 605-61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4.008
|
[5] |
马瑞升, 杨斌, 张利辉, 刘志平.
微型无人机林火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5): 783-78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5.023
|
[6] |
石富超, 朱小兵, 龚宁, 王涛.
几种药剂对4种林业害虫的防治效果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3): 358-362.
|
[7] |
陶树兴, 房薇.
8 种肥料微生物对化肥和农药的敏感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1): 80-84.
|
[8] |
来燕学.
用松枝解剖法快速检测松材线虫病原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2): 188-192.
|
[9] |
徐爱俊, 李清泉, 方陆明, 吴达胜.
基于GIS 的森林火灾预报预测模型的研究与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3): 285-288.
|
[10] |
赵仁友, 徐真旺, 罗松根, 杨少丽.
云南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49-53.
|
[11] |
楼君芳, 胡国良, 俞彩珠, 赵文伟.
竹线盾蚧生物学特性和防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205-207.
|
[12] |
柴守权, 许国莲, 谢开立, 赵培仙, 冯永刚, 李品军.
德昌松毛虫生物生态学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77-281.
|
[13] |
朱丽云, 孙培龙, 张立钦.
微生物农药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1): 109-112.
|
[14] |
胡国良, 俞彩珠, 楼君芳, 陈小忠, 徐惠.
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294-296.
|
[15] |
林青兰, 李克恩, 徐文成, 蔡一敏.
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420-423.
|
[16] |
方志刚, 王义平, 周凯, 周忠朗.
桑褐刺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73-176.
|
[17] |
来振良, 徐一忠, 王自力, 童爱珍.
星天牛幼虫药剂防治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41-343.
|
[18] |
朱振良, 徐一忠, 童爱珍.
红蜡蚧药剂防治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1): 59-62.
|
[19] |
余树全, 周国模, 韦新良, 程洪宝, 方德才.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的持续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87-192.
|
[20] |
张立钦, 董林根.
浙江省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现状与前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2): 216-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