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方林区森林火险精准区划方法

徐爱俊 黄小银 姜广宇 邵建龙

李左玉, 董红先, 刘雷雷, 等.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891-8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73
引用本文: 徐爱俊, 黄小银, 姜广宇, 等. 南方林区森林火险精准区划方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1): 65-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2
LI Zuoyu, DONG Hongxian, LIU Leilei, et al. Evalu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Wuy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0, 37(5): 891-8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73
Citation: XU Ai-jun, HUANG Xiao-yin, JIANG Guang-yu, et al. Precision fire hazard divisions for collective forest in southern China[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2, 29(1): 65-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2

南方林区森林火险精准区划方法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2
详细信息
    通信作者: 徐爱俊

Precision fire hazard divisions for collective forest in southern China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Ai-jun
  • 摘要: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技术,根据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火灾的特点,以浙江省临安市为实验区,将森林火灾因子分成社会经济、林学特征、气象特征等三大类11个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3个特征向量(社会经济特征向量、林学特征向量、气象特征向量),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森林火险精准区划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值和理论值的误差均小于0.1。该模型和实验区历史火灾发生情况基本吻合。图1表5参13
  • 森林与湿地、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和“物种基因库”[1]。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丰富、适应性最强、稳定性最大、功能最完善、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对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3]。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等生态产品,还能够提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生态服务[4]。CONSTANZA等[5]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算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平均每年的价值高达3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8倍,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掀起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热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组(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开展了全球尺度和33个地区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的研究,对生态系统的内涵、分类、评价基本理论和方法均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极大推进了生态系统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6]。侯元兆等[7]在国外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上,第1次估算出中国森林资源的价值约13.7万亿元,开创了国内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先河。有学者分别从不同尺度对中国、浙江省、泰顺县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8-10]。也有学者分别对草原、湿地、森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价值评估[11-14]。本研究依据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15],对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及价值量进行评估,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森林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视程度。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20′52″~27°48′39″N,119°37′08″~119°50′00″E)地处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总面积约18 861.5 hm2,其中林业用地17 605.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3%。乌岩岭在全球陆生生物圈的地带生物群落分类中属于热带、暖温带交错区,由于地理位置处于28°N附近的敏感区,且靠近太平洋,加上保护区西北面高山阻隔,温度偏高。乌岩岭有775属种子植物,其中,包括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个分布区类型。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区与华南区过渡地带,无论是地形、地势、气候等非生物因素和动植物种群都呈现明显过渡性。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森林覆盖率为92.8%,其中阔叶林蓄积量达28 万m3以上,所占比例为45%,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善的大面积原生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6]

    数据来源有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样地调查数据(2017年)、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2017年)、泰顺县气象局监测数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不同类型林分净生产力和土壤年固碳量采用华东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观测数据[17]

    依据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同时结合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估选取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服务15项指标(表1),并从物质量和价值量2个方面对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

    表 1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in Wuy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服务类别评估指标
    涵养水源   调节水量、净化水质
    保育土壤   固土、保肥
    固碳释氧   固碳、释氧
    积累营养物质 林木营养积累(氮、磷、钾)
    净化大气环境 负离子量、二氧化硫量、氟化物量、氮氧化物量、滞尘量
    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保育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参照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估。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结合表2计算得出,价值量结合表3计算得出。林分类型分为针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主要为茶树Camellia sinensis、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林),竹林。

    表 2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的参数数据
    Table 2  Material quality parameter data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in Wuy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
    林分类型地表径
    流量/
    mm
    林分蒸
    散量/
    mm
    土壤侵
    蚀模数/
    (t·hm−2·a−1)
    土壤
    容重/
    (t·m−3)
    土壤
    氮/%
    土壤
    磷/%
    土壤
    钾/%
    土壤
    有机
    质/%
    氮/%磷/%钾/%
    针叶林马尾松林5.70 916.080.111.3960.0900.0841.2932.1560.3250.1600.680
    杉杉木林5.701 072.920.161.2000.0960.0821.3332.5160.3240.1650.700
    柳杉林 5.701 072.920.110.9560.0810.0871.3423.2700.3240.1650.700
    常绿阔叶林2.60 667.630.140.9010.1490.0881.3333.3910.2370.9721.390
    针阔混交林2.60 966.050.131.3720.0900.0751.2333.0590.2800.5661.0325
    经济林  6.30 914.690.131.4070.1540.1191.0733.1390.1800.0720.390
    竹林   6.30 902.200.111.2420.1380.1091.1093.2560.0310.0120.56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分类型负离子量/
    (个·cm−3)
    平均树
    高/m
    吸收二氧
    化硫量/
    (kg·hm−2·a−1)
    吸收氟
    化物量/
    (kg·hm−2·a−1)
    吸收氮氧
    化物量/
    (kg·hm−2·a−1)
    滞尘量/
    (kg·hm−2·a−1)
    香农-威纳
    多样性指数
    针叶林马尾松林 6 67813.75117.604.656.033 2002.29
    杉木林  4 88013.36117.604.656.033 2000.83
    柳杉林  7 33516.83117.604.656.033 2001.62
    常绿阔叶林24 17514.0288.652.586.021 6553.03
    针阔混交林 9 82511.50152.132.586.021 6552.03
    经济林   877 1.20152.132.586.021 6550.45
    竹林   11 75314.06152.132.586.021 6550.84
      说明:年平均降水量采用保护区2010−2016年生态站监测数据,为2 405.36 mm·a−1;无林地水土流失土壤年侵蚀模数参照中国科     学院观测点泥沙流失量,为17.66 t·hm−2·a−1[18]。土壤氮、土壤磷、土壤钾、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均为质量分数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参数数据
    Table 3  Value parameter data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in Wuy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单位库容
    造价/(元·t−1)
    水质净化费用/
    (元·t−1)
    运输和挖取单位
    体积的土方花费/
    (元·m−3)
    磷酸二铵化肥
    价格/(元·t−1)
    氯化钾化肥
    价格/(元·t−1)
    有机质价格/
    (元·t−1)
    固碳费用/
    (元·t−1)
    6.112.0912.602 400.002 200.00320.001 200.00
    氧气制造
    费用/(元·t−1)
    负离子制造
    费用/(10−18元·个−1)
    二氧化硫排
    污费/(元·kg−1)
    氟化物排
    污费/(元·kg−1)
    氮氧化物排
    污费/(元·kg−1)
    滞尘排污费/
    (元·kg−1)
    1 000.009.461.850.690.970.2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4可知:2017年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服务的物质量最大,其次为涵养水源的物质量,为3.99×108 m3

    表 4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
    Table 4  Material qual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Wuy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林分类型固碳量/
    (t·a−1)
    释氧量/
    (t·a−1)
    固碳释氧量/
    (t·a−1)
    调/净水量/
    (m3·a−1)
    积累营养物质量/
    (t·a−1)
    固土量/
    (t·a−1)
    针叶林 马尾松林5.96×1031.19×1041.78×1044.75×1071.16×1045.62×104
    杉木林 2.20×1044.82×1047.02×1047.57×1074.82×1049.99×104
    柳杉林 9.78×1022.25×1033.23×1032.77×1062.25×1033.67×103
    常绿阔叶林3.91×1049.19×1041.31×1051.97×1082.01×1051.99×105
    针阔混交林9.84×1021.97×1032.95×1035.71×1063.10×1036.97×103
    经济林  4.58×1011.04×1021.50×1022.55×1056.07×1013.02×102
    竹林   2.50×1046.08×1048.58×1047.00×1073.23×1048.21×104
    均值   1.34×1043.10×1044.45×1045.70×1074.26×1046.40×104
    合计   9.41×1042.17×1053.11×1053.99×1082.98×1054.48×105
    林分类型保肥量/
    (t·a−1)
    负离子量/
    (个·a−1)
    二氧化硫/
    (kg·a−1)
    氟化物/
    (kg·a−1)
    氮氧化物量/
    (kg·a−1)
    滞尘量/
    (kg·a−1)
    针叶林 马尾松林2.04×1051.55×10233.77×1051.49×1041.92×1041.06×108
    杉木林 4.02×1051.96×10236.71×1052.65×1043.43×1041.90×108
    柳杉林 1.75×1041.36×10222.46×1049.72×1021.25×1036.94×106
    常绿阔叶林9.88×1052.02×10241.01×1062.93×1046.82×1042.46×108
    针阔混交林3.10×1042.36×10226.04×1041.03×1032.38×1038.60×106
    经济林  1.34×1039.51×10182.62×1038.00×1011.03×1023.72×105
    竹林   3.78×1054.06×10237.11×1051.21×1042.81×1041.01×108
    均值   2.89×1054.03×10234.08×1051.21×1042.19×1049.42×107
    合计   2.02×1062.82×10242.85×1068.49×1041.53×1056.59×10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5可知:2017年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100.24×108元·a−1,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3.92×105元·hm−2·a−1。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柳杉林、经济林、竹林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1.00×109、5.33×109、1.34×108、1.93×109、7.59×107、5.32×106和1.55×109元·a−1。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柳杉林、经济林、竹林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3.21×105、4.69×105、3.36×105、3.38×105、3.63×105、3.10×105、3.31×105、3.51×105和3.92×105元·hm−2·a−1

    表 5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
    Table 5  Value qual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Wuy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元·a−1)单位面积
    生态服务
    价值/
    (元·hm−2·a−1)
    林分类型固碳释
    氧价值
    生物多样性
    保护价值
    涵养水
    源价值
    积累营养
    物质价值
    保育土
    壤价值
    净化大
    气价值
    生态服务
    总价值
    针叶林马尾松林1.90×1073.20×1073.90×1088.15×1074.50×1082.76×1071.00×1093.21×105
    杉木林 7.46×1071.71×1076.21×1083.36×1088.34×1084.65×1071.93×1093.38×105
    柳杉林 3.43×1061.05×1062.28×1071.57×1073.12×1071.76×1067.59×1073.63×105
    常绿阔叶林1.39×1082.27×1081.62×1091.43×1091.85×1097.72×1075.33×1094.69×105
    针阔混交林3.15×1063.97×1064.68×1072.20×1075.54×1072.30×1061.34×1083.36×105
    经济林  1.59×1055.16×1042.09×1064.17×1052.51×1069.07×1045.32×1063.10×105
    竹林   9.08×1071.40×1075.74×1081.51×1086.88×1082.83×1071.55×1093.31×105
    均值   4.71×1074.22×1074.68×1082.90×1085.59×1082.63×1071.43×1093.51×105
    合计   3.30×1082.96×1083.27×1092.03×1093.91×1091.84×1081.00×10103.92×1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分别为保育土壤39.00%、涵养水源32.65%、积累营养物质20.27%、固碳释氧3.29%、生物多样性保护2.95%、净化大气环境1.83%。可见,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和积累营养物质是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价值,三者比例之和高达91.92%,占据绝对优势。

    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杉木林、竹林、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柳杉林、经济林,其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分别为53.20%、19.24%、15.43%、9.98%、1.33%、0.76%、0.05%。可见,常绿阔叶林对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在50%以上,占绝对地位。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与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的排序并不一致,这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除受各林分面积大小的影响外,还受林分的结构、活力、生态力的影响[19-21]。常绿阔叶林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远远高于其他林分,因此可在森林总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把针叶林改造成阔叶林等林相改造技术,提高林分质量,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产出和价值[22-24]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是保育土壤、涵养水源,这与付梦娣等[10]对泰顺县生态服务的研究一致,但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3.92×105元·hm−2·a−1)是泰顺县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1.90×105元·hm−2·a−1)的2倍多。可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维护泰顺县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净化大气环境服务价值达1.84×108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服务价值。可见,保护区在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十分适合建设成为森林康养基地[25]。借助乌岩岭的生态优势,整合森林康养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康养的层次和满意度,从而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开辟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另一种途径。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与生态系统服务长期脱钩,是造成保护区与周边村民矛盾的重要因素。生态补偿的本质就是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外溢效益进行补偿[26]。评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可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27]

  • [1] 朱政, 赵璠, 王秋华, 高仲亮, 邓小凡, 黄鹏桂.  昆明市林火驱动因子及火险区划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2): 380-38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339
    [2] 王凯, 牛树奎.  基于Rothermel模型的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潜在火行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1): 42-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1.006
    [3] 王军围, 唐晓岚.  基于聚落适宜性分析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村落空间布局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6): 919-92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6.015
    [4] 石晶晶, 张超, 余树全, 茅史亮, 李修鹏.  浙江省防火期内森林火险天气指标动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2): 231-2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1
    [5] 姜广宇, 徐爱俊, 黄小银, 邵建龙.  带约束条件的森林防火最优路径算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1): 76-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1.011
    [6] 秦飞飞, 唐丽华.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森林火灾远程视频同步跟踪算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6): 917-9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7
    [7] 吴兆艳, 汤孟平.  基于SketchUp与GIS的森林景观可视化实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3): 352-358.
    [8] 金志凤, 赵宏波, 李波, 李仁忠, 黄敬峰.  基于GIS的浙江山核桃栽植综合区划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2): 256-2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14
    [9] 黄小银, 徐爱俊, 张晨辉.  森林防火监测型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方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4): 583-58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4.010
    [10] 信晓颖, 江洪, 周国模, 余树全, 王永和.  加拿大森林火险气候指数系统(FWI)的原理及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2): 314-3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2.023
    [11] 徐华潮, 骆有庆.  松材线虫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3): 445-4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3.020
    [12] 夏其表, 李光辉, 尹建新.  渗透理论在森林火灾模拟系统中的仿真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233-238.
    [13] BEY-FANANIEFauzanMulia(王胜), 周国模, CHIRKOCharles(秦景辉).  基于GIS的印度尼西亚Parung Panjang林场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3): 375-383.
    [14] 夏伟伟, 韩海荣, 伊力塔, 程小琴.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6): 723-727.
    [15] 楼雄伟, 方陆明, 徐爱俊, 叶祥根.  多源数据融合下的森林防火本底数据库建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4): 405-410.
    [16] 谢大洋.  毛竹枯梢病灾区区划及预测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4): 398-402.
    [17] 徐爱俊, 李清泉, 方陆明, 吴达胜.  基于GIS 的森林火灾预报预测模型的研究与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3): 285-288.
    [18] 李土生, 杨幼平, 贾伟江, 翁卫松, 王同新, 华均健.  浙江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73-276.
    [19] 余永清, 付顺华.  Gompertz 增长模型在林产品产值预测中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1): 85-88.
    [20]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基于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4): 406-410.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24)

  • 加载中
  • 链接本文:

    https://zlxb.zafu.edu.cn/article/doi/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2

    https://zlxb.zafu.edu.cn/article/zjnldxxb/2012/1/6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80
  • HTML全文浏览量:  442
  • PDF下载量:  991
  • 被引次数: 2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02-26
  • 修回日期:  2011-06-02
  • 刊出日期:  2012-02-20

南方林区森林火险精准区划方法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2
    通信作者: 徐爱俊

摘要: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技术,根据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火灾的特点,以浙江省临安市为实验区,将森林火灾因子分成社会经济、林学特征、气象特征等三大类11个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3个特征向量(社会经济特征向量、林学特征向量、气象特征向量),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森林火险精准区划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值和理论值的误差均小于0.1。该模型和实验区历史火灾发生情况基本吻合。图1表5参13

English Abstract

李左玉, 董红先, 刘雷雷, 等.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891-8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73
引用本文: 徐爱俊, 黄小银, 姜广宇, 等. 南方林区森林火险精准区划方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1): 65-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2
LI Zuoyu, DONG Hongxian, LIU Leilei, et al. Evalu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Wuy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0, 37(5): 891-8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73
Citation: XU Ai-jun, HUANG Xiao-yin, JIANG Guang-yu, et al. Precision fire hazard divisions for collective forest in southern China[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2, 29(1): 65-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