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花是高等植物进入生殖生长的标志,是植物完成生活史的必要环节。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的研究发现,开花过程受多种内源因素和外源环境因素的影响,由复杂基因网络严格调控[1]。光周期途径中植物开花受季节性昼长变化影响[2];赤霉素(GA)途径是在非诱导光周期途径的条件下,在开花过程中发挥作用[3];春化途径中植物开花要受到低温积累的影响[4];自主途径中通过感知植物自身内部发育状态而调控植物开花[5],多种途径的成花调节信号最终都集中于2个整合因子:开花促进因子FLOERING LOCUS T(FT)和SUPPRESSPR OF OVEREXPRESION OF CONSTANS 1(SOC1)[6-8]。在拟南芥中,过表达FT基因会明显促进SOC1基因的表达量;同时在ft突变体中,SOC1的表达量明显下降[9-11],但是对ft和soc1双突变体与ft单突变体植株的开花时间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没明显差异,可知除FT蛋白调控SOC1的表达外,还存在另外的途径影响SOC1基因的表达[10-13]。其他开花控制因子可以通过FT和SOC1参与开花途径的调控,例如开花抑制因子SHORT VEGETATIVE PHASE(SVP)可以结合SOC1和FT的调控序列,对FT和SOC1产生抑制作用[14],进而下调它们的表达量。近年,发现拟南芥中属于J蛋白家族一员的J3蛋白,可以与SVP蛋白相互作用调控SOC1和FT基因的表达量,而实现对成花信号的调节,在调控开花途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5]。J蛋白(J-domain protein)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一个庞大的分子伴侣家族,该类蛋白N末端包含1个约由70个氨基酸构成的保守序列——J结构域而被命名为J蛋白[16-17]。J蛋白的J结构域由4个α-螺旋组成,第2和第3个螺旋之间有一个极为保守的由组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组成的HPD三肽,这是J结构域的重要特征[18];邻近J结构域的是G/F结构域(富含甘氨酸和苯丙氨酸);之后是锌指结构域。根据结构域的不同J蛋白可分为4类[19]:Ⅰ类J蛋白包含所有常见的结构;Ⅱ类J蛋白缺少锌指结构;Ⅲ类J蛋白只有J结构域;Ⅳ类J蛋白也被称作J-like蛋白,这类蛋白的J结构域没有HPD模块[20-21]。目前发现拟南芥中共有120个J蛋白,其中Ⅰ类J蛋白8个,Ⅱ类J蛋白16个,Ⅲ类J蛋白92个,Ⅳ类J蛋白4个[22]。在植物中,有关J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中,现有的结果表明,J蛋白可以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叶绿体的发育[23-25]、植物的抗逆性[26-27]、信号转导[28-29]和成花途径[15]等。在拟南芥开花调控中,J3蛋白通过与SVP等其他开花关键因子相互作用而影响植物成花过程,SVP的突变体svp-41表现为早花现象,J3的突变j3-1表现为晚花现象,同时在j3-1和svp-41的双突变体中,拟南芥表现出早花现象,与svp-41的单突变体的表型相似,这一结果表明J3基因通过与SVP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开花时间的调控[30-31],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细胞核中J3基因通过与营养生长短期(SVP)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衰减SVP蛋白与SOC1和FT调控序列的结合从而上调SOC1和FT基因的表达量[15]。竹类植物开花周期较长并具有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而且很多竹子开花后会成片死亡,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近年来,雷竹普遍开花,开花后部分雷竹会死亡,导致雷竹笋产量大幅度下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关竹类植物开花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竹子成花机制和花期调控模式至今尚未完全清楚[32]。目前,竹子中还未见有关J3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本研究以雷竹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获得1个J3同源基因,经过亚细胞定位、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以期能为深入研究J3同源基因在竹类植物开花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HTML
-
雷竹材料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智能温室大棚,选取位于同一竹鞭上的笋、花芽、花,开花和不开花雷竹的幼叶、成叶、茎秆,标记分装后放入液氮中速冻,保存在-80 ℃超低温冰箱。
-
用全RNA提取试剂盒(鼎国)分别提取采集的雷竹材料的RNA,以提取的RNA(少于0.5 g·L-1)为模板,用Prime ScriptTM RT Master Mix(Perfect Real Time)试剂盒(Clontech),反转录获得雷竹各组织的cDNA,检测合格后,于-20 ℃保存备用。
-
通过本地Blast,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基因组文库中找到一个候选基因序列号(bphylf027h21),根据该候选基因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J3,表 1),雷竹c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条带,用胶回收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回收纯化电泳条带,将获得的目的片段与pMD19(simple)-T载体置于连接仪上16 ℃连接1.0~3.0 h,之后转化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热转化法),37 ℃恒温培养箱培养6.0~8.0 h,挑取白色圆形单菌落,菌落PCR鉴定出阳性单克隆,送测序,得到碱基序列。
引物名称 序列(5'→3') 用途 J3-F CTCTCCGTCTCACTCCGCTC 基因开放阅读框(ORF)扩增 J3-R GTCAAATTGCCTTTATAGAA PvJ3-F ATGTTCGGGCGCGCGCCG ORF扩增 PvJ3-R TTACTGTTGTGCGCACTGCAC PvJ3-1-F CCGGAATTCTGGAGAGAGCATTAACG 荧光定量PCR PvJ3-1-R CCGGAATTCCTTCTGCTGGAGGAC PeNTB-F TCTTGTTTGACACCGAAGAGGAG 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 PeNTB-R AATAGCTGTCCCTGGAGGAGTTT PvJ3-2-F TCCCCCGGGATGTTCGGGCGCGCG 亚细胞定位 PvJ3-2-R CGCGGATCCCTGTTGTGCGCACTGCACTC PvJ3-3-F tccATCGATATGTTCGGGCGCGCG 过表达载体构建 PvJ3-3-R cgcGGATcCttaCTGTTGTGCGCACTGCACTC Table 1. PCR primers used in this study
用Vector NTI预测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区,据此设计引物(PvJ3,表 1),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最终测序得到雷竹PvJ3基因序列。运用TMHMM和ProtScale分析PvJ3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Smart在线分析其蛋白的结构域;通过Clustal X2比对雷竹PvJ3与其他物种中的J3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并用Mega 5.0构建系统发育树,选择邻近法(NJ),bootstrap回复次数为1 000次。
-
用雷竹各组织部位的cDNA为模板,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雷竹PvJ3基因的表达模式。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目的基因的定量引物(PvJ3-1,表 1),毛竹的PeNTB基因作为内参基因[33]。各种雷竹组织做3次重复,避光条件下操作,参照SYBR Premix Ex TaqTMⅡ(Takara)试剂盒要求加样。PCR扩增程序(两步法):预变性95 ℃,5 min;95 ℃,30 s;60 ℃,30 s,循环数为40。反应结束后,分析确定数据的可靠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用2-△△CT方法[34]对数据进行分析。
-
根据PvJ3基因ORF区序列(不含终止密码子)和pCaM35S-sGFP载体序列上的酶切位点,在目的基因ORF区的上下游分别引入酶切位点SmaI和BamHI,设计引物(PvJ3-2,表 1),提取pMD19-PvJ3质粒做为模板,进行PCR反应,胶回收纯化得到带有酶切位点的基因片段与pMD19(simple)-T载体连接转化后,阳性单克隆送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单克隆进行扩大培养,用质粒提取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公司)提取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SmaI和BamHI分别对pMD19-PvJ3和pCaM35S-sGFP载体质粒进行双酶切实验,之后用T4 DNA连接酶在16 ℃条件下过夜连接胶回收的酶切产物,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测序正确,瞬时表达载体PvJ3-GFP构建成功。通过基因枪轰击洋葱Allium cepa表皮,25 ℃下避光暗培养1~2 d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信号,金粉的准备和样品的制备参照文献[35]。
-
根据PvJ3基因ORF区序列和pC1301载体(含有35 S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引物(PvJ3-3,表 1),在目的基因ORF区的上下游同样分别引入酶切位点SmaI和BamHI,构建过表达载体pC1301-PvJ3,实验方法参照1.5节。
-
通过热转化法将构建成功的pC1301-PvJ3过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GV3101感受态细胞中,提取阳性单克隆的质粒,重新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再次测序检验转入重组质粒是否正确。用已正确转入pC1301-PvJ3重组载体的农杆菌配制侵染液,侵染进入花期的野生型拟南芥花序[36],侵染3次,间隔约1周·次-1,侵染后的拟南芥即T0代植株,将消毒处理后的T0代种子均匀撒在加入潮霉素的1/2 MS(Murashige and Skoog)固体培养基上,潮霉素质量浓度为100.00 mg·L-1,按照V(潮霉素溶液):V(1/2MS培养基)=1.50:1 000.00比例加入培养基中,筛选抗性植株,以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37]提取的抗性植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鉴定出T1代阳性植株,并对植株表型进行初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