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佳寅, 黄程鹏, 郑梦琦, 李子鸿, 王佳雨, 姜培坤.
有机肥和炭基肥替代化肥对甘薯坡耕地径流氮磷损失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3): 540-5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60
|
[2] |
任依, 姜培坤, 鲁长根, 邵建均, 周雪娥, 陈俊辉.
炭基肥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青紫泥水稻土微生物丰度及酶活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4): 860-8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619
|
[3] |
陈文博, 王旭东, 石思博, 季诗域, 叶正钱, 任泽涛, 刘璋.
长期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交互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1): 21-3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39
|
[4] |
陈丽美, 李小英, 李俊龙, 梁智, 史亮涛.
竹炭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紫甘蓝生长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4): 774-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723
|
[5] |
张勇, 胡海波, 王增, 黄玉洁, 吕爱华, 张金池, 刘胜龙.
凤阳山4种森林土壤在不同温度培养下活性有机碳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2): 243-25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07
|
[6] |
赵波, 肖玖金, 周泓杨, 张健.
引种栽培雷竹对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3): 409-41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06
|
[7] |
周紫球, 陆媛媛, 范伟青, 叶慧群, 吴礼栋.
肥料对5年生毛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5): 729-73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5.015
|
[8] |
李子川, 庄舜尧, 桂仁意, 季海宝, 李国栋, 郑康乐.
不同集约栽培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理毒性铝的分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6): 837-84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6.001
|
[9] |
陈闻, 吴家森, 许开平, 姜培坤.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磷素状况及流失潜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5): 687-6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5.001
|
[10] |
蔡荣荣, 黄芳, 孙达, 秦华, 杨芳, 庄舜尧, 周国模, 曹志洪.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50-455.
|
[11] |
姜培坤, 徐秋芳, 邬奇峰, 吴家森.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45-449.
|
[12] |
陶树兴.
复混肥料中化肥含量对3种肥料微生物存活率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507-511.
|
[13] |
陶树兴, 房薇.
8 种肥料微生物对化肥和农药的敏感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1): 80-84.
|
[14] |
姜培坤, 徐秋芳, 储家淼, 吴丽君.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过程中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3): 242-247.
|
[15] |
杨芳, 吴家森, 钱新标, 吴丽君.
不同施肥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1): 70-74.
|
[16] |
姜培坤, 徐秋芳, 罗煦钦, 王俊奇.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24-427.
|
[17] |
姜培坤, 徐秋芳, 杨芳.
雷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8-11.
|
[18] |
姜培坤, 徐秋芳, 俞益武.
土壤微生物量碳作为林地土壤肥力指标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1): 17-19.
|
[19] |
姜培坤, 俞益武, 张立钦, 许小婉.
雷竹林地土壤酶活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32-136.
|
[20] |
董林根, 姜小娟, 方茂盛.
雷竹覆盖栽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36-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