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木竞争指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林木为争夺共需的有限资源而阻碍其他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致使其死亡的行为[1-3]。林木竞争导致个体间差异,进而动态调节林分结构及其空间关系,决定林木竞争格局和空间生态位[4],从而推动群落演替。林木竞争研究能为调节林分结构和保护濒危物种提供依据,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5-6],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竞争指数的提出为定量分析林木竞争强度提供了途径,根据其与距离的关系分为完备型和非完备型竞争指数[7]。非完备型竞争指数主要有树高断面积竞争指数、树冠表面积外露竞争指数等[8],仅与对象木信息或周围环境信息有关;完备型竞争指数充分结合对象木信息与周围环境信息,主要有基于树冠面积重叠的Bella竞争指数[9]、Hegyi竞争指数[10]和基于交角的竞争指数[11]等。其中,Hegyi竞争指数及其改进模型因简单易算,适应性较强而被广泛运用[1, 3, 12-15],但该指数却未考虑冠幅和树高在竞争中的影响;而树冠面积重叠竞争指数和基于交角的竞争指数则分别涉及了冠幅与树高的影响,亦被广泛运用[16-18]。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中国北方重要造林树种[19],第八次北京市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成果报告显示,按优势树种划分,北京油松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约8.45万hm2和213.19万m3,占北京森林面积与蓄积量的16.76%和15.16%,是北京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经营管理不到位,油松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25.22 m3·hm-2,低于北京森林平均水平(27.88 m3· hm-2);林分现存结构不合理,林木竞争激烈,天然更新困难,林分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均较低[20],亟需开展科学的经营管理。为改善油松人工林结构,首先应筛选一种更适合油松的林木竞争模型来了解该区域油松人工林林内竞争机制,为后期结构调整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如何在众多模型中选用最适模型来量化林分林木竞争强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11, 21]。目前油松林竞争研究多为竞争模型的构建及改进、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分析、林分结构与生物多样性探讨等[14, 19-20, 22],鲜有不同类型竞争模型对油松的适用性评价。基于此,本研究以京西九龙山油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回归分析及k折交叉验证法[23],开展不同类型竞争指数模型对油松的适用性评价研究,筛选出更适于油松人工林的竞争模型,试图初步揭示其竞争机制,为后期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HTML
-
于2017年6月,在研究区内设置1个100 m × 100 m油松人工林样地(39°55′08″N,116°01′18″E)。该样地平均海拔750 m,坡度18°,北坡,林龄约53 a。对样地内胸径大于5 cm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树种名称,用围径尺测量胸径、用皮尺测量冠幅、用激光测高仪测量树高和枝下高,并用TOPCON全站仪进行定位。样地基本概况见表 1,林木冠幅及位置分布见图 1。
郁闭度 公顷断面积/(m2·hm-2) 蓄积量/m3 密度/(株·hm-2) 树种数 胸径/cm 树高/m 冠幅/m 0.80 26.88 113.58 1 159 13 16.39 ± 5.15 7.80 ± 1.79 3.25 ± 1.08 Table 1. Stand survey factors
-
采用8邻域大样地平移法进行边缘校正[15],将原样地内所有油松作为对象木,并与其4株最近相邻木构成最佳空间结构单元[8]。
-
采用裴雅茹[25]的北京油松生物量研究模型对样地内油松生物量进行估算,公式为:
式(1)中:W为生物量(kg),D为林木胸径(cm),H为树高(m)。以Dj为竞争木j的胸径(cm),Di为对象木i的胸径(cm),dij为对象木i与竞争木j之间的距离(m),n为竞争木数量,得到Hegyi竞争指数[10]:
式(2)中:CHg_i为Hegyi竞争指数。Bella竞争指数(CIOi)[9]公式为:
式(3)中:Co_i为Bella竞争指数,ZO_ij为对象木i与竞争木j树冠投影重叠面积(m2),ZA_i为对象木i的树冠投影面积(m2)。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d_α_CIi)公式为:
式(4)~(6)中:Cd_α_i[17]为总竞争指数,Cd_α_i上和Cd_α_i侧则分别为上方遮盖和侧方挤占;α1和α2为对象木与竞争木之间的高度交角(°),如果相邻木j高于对象木i(图 2A),α1=arctg(Hi/dij),α2=arctg[(Hj-Hi)/dij],cij=1;否则(图 2B)α1=arctg(Hj/dij),α2不存在,cij=0。对象木的各竞争木(n=4)竞争强度的均值为竞争指数,在竞争指数计算公式(2),(3),(5),(6)中,竞争木j的竞争强度可描述为:
-
本研究的油松人工林为同龄林,油松生物量可较好反映油松所受竞争强度。为筛选更适合油松人工林的竞争指数,分别采用指数、对数、多项式、线性和幂函数等模型作油松生物量与该3类竞争指数的回归分析,获取决定系数(R2)最大的最优模型,线性转换后,进行n次k折交叉验证(n和k均为10),平均n次k折交叉验证的R2作为最终的验证R2。k折交叉验证,即将样本分为分割成k个子样本,轮流将(k-1)个子样本组合作为训练集,另外的1个样本作为验证模型的保留集,k次的平均交叉验证识别正确率即为模型检验结果[23]。k折交叉验证的验证R2较回归R2损失得越少,模型泛化能力越强,以此结合决定系数(R2)来筛选竞争指数,并用该竞争指数对林分现状作进一步分析。
-
采用SVMS 1.0软件对采集的油松人工林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对象木与4株竞争木所构竞争单元基本信息,通过Excel 2010完成各对象木生物量和竞争指数的计算,并运用R软件编程获取生物量与竞争指数间的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及n次k折交叉验证R2,在SPSS 20.0软件中完成对象木径级和竞争指数的相关分析。
2.1. 样地调查
2.2. 数据分析方法
2.2.1. 对象木和竞争木的确定
2.2.2. 生物量模型及竞争模型
2.2.3. 模型适用性评价及油松人工林竞争现状分析
2.2.4. 数据分析
-
样地内胸径5 cm以上林木共1 159株13种,其中油松对象木1 054株。油松对象木径级分布为正态分布(偏度0.093,峰度-0.197;P=0.373>0.05),正态分布曲线略正偏。油松对象木及竞争木概况如表 2所示。油松对象木和竞争木胸径主要集中在10~25 cm,分别占88.24%和85.08%,其中5~10 cm径级的油松对象木数量较少,仅占8.16%。除大于等于30 cm的径级外,同径级对象木平均胸径大于竞争木,但同径级对象木平均树高皆小于等于竞争木。
径级/cm 对象木 竞争木 株数/株 百分比/% 平均胸径/cm 平均树高/m 株数/株 百分比/% 平均胸径/cm 平均树高/m 5~10 86 8.16 8.36 5.48 489 11.60 8.03 5.52 10~15 298 28.27 12.82 7.07 1 266 30.03 12.76 7.15 15~20 399 37.86 17.53 8.17 1 536 36.43 17.47 8.17 20~25 233 22.11 22.01 8.95 785 18.62 21.98 8.95 25~30 33 3.13 26.57 9.47 100 2.37 26.45 9.49 ≥30 5 0.47 31.48 10.80 40 0.95 32.10 11.23 合计 1 054 100.00 4 216 100.00 Table 2. The status of objective tree of Pinus tabuliformis and competitor
-
林木生物量累积速率受竞争强度影响,所受竞争强度越小,其生物量累积速率越快[18]。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油松生物量与其竞争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 3):Hegyi竞争指数和d_α_CIi的最优模型为幂函数,CIOi的最优模型则为指数函数,且均通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P<0.01)。10次10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各模型的交叉验证R2较决定系数R2损失均小于0.005;其中,d_α_CIi与生物量决定系数R2最高,R2损失量最小,分别为0.770 5和0.001 0,Hegyi竞争指数次之,CIOi最差。各竞争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如图 3所示,油松生物量均随各竞争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其中,CIOi和Hegyi竞争指数较d_α_CIi存在较多的离群点。综上所述,d_α_CIi能更好反映油松所受竞争强度。
竞争指数 最优模型 决定系数R2 验证R2 ΔR2 P HgCIi W=18.448x-1.106 0.634 8 0.631 2 0.003 6 <0.01 d_α_CIi W=15.810x-1.373 0.770 5 0.769 5 0.001 0 <0.01 CIOi W=71.432e-2.048x 0.377 0 0.373 4 0.003 6 <0.01 说明:ΔR2=决定系数R2-验证R2;W代表对象木生物量,x代表竞争指数 Table 3. Biomass response model of objective tree and cross-valida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competition indices
-
从图 4可知:小径级油松受侧方挤占和上方遮盖比例相差不大,随着径级的增大,侧方挤占逐渐主导竞争,大径级油松几乎不受上方遮盖影响。油松所受平均竞争强度随径级增大而减少,上方遮盖随径级的增大而迅速减小。除5~10 cm径级外,油松种间平均竞争强度均小于种内。对油松对象木的竞争指数作径级分析,因其径级竞争指数未满足方差齐性检验,故选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油松径级间竞争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图 5可知:油松胸径>20 cm,各径级间差异均不显著,具体表现为20~25 cm与25~30 cm,20~25 cm与≥30 cm及25~30 cm与≥30 cm径级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径级间差异均显著(调整后P<0.05)。这表明油松胸径<25 cm时,其竞争指数随胸径的增大而显著减少,但胸径≥20 cm的各径级油松个体竞争指数随径级变化不显著,占油松总体的25.71%。
-
从表 4可见:竞争木胸径越大,其竞争强度越大,上方遮盖占总竞争强度的比例也越大。当竞争木胸径为15~20 cm时,其种内、种间竞争强度最大,分别为868.87和32.26,种内竞争远大于种间。种内竞争的竞争木株数、竞争强度随径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种间竞争的竞争木株数、竞争强度总体上随径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总体上各径级的种间竞争木株数和竞争强度远小于种内。
径级/cm 竞争来源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株数/株 竞争强度 合计 平均竞争强度 株数/株 竞争强度 合计 平均竞争强度 5~10 侧方挤占 342 75.31 83.12 0.24 147 23.67 24.97 0.17 上方遮盖 47 7.80 10 1.30 10~15 侧方挤占 1 176 375.33 448.50 0.38 90 26.15 32.12 0.36 上方遮盖 377 73.18 34 5.97 15~20 侧方挤占 1 483 663.86 868.87 0.59 53 23.04 32.26 0.61 上方遮盖 800 205.01 34 9.22 20~25 侧方挤占 771 422.68 593.64 0.77 14 8.05 11.57 0.83 上方遮盖 541 170.96 9 3.51 25~30 侧方挤占 99 68.75 104.89 1.06 1 0.66 1.16 1.16 上方遮盖 82 36.13 1 0.50 ≥30 侧方挤占 13 9.97 17.02 1.31 27 23.41 41.55 1.54 上方遮盖 11 7.05 27 18.14 总计 2 116.03 143.63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the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intensity according to diameter class of competitive tree
-
由表 5可见:油松种内竞争强度为2 116.03,占93.64%,远大于种间,这与其多为纯林的特性相符。油松人工林种内及主要伴生种间的竞争强度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油松种内,白蜡,榆树,北京丁香,朴树,杜梨,臭椿,桑,槐Sohpora japonica,栓皮栎,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山楂Crataegus pinanatifida,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物种 竞争来源 株数/株 竞争强度 总竞争强度 平均竞争强度 竞争强度排名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侧方挤占 3 884 1 615.89 2 116.03 0.54 1 上方遮盖 1 858 500.13 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侧方挤占 65 20.24 26.26 0.40 2 上方遮盖 20 6.03 榆树Ulmus pumila 侧方挤占 21 13.34 24.54 1.17 3 上方遮盖 18 11.20 北京丁香Syringa pekinensis 侧方挤占 63 17.70 22.43 0.36 4 上方遮盖 13 4.73 朴树Celtis sinensis 侧方挤占 77 16.89 19.47 0.25 5 上方遮盖 18 2.58 杜梨Pyrus betulifolia 侧方挤占 17 10.68 17.07 1.00 6 上方遮盖 10 6.40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侧方挤占 38 9.62 12.14 0.32 7 上方遮盖 18 2.53 桑Morus alba 侧方挤占 24 8.41 11.79 0.49 8 上方遮盖 9 3.38 槐Sophora japonica 侧方挤占 3 1.65 2.79 0.93 9 上方遮盖 3 1.14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侧方挤占 12 2.26 2.62 0.22 10 上方遮盖 3 0.37 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侧方挤占 3 1.40 1.65 0.55 11 上方遮盖 2 0.25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侧方挤占 5 1.89 1.95 0.39 12 上方遮盖 1 0.06 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侧方挤占 4 0.90 0.90 0.22 13 上方遮盖 0 0.00 合计 4 216 2 259.66 2 259.66 Table 5. The competition according to spe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