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6卷  第1期

研究论文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应义斌, 梅亚明
2019, 36(1): 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1
[摘要](4286) [HTML] (931) [PDF](421) [施引文献] (150)
摘要:
中国迈向强国之路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农业强国梦是中国梦的坚强支撑。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站在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需要我们"农林人"思考如何建设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农业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以往注重服务产业经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4个根本性的转变(从偏重服务产业经济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转变,从专注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高度融合转变,从专注知识本位向侧重个人本位转变),探索实现农科学生全面发...
光周期途径成花关键基因CONSTANS的进化机制
帅敏敏, 张启香, 黄有军
2019, 36(1): 7-1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2
[摘要](5675) [HTML] (871) [PDF](372) [施引文献] (18)
摘要:
CONSTANSCO)是植物响应光周期调节的重要基因和监测日照长度的重要元件,可将光信号和生物钟信号转变为开花信号,激活下游基因(FT)的表达,从而诱导植物开花。选取14个已被测序的物种,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基因重复、基因差异表达等方面开展CO基因家族研究。结果表明:14个物种共鉴定到159个CO家族成员,CO基因常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多数含2~4个外显子,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CO家族重复基因的扩张与基因组重复相关。CO在水稻Oryza sativa根、旗叶、花和种...
花生油酸脱氢酶基因AhFAD2AAhFAD2B的时空表达特征
刘华, 薛金嫚, 徐倩玉, 易昕, 王维艳, 刘宏波
2019, 36(1): 14-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3
[摘要](2795) [HTML] (604) [PDF](169) [施引文献] (2)
摘要:
花生Arachis hypogaea油酸脱氢酶AhFAD2是调控花生种子中油酸与亚油酸比值(oleic acid/linoleic acid,O/L)的关键酶,已确定存在2个编码AhFAD2的基因:AhFAD2AAhFAD2B,但两者在花生中的时空表达特征尚不清楚。选取2个有代表性O/L的花生品种‘山花15’‘Shanhua 15’(O/L为1)和高油酸花生突变体(O/L大于20)为材料,根据AhFAD2AAhFAD2B基因3'-UTR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设计了新型、简便的区分两者的特异性引物...
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
左政, 郑小贤
2019, 36(1): 21-3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4
[摘要](4115) [HTML] (800) [PDF](174) [施引文献] (26)
摘要:
研究人为干扰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踏查选择试验区立地条件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5块(0.04~0.12 hm2)固定样地,采用相对影响法将常绿阔叶次生林分为5个干扰等级,采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干扰等级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直径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干扰等级Ⅴ各径阶个体数显著小于其他干扰等级(P=0.0...
浙江文成珍稀植物多脉铁木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吴世斌, 库伟鹏, 周小荣, 纪美芬, 吴家森
2019, 36(1): 31-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5
[摘要](4562) [HTML] (959) [PDF](174) [施引文献] (12)
摘要:
以浙江省文成县石垟林场的多脉铁木Ostrya multinervis群落为对象,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该群落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垂直和径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种(含变种),隶属于40科52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8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3科44属51种。多脉铁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优势树种为多脉铁木,灌木层优势种为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草本层优势种为里白Diplopte...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区系
余夏君, 刘雪飞, 洪柳, 吴林
2019, 36(1): 38-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6
[摘要](2982) [HTML] (639) [PDF](143) [施引文献] (8)
摘要:
对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共采集苔类植物标本210份。经过室内鉴定与统计,发现该区域苔类植物共有26科33属51种。其中,15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为湖北省新记录科;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和裸蒴苔属Haplomitrium为湖北新记录属。该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类型成分复杂,多种区系成分并存,可划分为10类,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另外,与其他保护区比较,七姊妹山与清凉峰物种相似度最高,与十大万山相似度最低。地理位置相近...
高温胁迫对樟树光合性能的影响
王彬, 田正凤, 应彬彬, 马元丹, 左照江
2019, 36(1): 47-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7
[摘要](3328) [HTML] (797) [PDF](247) [施引文献] (37)
摘要: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理过程。通过研究高温胁迫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气体交换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揭示高温对樟树的危害机制。结果表明:35和45℃高温胁迫后,樟树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到P点的荧光强度均随胁迫增强而明显降低,同时诱导动力学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内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光合性能指数和单位吸收面积上天线色素能量吸收的驱动力均明显降低,其中在45℃时降至...
模拟酸雨高温胁迫对桂花品种‘杭州黄’抗氧化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代谢的影响
王小东, 汪俊宇, 周欢欢, 傅卢成, 王彬, 张汝民, 高岩
2019, 36(1): 54-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8
[摘要](2814) [HTML] (545) [PDF](158) [施引文献] (11)
摘要:
为了揭示桂花品种‘杭州黄’Osmanthus fragrans ‘Hangzhou Huang’抵御酸雨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杭州黄’叶片为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模拟酸雨胁迫(pH 5.6,pH 4.0,pH 3.0,pH 2.0)和高温胁迫(40℃)进行处理,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抗氧化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酸雨或高温单一胁迫后,叶绿素a(Chl a)质量分数、总叶绿素(Chl t)质量分数和Chl a/b均呈降低趋势。酸雨高温协...
南京城郊麻栎林林内外温湿度变化特征
庄家尧, 葛波, 杜妍, 凡国华, 常猛, 张金池, 仲兆林
2019, 36(1): 62-6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9
[摘要](3051) [HTML] (630) [PDF](137) [施引文献] (5)
摘要:
2012年1-12月,通过定位监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林内外温湿度,探究林分对空气温湿度的调节作用。选取45 a树龄的麻栎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作为对照组,在麻栎林、裸地样地中选择光照条件、土壤状况一致的试验点,使用Decagon自动气象站收集温湿度数据,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并分季节、时间段进行均值检验。研究表明:①林内外温度日变化曲线为抛物线型,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为U型,林内外温湿度日变化呈对称关系。②麻栎林处在生长旺季时,林内温湿度变化幅度小于林外,5-8月麻栎林降温作用...
广东樟树各器官含碳率及碳储量
徐期瑚, 林丽平, 薛春泉, 罗勇, 雷渊才
2019, 36(1): 70-7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0
[摘要](3442) [HTML] (640) [PDF](183) [施引文献] (24)
摘要:
以2012年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分布为基础,按2,4,6,8,12,16,20,26,32和38 cm共10个径阶伐倒90株樟树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采用加权平均和总碳储量计算方法,计算了90株单木的碳储量。结果表明:广东樟树平均含碳率为0.509 6;树皮含碳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器官(P < 0.05),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差异不显著;含碳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近熟林和成熟林达到最高,到过熟林再下降...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黄庆阳, 曹宏杰, 王立民, 谢立红, 倪红伟
2019, 36(1): 80-8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1
[摘要](4667) [HTML] (900) [PDF](189) [施引文献] (13)
摘要: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五大连池不同年代火山熔岩台地进行样方调查,在得到物种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火山熔岩台地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物种的科、属、种数量在新期火山中最低,随着火山形成年代的增加,老期火山植物物种的科、属、种数量最高;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17万a火山具有最大值(P < 0.05),群落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28万a火山具有最大值(P < 0.05)。随着火山形成年代...
3种湿地植物对农田沟渠水体氮、磷的消减作用
张震, 刘伸伸, 胡宏祥, 何金铃, 马友华, 王一帆, 代宇雨, 徐微
2019, 36(1): 88-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2
[摘要](3296) [HTML] (685) [PDF](163) [施引文献] (23)
摘要: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放化肥,农田氮、磷流失从而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的面源污染。为探讨水生植物种植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流失氮、磷的吸附拦截效果,在农田沟渠内种植水芹Oenanthe javanica,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和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测定植物对农田沟渠内氮、磷营养物质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植物,沟渠内总氮去除率为56.18%~74.58%,铵态氮去除率为36.23%~59.33%,硝态氮去除率为34.35%~66.88%,总磷去除率...
黑土夏玉米施用生物质炭最佳施用时期和最佳用量
韩晓亮, 王秀茹, 侯琨, 贾芳芳, 孙妍, 赵森, 王铭浩, 阎世煜, 马景行
2019, 36(1): 96-10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3
[摘要](6024) [HTML] (575) [PDF](154) [施引文献] (11)
摘要: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不仅可以维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退化和污染,也可提升作物长势及生产效率。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种生物质炭施加水平[C5(5 t·hm-2),C10(10 t·hm-2),C15(15 t·hm-2)],各水平设置下3种施加方案[F1(秋季施加),F2(春秋两季各施加一半),F3(春季施加)],同时设置1组对照[BL(无生物质炭施加)],共计10种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夏玉米Zea mays植株根系特征、氮素空间分布状况、根系呼吸强度以及氮素利...
长江口潮滩地带典型盐沼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舒敏彦, 田波, 丁丽霞, 周云轩, 吴文挺
2019, 36(1): 107-11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4
[摘要](3230) [HTML] (796) [PDF](269) [施引文献] (8)
摘要:
以长江口典型盐沼植被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盐沼植被类型、盖度、土壤类型、土壤湿度以及高中低潮滩地形分布因素,分别在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北湖边滩、南汇边滩设置光谱测量样带和样方,使用ASD光谱仪进行现场光谱测量,分析不同植被盖度、土壤下垫面、潮位条件下典型盐沼植被的光谱特征反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盐沼植被的光谱反射率差异是由植被盖度和下垫面共同导致的。在相同土壤背景下,光谱反射率与植被盖度在可见光波段相关系数接近-1.00,呈负相关,在近红外波段相关系数接近0.99,呈正相关。不同...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李楠, 李龙伟, 张银龙, 陆灯盛, 吴明
2019, 36(1): 118-12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5
[摘要](4402) [HTML] (797) [PDF](210) [施引文献] (40)
摘要: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科学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变化特点,构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遥感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2000,2005,2010和2015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服务4大类12个子类服务功能,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等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413.01,261.25,259.52和224.30亿元,调节服务是其主要服务...
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马莉, 杨筱, 张仪, 贾霁群, 孙启祥, 张倩, 周金星
2019, 36(1): 130-1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6
[摘要](3201) [HTML] (731) [PDF](143) [施引文献] (10)
摘要:
为定量评估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科学评价林业血防工程生态效益,依据林业行业技术规程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抑螺防病6项功能对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6-2013年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效益显著,涵养水源16.16×108 t,保持土壤1.46×108 t,固碳0.10×108 t,释氧0.29×108 t,钉螺Oncomelania hu...
基于OpenGL的交互式三维树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赵凯, 唐丽华, 张姝婧
2019, 36(1): 138-14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7
[摘要](8827) [HTML] (765) [PDF](283) [施引文献] (20)
摘要:
通过讨论树体枝干几何建模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围绕树木交互式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实现进行了研究探讨。实现过程主要分为3步:首先,对真实树木枝干的几何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构建枝干模型生成方法,用六边形棱柱近似模拟树干和枝段,再用六边形棱台作为枝段元经过连续偏转、连接的方法模拟枝干弯曲的形态。其次,基于枝干生成方法,利用分形迭代思想实现整株树体的建模。为提高仿真度,通过加入干扰因子使最终生成的树体枝干模型不过于规则。最后,为实现模型的可视化,选用OpenGL图形技术和Visual C++作为模...
钝突刺腹牙甲摩擦发音器的微细结构及发音机制
李玲, 孙凡, 马玉堃
2019, 36(1): 148-1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8
[摘要](2777) [HTML] (682) [PDF](135)
摘要:
为了解钝突刺腹牙甲Hydrochara affinis的摩擦发音器微细结构并探讨其发音机制,于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采集实验标本,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钝突刺腹牙甲摩擦发音器微细结构,并采用实验促使发音方法探讨它的发音机理。结果显示:钝突刺腹牙甲的雌、雄成虫都具有摩擦发音器,雌虫的发音锉平均长为(15.86±7.60)mm,宽为(162.10±81.70)μm;雄虫发音锉平均长为(14.28±7.20)mm,宽为(142.00±4...
郊野绿道的使用特征与满意度
熊璨, 唐慧超, 徐斌, 洪泉
2019, 36(1): 154-1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19
[摘要](2873) [HTML] (716) [PDF](178) [施引文献] (38)
摘要:
为对郊野绿道的使用特征与满意度进行研究,以杭州临安青山湖绿道1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道使用者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SPSS软件平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使用人群的属性、使用特征和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青山湖绿道使用人群基本来自绿道周边和临安城区;②近半数使用者使用绿道频率较为固定,高频使用者主要为绿道周边居民;③绿道休闲活动类型较多,散步休闲所占比例大;④夏季人们对不同休闲空间使用频率差异较大,水上森林段绿道使用率较高;⑤口碑宣传是获知绿...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识别东北地区常见木材
汪紫阳, 尹世逵, 李颖, 李耀翔
2019, 36(1): 162-16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0
[摘要](3685) [HTML] (772) [PDF](176) [施引文献] (14)
摘要:
探索可见/近红外光谱识别生长锥取得的木材样品的可行性,为野外木材检测提供方法。木材品种涉及东北地区常见的14个树种,木材样品由生长锥南向北方向钻取树木1.3 m胸高处得到,观测木样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并采用导数、对数与平滑处理,运用距离法建立识别模型,测试并分析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可见/近红外光谱木材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使用平滑处理时,使用一阶导数处理之后的光谱木材树种识别的准确率(96.79%)明显高于二阶导数(78.57%)和三阶导数(75.00%)。在使用导数和平滑处理时,使用二...
不同介质对毛竹润胀效果的影响
郭西萌, 朱家伟, 黎静, 王汉坤, 王传贵
2019, 36(1): 170-17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1
[摘要](3050) [HTML] (593) [PDF](152) [施引文献] (5)
摘要: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无水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氯化锌(ZnCl2)水溶液(结合硝酸蒸煮)及去离子水对毛竹材进行润胀处理,以体积、面积变化率作为润胀效果的影响指标,观察毛竹宏观、微观构造的变化,探究在不同水溶液中毛竹材的润胀效果。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水溶液与碳酸钠水溶液对毛竹的润胀效果较好;润胀效果随水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越低,润胀效果越好,而碳酸钠水溶液则相反,其中0.5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和1...
负压轻炭化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薛紫荞, 王雪花, 周亚琴, 陈梦奇, 黄琼涛
2019, 36(1): 177-1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2
[摘要](3225) [HTML] (718) [PDF](136) [施引文献] (11)
摘要:
对比了奥克榄Aucoumea klaineana,椴木Tilia europaea,单瓣豆Monopetalanthus sp.等3种木材在同一炭化条件下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探究负压轻炭化处理木材的可行性与实际效果。将3种木材分别置于真空炭化箱内以160℃,0 MPa的条件处理3.0 h,然后将木材按照国标规定的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锯解及试样截取方法加工,之后分别测量木材的密度、色差、冲击韧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干缩率和湿胀率。结果表明:在该炭化工艺下单瓣豆的体积干缩系数降低了16.00...
文献综述
竹林鞭根系统研究综述
童亮, 李平衡, 周国模, 周宇峰, 李翀
2019, 36(1): 183-1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3
[摘要](5321) [HTML] (847) [PDF](267) [施引文献] (25)
摘要:
竹林鞭根系统是竹林生长发育的基础,在竹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对于竹林研究多集中于地上部分,地下鞭根系统对碳循环、生产力等的影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体现在研究局限于对鞭根系统生长和分布规律等基础的研究,而缺乏对相关机理及生态功能如碳汇方面的研究。此外,研究方法过于单一落后也是造成其难以深入的原因。基于此,本研究从竹林鞭根系统的结构特征、经营对鞭根系统结构的影响以及鞭根系统观测方法等方面论述国内外竹林鞭根系统研究现状,最后探讨分析竹林鞭根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深入...
研究简报
黄心夜合不同组织挥发油成分分析
雷凌华, 朱强根, 夏更寿, 肖悠, 于晓英
2019, 36(1): 193-19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4
[摘要](2540) [HTML] (562) [PDF](125) [施引文献] (8)
摘要:
为探讨同一时间内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鲜叶、鲜嫩枝和鲜花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黄心夜合鲜叶、鲜嫩枝和鲜花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去掉峰值0.49以下的峰,从黄心夜合鲜叶、鲜嫩枝、鲜花分别检测出21种、31种和25种成分,3种不同组织样品共有2,4-二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烷、γ-依兰油烯、4(14),11-桉叶二烯、γ-榄香烯等4种成分,而鲜叶与鲜嫩枝都释放共同的12种挥发性成分,鲜嫩枝与鲜花都释放共同的13种挥发性...
铁皮石斛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活性组分分析
辛小雪, 王雪香, 李明宇, 郭红艳, 王晓洁, 苏钛, 徐萍, 程瑾
2019, 36(1): 200-20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5
[摘要](4616) [HTML] (785) [PDF](178) [施引文献] (25)
摘要: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i花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其中花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是影响铁皮石斛花类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铁皮石斛花苞期、微开期、盛花期全花以及盛花期花的花被、合蕊柱、子房的烘干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及福林酚法,探讨了不同花期铁皮石斛花及盛花期花朵不同部位多糖、总黄酮及总酚质量分数的差异,进而确定了铁皮石斛花的最佳采收期和最佳采收部位。结果表明:①不同花期中盛花期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61.5 mg...
椴六点天蛾在广东省江门市的风险性分析
周镇, 王冲, 黄卫东, 张倩, 王兴民, 李奕震, 易建盈, 刘志灵
2019, 36(1): 206-2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6
[摘要](2951) [HTML] (782) [PDF](124) [施引文献] (1)
摘要:
椴六点天蛾Marumba dyras是天蛾科Sphingidae六点天蛾属Marumba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关于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椴六点天蛾在广东省江门市的分布情况、传播的可能性、潜在危险性、受害寄主的重要性以及危险性处理难度等5个方面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椴六点天蛾在广东省江门市的综合风险值(R)为0.96,属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