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6卷  第2期

研究论文
木材径切面内部缺陷的应力波成像算法
郑泽宇, 冯海林, 杜晓晨, 方益明
2019, 36(2): 211-2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1
[摘要](3533) [HTML] (794) [PDF](181) [施引文献] (18)
摘要:
为了获得木材径切面上的缺陷形状、大小和位置,提出一种木材径切面内部缺陷成像的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波在木材径切面上的传播规律,提出一种木材径切面上的应力波速度修正方法。将应力波速度转换为径切面上的若干个预估点的值,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法提出一种速度修正插值(VCI)方法。最后,使用VCI方法在不同树木样本上进行了木材径切面缺陷的二维成像实验。结果表明:①VCI方法可以重建木材内部缺陷大小以及缺陷位置,缺陷成像结果与真实的缺陷情况相吻合。②对比IDW方法的成像结果,VCI方法对缺陷的大小以及...
毛竹采伐剩余物的化学成分、纤维形态及纸浆性能
李媛媛, 张双燕, 王传贵, 方徐勤
2019, 36(2): 219-22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2
[摘要](3708) [HTML] (766) [PDF](217) [施引文献] (19)
摘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采伐剩余物,以4年生毛竹采伐剩余物竹枝和竹梢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视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热重分析仪等对毛竹采伐剩余物的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等的性质进行分析,且利用硫酸盐法对毛竹采伐剩余物进行制浆造纸,并对纸张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毛竹采伐剩余物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毛竹采伐剩余物的硝酸-乙醇纤维素质量分数介于342.9~409.3 g·kg-1,α-纤维素质量分数约420.0 g·kg-1,木质素约240.0 g·...
上饶早梨‘六月雪’和‘黄皮消’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洪森荣, 曾清华, 谭鑫, 陈永华, 郑亚娇, 徐迎昕, 邱梦琴
2019, 36(2): 227-23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3
[摘要](3553) [HTML] (888) [PDF](120) [施引文献] (4)
摘要:
以上饶早梨Pyrus pyrifolia 2个品种‘六月雪’‘Liuyuexue’和‘黄皮消’‘Huangpixiao’试管苗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个样本的总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数量分别为6 171 357和6 140 603个,编码区内无义突变位点(nsSNP)分别为335 659和332 280个。对nsSNP的常见变异(common variant,CV)分析发现,共有2 282个nsSNP关联了2 067个基因。2个样本的总插入缺失位点(INDEL)分别为80...
柿性器官败育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王丽媛, 孙鹏, 李华威, 傅建敏, 刁松锋, 韩卫娟, 索玉静, 买旖旎
2019, 36(2): 236-2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4
[摘要](3409) [HTML] (719) [PDF](128)
摘要:
为描述柿Diospyros kaki性器官败育现象,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原阳试验基地10年生的雌雄同株柿品种‘禅寺丸’‘Zenjimaru’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结合外部形态变化,同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对6个性别分化相关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对柿花芽分化过程中的性器官败育的关键时期及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柿雌花中的雄蕊原基和雄花中的雌蕊原基均在4月中旬发生败育。此时,顶端着生雌花的枝条长为5.0~6.0 cm,着生雄花的枝条长为6...
蛛网萼的地理分布模拟及迁移趋势预测
夏侯佐英, 朱弘, 金桂宏, 王佳佳, 范晓月, 周洁昕, 张明如, 何云核
2019, 36(2): 247-25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5
[摘要](5182) [HTML] (1090) [PDF](134) [施引文献] (6)
摘要:
为探究国家Ⅱ级野生保护植物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的地理分布格局,了解它在气候变化下地理迁移的趋势,运用DIVA-GIS软件及其整合的BIOCLIM和DOMAIN模型,结合经过筛选的80个精确分布点信息,对其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表明:当下蛛网萼的潜在分布区集中在中国浙赣闽交界处和日本四国岛,且未来气候下蛛网萼的最适生活区有明显的缩小,低度适生区整体向西偏移,并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表明:2种模...
宝华玉兰生存群落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排序与分类
王鹏程, 杨国栋, 张晓晨, 钟育谦, 翟飞飞, 张贵宝, 邱靖, 陈林, 王贤荣, 伊贤贵
2019, 36(2): 255-26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6
[摘要](3128) [HTML] (789) [PDF](123) [施引文献] (6)
摘要:
为了解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的种群分布规律及其濒危原因,进一步揭示宝华玉兰野生种群与群落及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对宝华玉兰生存群落进行了排序和分类,以期为保护和管理宝华玉兰种群野生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结果如下:①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宝华玉兰天然更新缺乏,且紫楠Phoebe sheareri,建始槭Acer henryi等优势种占据了主要生存空间与资源,影响了宝华玉兰种群增长和发展,使其在群落中处于不稳定地位;②SOM将40个样...
油茶不同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随年龄的变化
王增, 蒋仲龙, 刘海英, 叶柳欣, 汪舍平, 张勇, 金锦, 吴家森
2019, 36(2): 264-27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7
[摘要](3665) [HTML] (860) [PDF](144) [施引文献] (29)
摘要: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中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但关于油茶不同器官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浙江省常山县油茶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龄油茶叶片、枝条、主干、根系和果实中氮、磷、钾质量分数,探讨了油茶不同年龄各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及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油茶氮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枝条、根系、果实、主干,磷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枝条、果实、根系、主干,钾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实、叶片、根系、枝条、主干;随年龄的增加,枝条中的氮...
马尾松广东种源与湖北种源的人工林生物量分配差异
张振, 金国庆, 周志春, 孙林山
2019, 36(2): 271-27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8
[摘要](3089) [HTML] (702) [PDF](120) [施引文献] (15)
摘要:
采用解析木法与整株收获法分析已达轮伐期的马尾松广东种源和湖北当地种源的生长进程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生长快速与缓慢种源人工林生长过程及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生物量分配模式,探讨2个种源的长期适应性差异的机制。根据胸径(DBH)大小将解析木划分为3个等级:12 cm≤DBH < 18 cm,18 cm≤DBH < 26 cm和26 cm≤DBH < 34 cm。结果如下:①广东种源在25年生连年生长量达最大值0.015 m3·a-1,35年平均生长量达最大值0.011 m3·a-1,湖北种...
紫楠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响应
李军, 陆云峰, 杨安娜, 柏志靓, 王洋, 楼炉焕, 童再康
2019, 36(2): 279-28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09
[摘要](4242) [HTML] (1026) [PDF](178) [施引文献] (29)
摘要:
以紫楠Phoebe sheareri全分布区内20个典型天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类型、物种多样性水平,研究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对不同干扰强度和气候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10 400 m2的调查样地内共计维管束植物103科236属363种,种子植物科、属区系类型丰富,以北温带、泛热带成分为主;干扰强度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影响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Patrick指数、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均表现出差异。...
若尔盖高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刘学敏, 罗久富, 陈德朝, 朱欣伟, 周金星
2019, 36(2): 289-2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0
[摘要](3275) [HTML] (693) [PDF](143) [施引文献] (20)
摘要:
为探索高寒脆弱生态区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生态系统中各植物种群资源利用能力,通过草地群落学调查结合物种重要值、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等对若尔盖高原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主要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轻度、中度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为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已侵入不可食性杂类草,且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在重度、极重度群落中,建群种更替为禾本科Poaceae植物垂...
春夏季温州雁荡山杉木林臭氧质量浓度垂直变化特征
宋阳, 王成, 廖亮, 段文军, 韩丹, 徐珊珊, 杜倩, 王涵
2019, 36(2): 298-30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1
[摘要](3830) [HTML] (705) [PDF](81) [施引文献] (2)
摘要:
森林中臭氧浓度不仅影响林木生长,也影响游憩环境质量,是森林康养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2017年春夏两季对温州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不同垂直高度臭氧浓度及气象因子昼夜24 h同步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高度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春季H3(林冠上层)臭氧质量浓度日最大8 h均值达到中国二类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外(≤200 μg·m-3),两季节中其余各高度臭氧质量浓度日最大8 h均值及小时均值均达到中国一类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16...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
徐睿, 姜春前, 白彦锋, 刘秀红, 汪思龙
2019, 36(2): 307-31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2
[摘要](2852) [HTML] (630) [PDF](120) [施引文献] (12)
摘要:
为了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杉木纯林及3种杉木-阔叶树混交林(杉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混交林、杉木-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混交林、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混交林)的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通量(490.48 mg·m-2·h-1)高于杉木-栲树混交林(254.2...
水肥处理对竹叶花椒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唐海龙, 龚伟, 王景燕, 舒正悦, 黄帅, 赵昌平, 周书玉
2019, 36(2): 318-3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3
[摘要](2913) [HTML] (704) [PDF](90) [施引文献] (21)
摘要:
为了解水肥措施对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设置土壤含水量(20.0%,40.0%,60.0%和80.0%的田间持水量),氮肥(氮施肥量分别为0,75.0,150.0和300.0 kg·hm-2),磷肥(五氧化二磷施肥量分别为0,30.0,60.0和120.0 kg·hm-2)和钾肥(氧化钾施肥量分别为0,75.0,150.0和300.0 kg·hm-2)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盆栽竹叶花椒生长、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
不同配比园林绿化废弃物和蘑菇渣混合蚯蚓堆肥的效果
王琳, 李素艳, 孙向阳, 龚小强, 余克非, 蔡琳琳
2019, 36(2): 326-3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4
[摘要](3884) [HTML] (766) [PDF](124) [施引文献] (19)
摘要:
为探究园林绿化废弃物和蘑菇渣混合堆肥最佳配比,采用‘大平2号’蚯蚓Eisenia fetida‘Daping 2’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和蘑菇渣进行混合堆肥处理,以期为园林绿化废弃物和蘑菇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共设5个处理[园林废弃物+蘑菇渣(干质量比)]:A1(100%+0%),A2(75%+25%),A3(50%+50%),A4(25%+75%)和A5(0%+100%),进行11周堆肥。对堆肥过程不同处理中,成熟蚯蚓数量、成熟蚯蚓质量、蚯蚓幼苗数量以及蚯蚓卵数量和堆肥前后材料化学性质进行...
杉木人工林冠层高度无人机遥感估测
谢巧雅, 余坤勇, 邓洋波, 刘健, 范华栋, 林同舟
2019, 36(2): 335-34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5
[摘要](4131) [HTML] (962) [PDF](162) [施引文献] (31)
摘要:
冠层高度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因子。传统的森林树高调查方法存在外业调查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无人机(UAV)的发展为快速估测森林树高提供了手段。以福建省闽清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Eco Drone-UA无人机遥感系统获取研究区遥感影像,利用Pix4D Mapper软件对航拍多光谱影像进行预处理,构建数字表面模型(DSM),利用1:10 000地形图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DSM和DEM叠加相减得到树冠高度模型(CHM),实现杉木树高的提...
圈养林麝泌香期的行为多样性及与麝香分泌的关系
白瑞丹, 蔡永华, 郑程莉, 程建国, 付文龙, 盛岩, 孟秀祥
2019, 36(2): 343-34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6
[摘要](3829) [HTML] (936) [PDF](87) [施引文献] (13)
摘要:
行为多样性可综合量化动物行为特征。根据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摄食量和生理反应,泌香期划分为不同时期。为阐明圈养林麝泌香期行为多样性与泌香量的关系,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综合采用焦点取样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中心的57头雄性林麝进行了行为取样和记录,计算了行为多样性指数,并根据年龄将林麝分为亚成体、成体和老年麝,结合个体的摄食量计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林麝各泌香时期的行为多样性及与年龄和麝香分泌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尔康圈养林麝亚成...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协调关系研究
廖文梅, 秦克清, 童婷, 彭泰中
2019, 36(2): 349-35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7
[摘要](2994) [HTML] (648) [PDF](117) [施引文献] (18)
摘要: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分析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分别处于上升趋势,总体呈现“中东部较强,西部较弱”的分布格局,其中城市化指数10 a间共增长0.070 8,森林生态承载力指数10 a间共增长0.057 9。②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协调关系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协调度值从0.532 ...
多元目标导向下的成都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周媛
2019, 36(2): 359-36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8
[摘要](3988) [HTML] (904) [PDF](111) [施引文献] (32)
摘要:
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和景观连通性指数,以成都市三环内区域为研究对象,筛选研究区内维持景观连通性最重要的核心斑块作为绿地网络的生态源地;耦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最小成本路径方法和重力模型,提取研究区内重要生态廊道,利用中介中心度识别踏脚石斑块,构建研究区优化的绿地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利用MSPA方法可识别研究区内景观结构的核心区及连接桥区;利用景观连通性指数可筛选出具有重要连通性的12个核心绿地斑块作为生态源地。基于MCR模型与最小路径方法识别出的潜在绿地生态网络表明研究...
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对美学质量的影响
马冰倩, 徐程扬, 刘江, 常成, 赵凯, 孔祥琦, 龙嘉翼
2019, 36(2): 366-37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19
[摘要](3619) [HTML] (683) [PDF](176) [施引文献] (20)
摘要: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各大高校内以建筑为背景的城市森林景观十分丰富。结合样地实测和景观照片的分析,运用美景度(SBE)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学质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以建筑为背景的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景值呈显著负相关,基于视觉景观异质性和美景度将视觉景观分为3类:①高异质、低质量景观(类型Ⅰ):视觉景观异质性最高,斑块密度(PD),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均匀度指数(SIEI),分离度指数(SPLIT),景观形态指数(SHAPE),分形维数(FRA...
广州南沙区河涌沿岸植物景观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唐赛男, 王成, 裴男才, 张昶, 王子研, 段文军, 孙睿霖
2019, 36(2): 375-3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0
[摘要](4464) [HTML] (804) [PDF](128) [施引文献] (6)
摘要:
为了解河涌沿岸植被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选取广州市南沙区4条河涌作为研究对象,对河涌沿岸的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和村落景观3种类型河段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涌沿岸植物共计有70科126属144种,其中农业景观河段有45科51属58种,工业景观河段有25科33属40种,村落景观河段有64科119属130种。②河涌沿岸各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区系分布均以广义热带成分为主,占比均达80%以上,符合所在区域气候特点。③植物功能需求差异和人为利用方式差异,导致不同景观类型河段的优势植物组成产生...
文献综述
木材细胞壁超微构造的形成、表征及变化规律
孙海燕, 王玉荣
2019, 36(2): 386-3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1
[摘要](6520) [HTML] (812) [PDF](198) [施引文献] (20)
摘要:
细胞壁是木材的实体物质,细胞壁超微构造因纤维素大分子链复杂的排列方式而具有多样性。微纤丝和结晶区均属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其形成、表征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从微纤丝和结晶区的生物形成、微纤丝角和结晶度的表征方法、微纤丝角和结晶度在木材径向及轴向上的变化规律和少数树种中微晶形态变化特点,以及细胞壁超微构造与细胞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综述,提出微纤丝取向形成机制的研究,细胞壁各层厚度累积的过程,以及纤维素微晶形态在木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期为基于细胞壁微纤丝角、结晶...
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研究进展
屈明华, 俞元春, 李生, 张金池
2019, 36(2): 394-40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2
[摘要](4036) [HTML] (1005) [PDF](237) [施引文献] (72)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大多数植物能够建立互惠共生体系,提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AMF与植物共生可促进矿质养分活化释放,提高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改善植物营养状况。AMF与植物共生加速了玄武岩、长石、花岗岩、磷酸盐等矿物的风化速度,促进养分从矿物中析出;AMF与植物共生促进了土壤中磷素以及其他矿质元素活化,从而促进植物生长。AMF活化土壤养分的机理主要是能形成强大的菌丝网络,菌丝桥传递矿质养分;分泌多种酶类,参与土壤养分酶解;分泌有机酸,降低土壤pH值,活化土壤吸附及固持的养分;促...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应用
周疆, 郑凯妮, 朱斐
2019, 36(2): 406-4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3
[摘要](4832) [HTML] (1116) [PDF](216) [施引文献] (30)
摘要: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业越来越受困于病害的频繁发生,尤其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给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类和抗生素类药物毒性较大,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严重污染水环境。中草药具有其安全、低毒、环保等特点,越来越为水产养殖界所关注,相关的应用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以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中中草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报道显示中草药具有提高水产动物(鱼、虾、蟹等)免疫机能的作用,并在抗病毒、抗菌和抗寄生虫等方面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
研究简报
高效除磷型底泥陶粒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肖继波, 黄志达, 陈玉莹, 瞿倩, 褚淑祎
2019, 36(2): 415-42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4
[摘要](3432) [HTML] (699) [PDF](107) [施引文献] (19)
摘要:
以河道疏浚底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效除磷型底泥陶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造孔剂、水泥、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饱和陶粒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高效除磷陶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造孔剂6.0 g,水泥6.0 g,烧结温度1 060℃,保温时间15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陶粒空隙率60.20%,吸水率38.75%,破碎率与磨损率2.14%,盐酸可溶率1.60%,底泥质量分数0.77%,表观密度1 280 kg·m-3,堆积密度510 kg·m-3,满足CJ/T 29...
黑果枸杞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
尹跃, 安巍, 赵建华, 王亚军, 樊云芳, 曹有龙
2019, 36(2): 422-42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5
[摘要](3649) [HTML] (788) [PDF](125) [施引文献] (32)
摘要:
分析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信息,开发SSR分子标记。采用MISA软件在黑果枸杞转录组中共检测到73 896个SSR位点,分布于56 170条单基因簇(unigenes)中,出现频率为26.36%,平均分布距离为3.55 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74.33%,13.30%和11.81%;共发现84种重复基序,重复次数为5~33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序为A/T,AG/CT,AT/AT,C/G和A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