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亚宁, 管增艳, 石松林, 许倩, 贾龙玉, 曹吉鑫, 陈圣宾, 李景吉, 王国严, 彭培好.
川西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3): 495-5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433
|
[2] |
潘建华, 孙杰, 郑林水, 陈惠明, 叶慧群, 吴礼栋.
抚育间伐对成熟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量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2): 291-2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9
|
[3] |
辛赞红, 江洪, 接程月, 魏晓华, BLANCOJuan, 周国模.
模拟轮伐期长短对杉木人工林氮动态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6): 855-862.
|
[4] |
梁宏温,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梁欣, 蒙跃环.
不同树龄秃杉与杉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2): 137-142.
|
[5] |
景丽, 朱志红, 王孝安, 郭华.
秦岭油松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6): 711-717.
|
[6] |
逯军峰, 王辉, 曹靖, 袁宏波.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持水性及养分含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319-325.
|
[7] |
金春德, 张美淑, 文桂峰, 汤燕平, 徐策.
人工林赤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477-481.
|
[8] |
刘春华.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1): 56-60.
|
[9] |
於琼花, 俞友明, 金永明, 马灵飞.
雷竹人工林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130-133.
|
[10] |
朱锦茹, 袁位高, 江波, 戚连忠, 吴发荣, 申屠福军.
杨木节痕控制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1): 32-35.
|
[11] |
童再康, 郑勇平, 罗士元, 杨惠平, 史红正.
黑杨派南方型新无性系纸浆材材性变异与遗传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1): 21-25.
|
[12] |
韦新良, 郭仁鉴, 赵斌.
浙江省马尾松天然林生长模型及采伐年龄的确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333-336.
|
[13] |
陈鹏, 李丽莎, 刘宏屏, 李浩然, 杨永祥, 刘安, 梁尚新.
抚育间伐持续控制松纵坑切梢小蠹效果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290-293.
|
[14] |
林金国, 许春锦, 陈慈禄, 张文富.
格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4): 397-400.
|
[15] |
徐有明, 高方彬, 蒋彪, 蔡善银, 洪信谱.
湿地松短周期纸浆林集约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2): 116-121.
|
[16] |
陈美高.
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栽人工林植物区系组成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47-150.
|
[17] |
周国模, 姚建祥, 乔卫阳, 杨琪红, 朱国军, 徐文友.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t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3): 235-242.
|
[18] |
秦建华, 阮益初, 姜志林, 叶镜中.
不同疏伐方法对杉木人工林结构、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360-366.
|
[19] |
张钦相, 陈绘画.
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1): 106-109.
|
[20] |
斯金平, 姚荣明, 陈德标, 吴长辉.
厚朴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2): 162-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