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仲龙, 叶柳欣, 刘军, 林松, 徐旻昱, 吴家森, 刘娟, 刘海英.
封育年限对毛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860-86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603
|
[2] |
彭鑫怡, 李永春, 王秀玲, 李永夫, 陈志豪, 徐秋芳.
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5): 1019-102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023
|
[3] |
叶朝军, 吴家胜, 钟斌, 陈俊任, 郭佳, 徐美贞, 柳丹.
EDTA和有机酸对毛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3): 431-4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3.006
|
[4] |
臧晓琳, 张洪芹, 王鑫朝, 马元丹, 宝音陶格涛, 高岩, 张汝民.
放牧对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1): 86-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1.013
|
[5] |
王丹, 马元丹, 郭慧媛, 高岩, 张汝民, 侯平.
模拟酸雨胁迫与柳杉凋落物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2): 195-2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2.005
|
[6] |
李波成, 邬奇峰, 张金林, 钱马, 秦华, 徐秋芳.
真菌及细菌对毛竹及阔叶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贡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6): 919-9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6.014
|
[7] |
柳丽娜, 金爱武.
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5): 828-8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5.025
|
[8] |
姜海燕, 闫伟.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2): 228-2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2.011
|
[9] |
魏媛, 张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飞.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6): 842-848.
|
[10] |
蒋俊明, 朱维双, 刘国华, 费世民, 陈秀明.
川南毛竹林土壤肥力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4): 486-490.
|
[11] |
徐秋芳, 俞益武, 钱新标, 吴家森.
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102-105.
|
[12] |
杨芳, 徐秋芳.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11-114.
|
[13] |
姜培坤, 俞益武, 张立钦, 许小婉.
雷竹林地土壤酶活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32-136.
|
[14] |
徐秋芳, 钱新标.
毛竹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40-243.
|
[15] |
徐秋芳, 钱新标, 桂祖云.
不同林木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1): 27-31.
|
[16] |
董林根, 姜小娟, 方茂盛.
雷竹覆盖栽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36-239.
|
[17] |
徐秋芳, 郑小平, 余文忠.
西天目山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42-146.
|
[18] |
姜培坤, 徐秋芳, 钱新标, 沈锡康, 俞欢群.
矿质肥料对杉木苗根区土壤生化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1): 10-14.
|
[19] |
何光训.
杉木连栽林地土壤酚类物质降解受阻的内外因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434-439.
|
[20] |
杜国坚, 黄天平, 张庆荣, 张浦山, 程荣亮.
杉木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征和肥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347-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