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杨芳 徐秋芳

杨芳, 徐秋芳.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11-114.
引用本文: 杨芳, 徐秋芳.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11-114.
YANG Fang, XU Qiu-fang. Changes in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soils under Phyllostachys praecox stands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on historie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3, 20(2): 111-114.
Citation: YANG Fang, XU Qiu-fang. Changes in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soils under Phyllostachys praecox stands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on historie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3, 20(2): 111-114.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20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芳(1969-), 女, 浙江临安人, 讲师, 从事环境科学与土壤生态研究。
    通信作者: 杨芳(1969-), 女, 浙江临安人, 讲师, 从事环境科学与土壤生态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14.8

Changes in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soils under Phyllostachys praecox stands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on histories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96
  • HTML全文浏览量:  278
  • PDF下载量:  17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10-28
  • 修回日期:  2003-01-13
  • 刊出日期:  2003-06-20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209)

    作者简介:

    杨芳(1969-), 女, 浙江临安人, 讲师, 从事环境科学与土壤生态研究。

    通信作者: 杨芳(1969-), 女, 浙江临安人, 讲师, 从事环境科学与土壤生态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14.8

摘要: 为了解集约化经营雷竹栽培过程中土壤化学、生物化学性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分析了不同栽培历史的雷竹林土壤。结果表明:随着雷竹栽种历史的延长, 土壤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是: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碳氮比升高, 土壤磷素高水平积累;②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明显下降趋势;③土壤中重金属锌、铜和铅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在土壤中活动性明显增加。表3 参11

English Abstract

杨芳, 徐秋芳.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11-114.
引用本文: 杨芳, 徐秋芳.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11-114.
YANG Fang, XU Qiu-fang. Changes in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soils under Phyllostachys praecox stands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on historie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3, 20(2): 111-114.
Citation: YANG Fang, XU Qiu-fang. Changes in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soils under Phyllostachys praecox stands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on historie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3, 20(2): 111-1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