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29卷 第6期
2012, 29(6): 803-8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1
摘要: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森林表层土壤(0~10 cm)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碳和pH值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表层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有机碳数据通过对数转换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在空间分布研究上,有效磷符合高斯模型,碱解氮符合球状模型,有机碳、速效钾、pH值符合指数模型;在全省表层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有机碳的克里格插值结果中,有机碳与碱解氮的空间分布图高值分布区在空间地理位置上较相似,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淳安、丽水地区,有效磷、速效钾、pH值空间分布图高低值区域差异较大,有机碳与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图3表5参25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森林表层土壤(0~10 cm)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碳和pH值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表层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有机碳数据通过对数转换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在空间分布研究上,有效磷符合高斯模型,碱解氮符合球状模型,有机碳、速效钾、pH值符合指数模型;在全省表层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有机碳的克里格插值结果中,有机碳与碱解氮的空间分布图高值分布区在空间地理位置上较相似,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淳安、丽水地区,有效磷、速效钾、pH值空间分布图高低值区域差异较大,有机碳与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图3表5参25
2012, 29(6): 811-8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2
摘要:
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覆草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覆草处理,重复3次处理-1。对各处理进行土样采集和生长量调查,土壤取样采用多点取样法,生长量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林地覆草后土壤理化性状均优于对照,而且随着覆草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处理D(覆草7.5 thm-2)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覆草可显著提高0~2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处理C(覆草6.0 thm-2)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20 ~ 4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不管是覆盖地还是对照,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分界线均在6月份。处理C和处理D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及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处理B(覆草4.5 thm-2),处理C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幼林的新稍生长量。研究结果可为油茶幼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稻草覆盖提供理论依据。图2表6参14
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覆草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覆草处理,重复3次处理-1。对各处理进行土样采集和生长量调查,土壤取样采用多点取样法,生长量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林地覆草后土壤理化性状均优于对照,而且随着覆草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处理D(覆草7.5 thm-2)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覆草可显著提高0~2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处理C(覆草6.0 thm-2)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20 ~ 4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不管是覆盖地还是对照,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分界线均在6月份。处理C和处理D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及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处理B(覆草4.5 thm-2),处理C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幼林的新稍生长量。研究结果可为油茶幼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稻草覆盖提供理论依据。图2表6参14
2012, 29(6): 817-82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3
摘要: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是耐海水浇灌的经济盐生植物。为优化海滨锦葵在沿海滩涂的栽培,探讨了盐胁迫下施氮对海滨锦葵营养期生物量特征及其关联的影响。实验设为50,150,250 mmolL-1氯化钠及50,150,250 mmolL-1氯化钠 + 15 mmolL-1硝酸铵等 6个处理。试验采用3~4叶期的海滨锦葵小苗, 5个重复处理-1。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5 d后,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的高度,当处理为50 mmolL-1氯化钠+ 15 mmolL-1硝酸铵时,植株高度为26.1 cm,是不施氮处理的1.4倍。施氮对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低盐下(50 mmolL-1氯化钠)施氮明显增加主根直径,是不施氮的1.4倍。施氮显著(P<0.05)增加了叶质量比,高盐(250 mmolL-1 氯化钠)处理下施氮的叶质量比为0.25 gg-1,是不施氮处理的1.8倍。施氮降低了根比重和根冠比,对茎比重没有显著影响。施氮促进了叶的生长,但抑制了须根的生长。施氮提高了根生物量与叶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R2=0.703,P<0.01),从而有利于协调植株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图1表3参10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是耐海水浇灌的经济盐生植物。为优化海滨锦葵在沿海滩涂的栽培,探讨了盐胁迫下施氮对海滨锦葵营养期生物量特征及其关联的影响。实验设为50,150,250 mmolL-1氯化钠及50,150,250 mmolL-1氯化钠 + 15 mmolL-1硝酸铵等 6个处理。试验采用3~4叶期的海滨锦葵小苗, 5个重复处理-1。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5 d后,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的高度,当处理为50 mmolL-1氯化钠+ 15 mmolL-1硝酸铵时,植株高度为26.1 cm,是不施氮处理的1.4倍。施氮对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低盐下(50 mmolL-1氯化钠)施氮明显增加主根直径,是不施氮的1.4倍。施氮显著(P<0.05)增加了叶质量比,高盐(250 mmolL-1 氯化钠)处理下施氮的叶质量比为0.25 gg-1,是不施氮处理的1.8倍。施氮降低了根比重和根冠比,对茎比重没有显著影响。施氮促进了叶的生长,但抑制了须根的生长。施氮提高了根生物量与叶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R2=0.703,P<0.01),从而有利于协调植株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图1表3参10
2012, 29(6): 822-82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4
摘要: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135%,33%,155%和96%。在中度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与正常水分条件下该菌根化苗木相比增幅最大,分别为47.9%,46.1%,130.7%和49.0%。综上所述,中度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能增加苗木干物质的积累,促进苗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抗旱性。图1表3参15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135%,33%,155%和96%。在中度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与正常水分条件下该菌根化苗木相比增幅最大,分别为47.9%,46.1%,130.7%和49.0%。综上所述,中度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能增加苗木干物质的积累,促进苗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抗旱性。图1表3参15
2012, 29(6): 829-8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5
摘要:
对滨海沙地3种造林树种的热值、灰分质量分数和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造林树种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平均去灰分热值,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20.96 kJg-1,21.41 kJg-1)与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 (20.97 kJg-1,21.35 kJg-1) 接近,但均高于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20.18 kJg-1,20.69 kJg-1)。具体数值因树种和器官不同而异。植物碳质量分数在器官间分布没有规律性,总体上,湿地松的平均碳质量分数(491.548 gkg-1)高于厚荚相思(471.773 gkg-1)和木麻黄(460.042 gkg-1)。氮、磷、钾、钙和镁等在3树种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叶最高,枝、皮和根次之,干最低。干质量热值与镁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氮、磷、钾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灰分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钾、钙、镁等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5)。氮、磷、钾、镁等质量分数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4参15
对滨海沙地3种造林树种的热值、灰分质量分数和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造林树种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平均去灰分热值,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20.96 kJg-1,21.41 kJg-1)与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 (20.97 kJg-1,21.35 kJg-1) 接近,但均高于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20.18 kJg-1,20.69 kJg-1)。具体数值因树种和器官不同而异。植物碳质量分数在器官间分布没有规律性,总体上,湿地松的平均碳质量分数(491.548 gkg-1)高于厚荚相思(471.773 gkg-1)和木麻黄(460.042 gkg-1)。氮、磷、钾、钙和镁等在3树种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叶最高,枝、皮和根次之,干最低。干质量热值与镁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氮、磷、钾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灰分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钾、钙、镁等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5)。氮、磷、钾、镁等质量分数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4参15
2012, 29(6): 835-84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6
摘要:
植物叶片养分特征能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对福建省灵石山米槠林Castanopsis carlesii优势树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将优势种按养分对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为4类,结果优势种各种养分处于第2分类等级的较多;厚叶冬青Ilex elmerrilliana对磷,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对锌有较强的排斥效应(处于第1分类等级);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对钾,狗骨柴Diplospora dubia对钠和钾,围涎树Pithecellobium clypearia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对氮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处于第4分类等级);不同年龄叶片对同种养分的累积效应不尽相同,优势种2年生叶片养分对数大于平均值即处于第3分类等级的比例大于1年生叶片。优势种米槠较低的叶片养分表明它对于贫瘠的立地环境适应性较强。此外, 厚叶冬青、青冈栎分别较低的磷、锌表明它们可以耐受这种养分缺乏的生境,可能是贫瘠环境下造林的适合树种。图3表3参31
植物叶片养分特征能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对福建省灵石山米槠林Castanopsis carlesii优势树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将优势种按养分对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为4类,结果优势种各种养分处于第2分类等级的较多;厚叶冬青Ilex elmerrilliana对磷,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对锌有较强的排斥效应(处于第1分类等级);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对钾,狗骨柴Diplospora dubia对钠和钾,围涎树Pithecellobium clypearia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对氮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处于第4分类等级);不同年龄叶片对同种养分的累积效应不尽相同,优势种2年生叶片养分对数大于平均值即处于第3分类等级的比例大于1年生叶片。优势种米槠较低的叶片养分表明它对于贫瘠的立地环境适应性较强。此外, 厚叶冬青、青冈栎分别较低的磷、锌表明它们可以耐受这种养分缺乏的生境,可能是贫瘠环境下造林的适合树种。图3表3参31
2012, 29(6): 844-8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7
摘要:
基于冠层参数连续监测,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快速生长过程中冠层参数动态,并分2个阶段分析了叶绿素质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与冠层上方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单位面积叶绿素质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值在毛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呈增长趋势,相应增量分别为5.5 gcm-2,1.0和0.6;②放叶前母竹叶绿素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高于展枝放叶后两者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由0.57(P=0.180)降为0.14(P=0.860),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放叶前母竹为竹笋快速生长提供更多的光合产物;③在新竹放叶过程中,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呈正相关,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 0(P=0.120)和0.991 6(P=0.004),说明在这一阶段毛竹林冠层对光能的利用和分配增强。图6参24
基于冠层参数连续监测,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快速生长过程中冠层参数动态,并分2个阶段分析了叶绿素质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与冠层上方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单位面积叶绿素质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值在毛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呈增长趋势,相应增量分别为5.5 gcm-2,1.0和0.6;②放叶前母竹叶绿素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高于展枝放叶后两者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由0.57(P=0.180)降为0.14(P=0.860),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放叶前母竹为竹笋快速生长提供更多的光合产物;③在新竹放叶过程中,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呈正相关,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 0(P=0.120)和0.991 6(P=0.004),说明在这一阶段毛竹林冠层对光能的利用和分配增强。图6参24
2012, 29(6): 851-85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8
摘要: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并结合文献考订,认为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的后选模式种为McClure指定的青苦竹P. communis (Makino) Nakai ( = P. chino (Franch. et Savat.) Makino),而非川竹P. simonii (Carr.) Nakai,篱竹P. hindsii (Munro) Nakai或大明竹P. gramineus (Bean) Nakai。经对安徽苦竹属植物系统整理,承认安徽产该属植物5种,分别为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斑苦竹P. maculatus (McClure) C. D. Chu et C. S. Chao,衢县苦竹P. juxianensis Wen et al.,仙居苦竹P. hsienchuensis Wen和光节苦竹P. glabrinodus G. H. Lai (新种),排除了高舌苦竹P. altiligulatus S. L. Chen et S. Y. Chen,华丝竹P. intermedius S. Y. Chen,硬头苦竹P. longifimbriatus S. Y. Chen,实心苦竹P. solidus S. Y. Chen和宜兴苦竹P. yixingensis S. L. Chen et S. Y. Chen 5个种在安徽的分布。图1参31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并结合文献考订,认为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的后选模式种为McClure指定的青苦竹P. communis (Makino) Nakai ( = P. chino (Franch. et Savat.) Makino),而非川竹P. simonii (Carr.) Nakai,篱竹P. hindsii (Munro) Nakai或大明竹P. gramineus (Bean) Nakai。经对安徽苦竹属植物系统整理,承认安徽产该属植物5种,分别为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斑苦竹P. maculatus (McClure) C. D. Chu et C. S. Chao,衢县苦竹P. juxianensis Wen et al.,仙居苦竹P. hsienchuensis Wen和光节苦竹P. glabrinodus G. H. Lai (新种),排除了高舌苦竹P. altiligulatus S. L. Chen et S. Y. Chen,华丝竹P. intermedius S. Y. Chen,硬头苦竹P. longifimbriatus S. Y. Chen,实心苦竹P. solidus S. Y. Chen和宜兴苦竹P. yixingensis S. L. Chen et S. Y. Chen 5个种在安徽的分布。图1参31
2012, 29(6): 859-86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09
摘要: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到峰值,18:5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夏季于7:00左右启动,13:20左右达到峰值,19:4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春季液流启动比夏季早,达到高峰和迅速下降时间均比夏季提前。春季液流峰值、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均显著大于夏季,且胸径越大的柳杉液流速率越大;在柳杉不同方位上,春季柳杉南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187.3%,西向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5.4%。夏季东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226.2%,北向最小为平均值的33.1%。同一季节不同测点的液流速率日变化有明显差异,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季节液流变化节律表现不同;在柳杉垂直高度上,柳杉春季日均液流速率大小排序为中位(61.71 gmin-1)>上位(48.36 gmin-1)>下位(35.10 gmin-1),夏季则为上位(20.65 gmin-1)>下位(14.81 gmin-1)>中位(10.43 gmin-1),不同高度的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明显,且上位液流的波动节律明显早于中位和下位,上位液流峰值出现的时间比下位要早。图5表3参30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到峰值,18:5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夏季于7:00左右启动,13:20左右达到峰值,19:4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春季液流启动比夏季早,达到高峰和迅速下降时间均比夏季提前。春季液流峰值、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均显著大于夏季,且胸径越大的柳杉液流速率越大;在柳杉不同方位上,春季柳杉南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187.3%,西向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5.4%。夏季东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226.2%,北向最小为平均值的33.1%。同一季节不同测点的液流速率日变化有明显差异,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季节液流变化节律表现不同;在柳杉垂直高度上,柳杉春季日均液流速率大小排序为中位(61.71 gmin-1)>上位(48.36 gmin-1)>下位(35.10 gmin-1),夏季则为上位(20.65 gmin-1)>下位(14.81 gmin-1)>中位(10.43 gmin-1),不同高度的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明显,且上位液流的波动节律明显早于中位和下位,上位液流峰值出现的时间比下位要早。图5表3参30
2012, 29(6): 867-87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0
摘要:
为全面掌握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中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结构特征,在全面清查基础上设置10个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分析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并运用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分别做拟合对比;利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测算枫香各径阶、各部分生物量,分析生物量结构;同时研究枫香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枫香的胸径、树高、冠幅结构符合森林经营的目标,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基本符合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树干、树根生物量占枫香总体生物量的91.4%,各径阶枫香生物量总体分布不均匀,树干和树根生物量分布曲线起伏较为接近,各径阶树冠生物量分布较为均匀;各标准地枫香株数密度变动系数为0.625,枫香分布地域差异性较大;各标准地角尺度均值大于0.517,种群内部呈聚集分布。图8表7参20
为全面掌握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中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结构特征,在全面清查基础上设置10个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分析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并运用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分别做拟合对比;利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测算枫香各径阶、各部分生物量,分析生物量结构;同时研究枫香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枫香的胸径、树高、冠幅结构符合森林经营的目标,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基本符合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树干、树根生物量占枫香总体生物量的91.4%,各径阶枫香生物量总体分布不均匀,树干和树根生物量分布曲线起伏较为接近,各径阶树冠生物量分布较为均匀;各标准地枫香株数密度变动系数为0.625,枫香分布地域差异性较大;各标准地角尺度均值大于0.517,种群内部呈聚集分布。图8表7参20
2012, 29(6): 875-8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1
摘要: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 m 20 m的4个固定样地,采用全面调查法,调查样地内胸径大于起测径阶(5 cm)的林木特征值。结果表明: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优势种群以木荷Schima superba,浆果椴Tilia endochrysea,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和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数目最多的优势种木荷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处于中庸地位,77%的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完全处于受压迫的状态,8%处于最优势状态,说明水丝梨分化严重。优势树种木荷的平均混交度为0.48,多呈单种聚集,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 brevipetiolata由于数量很少,平均混交度只有0.17,说明短柄枹呈团状分布。而其他树种平均混交度几乎都在0.50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在该林分中,除木荷、短柄枹外,同树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很少,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说明研究林分是由不同树种呈现弱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组成的较复杂群落。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天然混交林分为团状或均匀分布,其林木分布格局会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向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演替。图2表4参18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 m 20 m的4个固定样地,采用全面调查法,调查样地内胸径大于起测径阶(5 cm)的林木特征值。结果表明: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优势种群以木荷Schima superba,浆果椴Tilia endochrysea,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和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数目最多的优势种木荷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处于中庸地位,77%的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完全处于受压迫的状态,8%处于最优势状态,说明水丝梨分化严重。优势树种木荷的平均混交度为0.48,多呈单种聚集,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 brevipetiolata由于数量很少,平均混交度只有0.17,说明短柄枹呈团状分布。而其他树种平均混交度几乎都在0.50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在该林分中,除木荷、短柄枹外,同树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很少,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说明研究林分是由不同树种呈现弱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组成的较复杂群落。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天然混交林分为团状或均匀分布,其林木分布格局会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向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演替。图2表4参18
2012, 29(6): 883-88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2
摘要:
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土壤种子库和落种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土壤种子库中种源丰富,种子扩散主要受风的影响,长距离传播的沙地樟子松种子对其斑块化边缘的维护以及林?鄄草?鄄沙过渡带天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凋落物层中,平均种子密度可达614粒m-2;种子密度随与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距母树约3 m左右范围内,存在一个明显的环状峰值区域。该区域中心位于母树北偏东方向,在这个区域内土壤中的种子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种子多飞落在距母树树干0 ~ 8 m距离内,在东、南、西、北和主风方向,种子密度均随与距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且东、北向落种密度明显高于西向和南向。风向在当地樟子松种子在地面的扩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沙地樟子松种子在母树下呈侧环状分布的格局。图4表1参18
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土壤种子库和落种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土壤种子库中种源丰富,种子扩散主要受风的影响,长距离传播的沙地樟子松种子对其斑块化边缘的维护以及林?鄄草?鄄沙过渡带天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凋落物层中,平均种子密度可达614粒m-2;种子密度随与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距母树约3 m左右范围内,存在一个明显的环状峰值区域。该区域中心位于母树北偏东方向,在这个区域内土壤中的种子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种子多飞落在距母树树干0 ~ 8 m距离内,在东、南、西、北和主风方向,种子密度均随与距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且东、北向落种密度明显高于西向和南向。风向在当地樟子松种子在地面的扩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沙地樟子松种子在母树下呈侧环状分布的格局。图4表1参18
2012, 29(6): 889-89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3
摘要:
许多生长模型含有年龄因子。由于一方面年龄测定困难,另一方面在异龄林中林木的年龄意义不大,导致以年龄为自变量的生长模型在应用中遇到困难。针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具有大量重复观测样木数据,但无年龄数据的实际情况,探讨将有年龄模型应用于无年龄情况,为将已有的有年龄生长模型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更新和预测做准备。用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的9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解析木数据建立有年龄的胸径生长模型,然后用丽水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重复观测的马尾松固定样木数据进行无年龄情况应用研究。分单点估计和双点估计2种方式进行了试验,单点估计是用前期数据估计理论年龄然后估计后期胸径,双点估计是用前2期数据估计理论年龄和生长指数,然后用于后期胸径的估计。结果表明:单点估计和双点估计的精度都比直接用年龄的高,尤其双点估计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性,它完全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更新和预测。图2表5参14
许多生长模型含有年龄因子。由于一方面年龄测定困难,另一方面在异龄林中林木的年龄意义不大,导致以年龄为自变量的生长模型在应用中遇到困难。针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具有大量重复观测样木数据,但无年龄数据的实际情况,探讨将有年龄模型应用于无年龄情况,为将已有的有年龄生长模型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更新和预测做准备。用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的9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解析木数据建立有年龄的胸径生长模型,然后用丽水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重复观测的马尾松固定样木数据进行无年龄情况应用研究。分单点估计和双点估计2种方式进行了试验,单点估计是用前期数据估计理论年龄然后估计后期胸径,双点估计是用前2期数据估计理论年龄和生长指数,然后用于后期胸径的估计。结果表明:单点估计和双点估计的精度都比直接用年龄的高,尤其双点估计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性,它完全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更新和预测。图2表5参14
2012, 29(6): 897-9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4
摘要:
掌握城市郊区的野生动物生境动态变化,对于制定野生动物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南京东郊野生哺乳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中巴资源卫星、2011年HJ-1A小卫星、47个獐物种痕迹点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南京东郊快速交通网络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进行快速交通对城市郊区大型哺乳动物生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1年,南京东郊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复杂,道路密度从2006年的1 116.27 mkm-2增加到2011年1 371.95 mkm-2;快速交通修建对獐生境产生囚笼效应,导致獐的潜在生境呈孤岛状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复杂,与2006年相比,2011年獐潜在生境呈缩小趋势;獐生境概率分布冷热点分析表明,距道路和居民点距离这2个人为干扰因子对獐生境概率分布影响最大。图4表2参11
掌握城市郊区的野生动物生境动态变化,对于制定野生动物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南京东郊野生哺乳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中巴资源卫星、2011年HJ-1A小卫星、47个獐物种痕迹点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南京东郊快速交通网络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进行快速交通对城市郊区大型哺乳动物生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1年,南京东郊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复杂,道路密度从2006年的1 116.27 mkm-2增加到2011年1 371.95 mkm-2;快速交通修建对獐生境产生囚笼效应,导致獐的潜在生境呈孤岛状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复杂,与2006年相比,2011年獐潜在生境呈缩小趋势;獐生境概率分布冷热点分析表明,距道路和居民点距离这2个人为干扰因子对獐生境概率分布影响最大。图4表2参11
2012, 29(6): 904-9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5
摘要:
在调查天目山地区柳杉瘿瘤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病发生的不同影响因子和病原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确定柳杉瘿瘤病为寄主主导性病害,病害的发生危害受树体的生长势、树龄、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拔高度在1 000 m和100年生以上的柳杉感病指数出现最大值;病原菌孢子传播受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影响,孢子的释放飞散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图2表4参15
在调查天目山地区柳杉瘿瘤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病发生的不同影响因子和病原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确定柳杉瘿瘤病为寄主主导性病害,病害的发生危害受树体的生长势、树龄、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拔高度在1 000 m和100年生以上的柳杉感病指数出现最大值;病原菌孢子传播受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影响,孢子的释放飞散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图2表4参15
2012, 29(6): 910-9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6
摘要: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0,50,100,200 gkg-1)的载银二氧化钛(TiO2)纳米抗菌剂分别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材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材进行浸渍处理,并对处理后试件的防霉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抗菌剂处理的试件载药量随纳米抗菌剂质量分数提高而增加,处理后毛竹材的霉变时间比未处理材推迟3周左右,处理后马尾松材的霉变时间比未处理材推迟4周左右,防霉效果良好。纳米抗菌剂对毛竹材的燃烧性能无明显影响,处理材的点燃时间比未处理材延迟3~4 s。纳米抗菌剂处理的马尾松材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降低,有效燃烧热(EHC)、平均质量损失率、总发烟量无明显变化。图8表4参11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0,50,100,200 gkg-1)的载银二氧化钛(TiO2)纳米抗菌剂分别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材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材进行浸渍处理,并对处理后试件的防霉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抗菌剂处理的试件载药量随纳米抗菌剂质量分数提高而增加,处理后毛竹材的霉变时间比未处理材推迟3周左右,处理后马尾松材的霉变时间比未处理材推迟4周左右,防霉效果良好。纳米抗菌剂对毛竹材的燃烧性能无明显影响,处理材的点燃时间比未处理材延迟3~4 s。纳米抗菌剂处理的马尾松材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降低,有效燃烧热(EHC)、平均质量损失率、总发烟量无明显变化。图8表4参11
2012, 29(6): 917-9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7
摘要:
根据手电筒光束照射障碍物形成光圈的过程和摄像机的参数建立摄像机视域的数学模型,利用Janus算法,对视域中心点坐标进行求解;利用圆的正多边形逼近算法,对过视域中心点且垂直于中心视线的平面的边界点坐标进行求解;再次利用Janus算法,提取摄像机视域在数字高程模型上的对应边界点;最后,以浙江省临安市三桥乡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编程实现此算法,并旋转摄像机进行同步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摄像机视域与数字高程模型的同步跟踪显示,从而实现了视频监控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信息联动。图6参14
根据手电筒光束照射障碍物形成光圈的过程和摄像机的参数建立摄像机视域的数学模型,利用Janus算法,对视域中心点坐标进行求解;利用圆的正多边形逼近算法,对过视域中心点且垂直于中心视线的平面的边界点坐标进行求解;再次利用Janus算法,提取摄像机视域在数字高程模型上的对应边界点;最后,以浙江省临安市三桥乡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编程实现此算法,并旋转摄像机进行同步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摄像机视域与数字高程模型的同步跟踪显示,从而实现了视频监控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信息联动。图6参14
2012, 29(6): 923-92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8
摘要:
林权监管平台建设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而林权地籍系统的建设是林权监管平台建设的重点。林权地籍系统的核心内容是地图服务,由于林权地籍管理的特殊性,使用常规的WebGIS技术无法满足地图服务的需要。从林权地籍系统建设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了地图服务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介绍了林权监管平台的体系结构,地图服务需要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之后展开讨论了从数据规范化、图层管理、空间分析、地图服务发布等4个方面入手解决林权地籍管理地图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实践表明,现有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林权地籍管理的困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图2表2参10
林权监管平台建设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而林权地籍系统的建设是林权监管平台建设的重点。林权地籍系统的核心内容是地图服务,由于林权地籍管理的特殊性,使用常规的WebGIS技术无法满足地图服务的需要。从林权地籍系统建设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了地图服务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介绍了林权监管平台的体系结构,地图服务需要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之后展开讨论了从数据规范化、图层管理、空间分析、地图服务发布等4个方面入手解决林权地籍管理地图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实践表明,现有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林权地籍管理的困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图2表2参10
2012, 29(6): 930-9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9
摘要:
中国的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积累了海量监测数据,迫切需要对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信息开展科学管理和高效应用。基于全国林业信息化架构,结合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设计思想,设计了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体系四横两纵架构和系统开发多层框架,并针对监测数据时空特性分析和数据库构建策略,设计、整合并优化了荒漠化和沙化综合监测数据库,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为国家、省、县等不同管理层次全面掌握荒漠化和沙化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提供了实用的信息平台,进而为管理部门进行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决策提供了高效的多层次多尺度空间信息服务。图7参24
中国的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积累了海量监测数据,迫切需要对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信息开展科学管理和高效应用。基于全国林业信息化架构,结合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设计思想,设计了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体系四横两纵架构和系统开发多层框架,并针对监测数据时空特性分析和数据库构建策略,设计、整合并优化了荒漠化和沙化综合监测数据库,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为国家、省、县等不同管理层次全面掌握荒漠化和沙化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提供了实用的信息平台,进而为管理部门进行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决策提供了高效的多层次多尺度空间信息服务。图7参24
2012, 29(6): 939-9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20
摘要:
分析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初步提出了在政府引导支持下,双边谈判模式在碳交易中的应用,并根据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引入了价格系数、离散消减率、自消减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构建了森林碳汇项目与碳排放主体、碳排放主体与碳排放主体等2种市场运行模式,较为详细地探讨了3种具体交易方案及谈判过程中产生的交易量、交易价格、成本、收益等因子的计算方法,尤其对基于双方自消减与边际成本的碳排放主体间交易模式及因子计算公式做了前瞻性研究;同时,讨论了影响交易进行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交易流程图。意在充分发挥市场对碳汇资源、地区环境的优化配置作用。图6参11
分析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初步提出了在政府引导支持下,双边谈判模式在碳交易中的应用,并根据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引入了价格系数、离散消减率、自消减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构建了森林碳汇项目与碳排放主体、碳排放主体与碳排放主体等2种市场运行模式,较为详细地探讨了3种具体交易方案及谈判过程中产生的交易量、交易价格、成本、收益等因子的计算方法,尤其对基于双方自消减与边际成本的碳排放主体间交易模式及因子计算公式做了前瞻性研究;同时,讨论了影响交易进行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交易流程图。意在充分发挥市场对碳汇资源、地区环境的优化配置作用。图6参11
2012, 29(6): 947-9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21
摘要:
水源林经营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关系着中国的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为适应祁连山水源林经营管理实践和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复杂性科学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提出了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量化、可操作的祁连山水源林经营模式,创新了原来的经营模式。该模式融合了水源林经营理论、水源林目标体系、水源林经营原则、水源林目标结构体系和水源林经营技术体系。该模式通过改善水源林结构,实践水源林的可持续经营,逐步实现水源林经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从而提供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稳定的优质水资源,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根据该模式,对祁连山水源林区现有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经营提出了经营建议。该模式对提高该区水源林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表1参30
水源林经营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关系着中国的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为适应祁连山水源林经营管理实践和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复杂性科学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提出了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量化、可操作的祁连山水源林经营模式,创新了原来的经营模式。该模式融合了水源林经营理论、水源林目标体系、水源林经营原则、水源林目标结构体系和水源林经营技术体系。该模式通过改善水源林结构,实践水源林的可持续经营,逐步实现水源林经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从而提供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稳定的优质水资源,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根据该模式,对祁连山水源林区现有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经营提出了经营建议。该模式对提高该区水源林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表1参30
2012, 29(6): 954-95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22
摘要:
通过对潮土养猪沼液施加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0年7月(夏季)、2011年3月(冬末春初)观测了不施沼液、正常施沼液及大量施沼液等3种处理的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研究其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沼液施用显著提高了氧化亚氮平均排放通量(P<0.001),不同沼液处理(不施沼液、正常施沼液、大量施沼液)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11.25~68.47 gm-2h-1,20.13~244.35 gm-2h-1,40.09~618.43 gm-2h-1;②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除受沼液施加水平影响外,还随着土壤温度的提高而增加;③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相关(P<0.001),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④以相同施氮量计,沼液施加引起的氧化亚氮排放速率远高于尿素或者硫胺等氮肥。图3表1参22
通过对潮土养猪沼液施加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0年7月(夏季)、2011年3月(冬末春初)观测了不施沼液、正常施沼液及大量施沼液等3种处理的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研究其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沼液施用显著提高了氧化亚氮平均排放通量(P<0.001),不同沼液处理(不施沼液、正常施沼液、大量施沼液)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11.25~68.47 gm-2h-1,20.13~244.35 gm-2h-1,40.09~618.43 gm-2h-1;②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除受沼液施加水平影响外,还随着土壤温度的提高而增加;③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相关(P<0.001),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④以相同施氮量计,沼液施加引起的氧化亚氮排放速率远高于尿素或者硫胺等氮肥。图3表1参22
2012, 29(6): 960-96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23
摘要:
为获得稳定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采用正交设计L25(56)对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ST-SSR 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镁离子(Mg2+)浓度,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和DNA聚合酶量进行优化,每个因素设计5个水平。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桦EST-SSR最佳PCR反应体系:4.0 mgL-1DNA模板,0.500 molL-1引物,1.250 mmolL-1 Mg2+,0.250 mmolL-1 dNTPs,0.072 5 16.67 mkatL-1 rTaq酶。通过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对优化出的EST-SSR PCR反应体系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稳定、清晰可辨的DNA谱带。图6表3参15
为获得稳定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采用正交设计L25(56)对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ST-SSR 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镁离子(Mg2+)浓度,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和DNA聚合酶量进行优化,每个因素设计5个水平。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桦EST-SSR最佳PCR反应体系:4.0 mgL-1DNA模板,0.500 molL-1引物,1.250 mmolL-1 Mg2+,0.250 mmolL-1 dNTPs,0.072 5 16.67 mkatL-1 rTaq酶。通过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对优化出的EST-SSR PCR反应体系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稳定、清晰可辨的DNA谱带。图6表3参15
2012, 29(6): 966-97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24
摘要:
通过观测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 caudate花朵的开放过程,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研究了尾叶紫薇的开花习性、花粉萌发及储藏条件。结果表明:凌晨3:30尾叶紫薇花萼开裂;6:00花瓣全部展平;6:30花药开始开裂,柱头上开始分泌黏液,进行杂交育种时须于6:30前去雄;6:30-7:30是授粉的最佳时间。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蔗糖、聚乙二醇4000(PEG 4000)、硼酸和氯化钙对尾叶紫薇花粉的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离体培养基为100 mgL-1蔗糖+30 mgL-1硼酸+30 mgL-1氯化钙+150 gL-1 PEG 4000,花粉萌发率可达96.28%。尾叶紫薇花粉在自然条件下储藏2 d后生活力急剧下降,6 d后花粉完全失活,4 ℃是花粉储藏的最佳温度,保存9 d仍能保持30%的萌发率,在散粉后30 d失活。图2表2参15
通过观测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 caudate花朵的开放过程,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研究了尾叶紫薇的开花习性、花粉萌发及储藏条件。结果表明:凌晨3:30尾叶紫薇花萼开裂;6:00花瓣全部展平;6:30花药开始开裂,柱头上开始分泌黏液,进行杂交育种时须于6:30前去雄;6:30-7:30是授粉的最佳时间。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蔗糖、聚乙二醇4000(PEG 4000)、硼酸和氯化钙对尾叶紫薇花粉的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离体培养基为100 mgL-1蔗糖+30 mgL-1硼酸+30 mgL-1氯化钙+150 gL-1 PEG 4000,花粉萌发率可达96.28%。尾叶紫薇花粉在自然条件下储藏2 d后生活力急剧下降,6 d后花粉完全失活,4 ℃是花粉储藏的最佳温度,保存9 d仍能保持30%的萌发率,在散粉后30 d失活。图2表2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