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局部二值拟合模型的板材表面节子与虫眼的图像分割

白雪冰 许景涛 郭景秋 陈凯

张雅楠, 徐婷婷, 许好标, 等. 陆地棉早花基因GhPRR9的功能分析及验证[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5, 42(1): 74−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267
引用本文: 白雪冰, 许景涛, 郭景秋, 等. 基于局部二值拟合模型的板材表面节子与虫眼的图像分割[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2): 306-3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17
ZHANG Ya’nan, XU Tingting, XU Haobiao, et al.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of early flowering gene GhPRR9 in Gossypium hirsutum[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5, 42(1): 74−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267
Citation: BAI Xuebing, XU Jingtao, GUO Jingqiu, et al. Segmentation of wood surface knots and wormholes based on an improved LBF Model[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6, 33(2): 306-3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17

基于局部二值拟合模型的板材表面节子与虫眼的图像分割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17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12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白雪冰,教授,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
    通信作者: 白雪冰,教授,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1.41;S781.1 

Segmentation of wood surface knots and wormholes based on an improved LBF Model

Funds: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1208)

  • 摘要: 为了更好地对板材表面的节子和虫眼进行快速有效的分割,对局部二值拟合(local binary fitting,LBF)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提出一个改进的 LBF模型,即在LBF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新的水平集线性正则化项,与此同时引入一个以高斯函数为核函数的局部二值拟合能量。改进算法能够克服LBF模型的分割缺点,使得分割过程对初始轮廓的大小和位置不敏感,同时增强算法的抗噪性,能够分割出灰度不均匀的图像。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可以比较完整地提取出单一目标和多目标的板材节子和虫眼的图像,以及对应得出与缺陷图像相对应的水平集演化图像。图21表1参15
  •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今因优质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的粮棉争地问题日益突出,中国陆地棉产区又整体呈现西北内陆棉区面积不断扩大,黄河、长江棉区面积持续减少的趋势[1]。在西北内陆地区栽培早熟棉能充分发挥其可晚播的特点,减少因早春干燥、降温,以及晚霜等原因造成的育苗病虫害,降低杀虫剂施用量[2],增加霜前开花率并改善陆地棉品质[3]。因此,筛选早熟棉对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4]

    植物从生理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过程为开花[5],受环境激素影响[6],目前较为广泛的调控开花途径是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及年龄途径等[7]。自主及春化途径主要通过开花抑制基因FLC位点进行[8]FLC调控FTSOC1抑制开花[9],受光周期途径正向调控[10],可被FLD等通路抑制[11]。光周期靠CO/FT表达改变模式[12]CO是光周期的核心基因[13],其蛋白有2个锌指结构域正向调控FT[1415],N端蛋白控制光稳定,C端CCT区域用于核定位[16]。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研究表明:CCA1/LHYTOC1上游调控光形态建成抑制其节律[1718]。激活CCA1/LHYTOC1翻译组蛋白可调控昼夜节律[19]RVE8/LCL5也可通过结合TOC1启动子调节昼夜节律[20],节律核心基因限制TOC1的降解[21]TOC1和CCA1的mRNA转录水平受Hesp调控[22]

    PRR亚家族成员是生物钟重要组分。中心环CCA1和LHY通过结合启动子负调控TOC1(APRR1)[23]CCA1和LHYPRR9、PRR7的正调控因子[24],也可能是PRR5的正调控因子。3个PRR基因通过结合启动子负调控CCA1和LHY[25]PRR5促进TOC1积累使其稳定[26]PRR3和PRR5阻断TOC1与ZTL互作使其稳定[24]。对玉米Zea mays研究表明:PRR家族成员参与包括光响应在内的多种信号传导[27]。对大豆Glycine max研究表明:PRR家族CCT结构缺失与无意义突变影响开花时间[28]。对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29]、大豆突变体[30]研究也表明:TOC1可控制早花,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31]

    陆地棉中开花相关基因大多数属于光周期和生物钟相关途径[32]。前人对陆地棉中光周期通路CO[33]、FT[34],赤霉素途径FPF1[35]SPL3[36]和部分MADS-box[3738]家族基因进行研究,说明研究开花通路相关基因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因功能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基因功能[3940]。本研究将从陆地棉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41]及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42]中发掘陆地棉中拟南芥TOC1(APRR1)的同源基因GhPRR9进行家族分析和功能验证,预测GhPRR9的结构及可能行使的功能,并对GhPRR9功能加以验证,为培育早熟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陆地棉全基因组数据下载于Cottongen[43],拟南芥全基因组数据下载于TAIR[44],水稻Oryza sativa、草棉Gherbaceum、可可Theobroma caca、玉米、大豆、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基因组数据下载于Phytozome[45]

    根据拟南芥PRR亚家族的定义,在Pfam上获得CCT (PF06203)和REC (PF00072)结构域隐马模型,用HMMER扫描整个陆地棉基因组取交集,利用在线工具[46]鉴别所筛选出的基因是否同时包含CCT和REC结构域,最终得到GhPRR家族基因成员。使用ExPASY网站[47]分析工具和WoLF对家族成员进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用MEGA[48]对8个物种的PRR亚家族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邻接法JJT模型构建系统进化树,校验重复100次。用DNAMAN进行保守序列比对和绘制。

    利用TBtool[49]软件制作染色体定位图和domain结构;使用MEME[50]网站分析家族成员所含Motif并进行可视化。使用Plant Care[51]分析GhPRR亚基因家族上游2 000 bp顺式启动子元件,使用TBtools进行可视化。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下载陆地棉相关的表达数据(序列号:PRJNA490626,编号:490626),用TBtools绘制热图。

    提取陆地棉标准系‘TM-1’花蕾RNA,并用试剂盒(CAT#037A)反转录得到底物。使用Primer 5设计引物并扩增目标片段。使用TaKaRa纯化试剂盒(9761)纯化片段,pMD18-T Vector Cloning Kit (CAT# 6011)连接T载。热激法转化DH5α感受态菌株,活化涂板后挑单菌落进行菌液PCR分析,选取合理条带单克隆测序。

    以T载为模板克隆片段并连接至过表达载体,热激转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GV3101,筛选阳性单克隆后取带花序的健康拟南芥提前剪下角果。浸入活化农杆菌液侵染1 min,沥干后黑暗1 d正常培养,收集种子为T0代。消毒播种T0代种子至相应抗性培养基上,其中,正常生长幼苗转入正常条件培养。筛选并验证拟南芥的阳性植株,成熟后收取T1代种子,如此培养至T3代。

    从陆地棉基因组中提取GhPRR9起始密码子上游2 000 bp片段并预测顺式启动子元件。从陆地棉标准系‘TM-1’叶片DNA中分别克隆以起始编码为原点,长500、1 000、1 500和2 000 bp的片段,XcmⅠ酶切链接载体pCXGUS-P,热激法转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测序无误后将质粒转入农杆菌中侵染拟南芥得到种子。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播种筛选阳性植株培养至开花,取相关组织染色并观察。

    将完成转化的表达载体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空载体通过热激法转入农杆菌菌株GV3101。培养后离心收集菌体重新悬浮,注射幼嫩烟草下表皮。注射后的烟草黑暗培养1 d后恢复正常光照周期。取下表皮制成临时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880)下观察记录影像。

    相对定量使用2−ΔΔCt法,内参基因为GhHistone3 (陆地棉)和AtUBQ5 (拟南芥)。扩增程序为95 ℃ 30 s,95 ℃ 15 s,60 ℃ 30 s,共40个循环。

    陆地棉时空表达分析取样:选取4个品种陆地棉材料的不同器官组织,每个品种20株随机取样,混合研磨。日周期节律分析:取三叶期的陆地棉标准系‘TM-1’植株,在人工气候室中培养1周后,隔4 h取1次顶芽,重复3株混样研磨。

    用SGN VIGS Tool设计最佳VIGS片段。以测序正确的T载为模板进行扩增,SpeI和AscI酶切位点链接到pCLCrVA载体并转化至农杆菌LBA4404中。pCLCrVA-GhPRR9、pCLCrVA、pCLCrVA-PDS重悬液分别与pCLCrVB的重悬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

    选取子叶完全展平,第1片真叶尚未完全显形的健康植株进行注射。侵染后的陆地棉设置辅助对照、沉默株、烟草花叶病毒株和空白对照植株,避光培养1 d后转入正常光照培养至开花,记录现蕾开花时间。

    2.1.1   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鉴定及定位分析

    在陆地棉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4个PRR亚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GhPRR1~GhPRR14 (表1)。理化性质分析显示:PRR亚家族成员蛋白有552~77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60.76~85.30 kDa,平均等电点为6.77,酸性蛋白8个,碱性蛋白6个。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有11个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2个定位于叶绿体,1个定位于内质网。

    表 1  GhPRR亚家族蛋白理化性质
    Table 1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rotein in GhPRR subfamily
    蛋白名称 染色体位置 等电点 分子量/kDa 氨基酸/个 亚细胞定位 亲水性
    GhPRR1 ChrA03 5.49 53.53 487 细胞核 −0.876
    GhPRR2 ChrA05 7.32 76.62 696 细胞核 −0.725
    GhPRR3 ChrA05 8.07 81.80 743 叶绿体 −0.738
    GhPRR4 ChrA05 8.55 60.76 552 细胞核 −0.834
    GhPRR5 ChrA09 6.33 73.66 669 内质网 −0.592
    GhPRR6 ChrA11 6.53 68.72 625 细胞核 −0.565
    GhPRR7 ChrA11 5.16 73.11 665 细胞核 −0.688
    GhPRR8 ChrA11 6.84 82.54 750 细胞核 −0.689
    GhPRR9 ChrD03 5.66 61.96 563 细胞核 −0.743
    GhPRR10 ChrD09 7.11 85.30 775 叶绿体 −0.677
    GhPRR11 ChrD11 7.56 70.20 638 细胞核 −0.692
    GhPRR12 ChrD11 5.62 72.77 661 细胞核 −0.622
    GhPRR13 ChrD11 7.91 76.08 691 细胞核 −0.680
    GhPRR14 ChrD12 6.67 70.92 645 细胞核 −0.74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用TBtools绘制出染色体定位图(图1A),可观察到GhPRR家族基因保守分布在染色体两端,14个成员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A亚族8个,D亚族6个,其中Chr A05、Chr A11、Chr D11染色体上分别拥有3个该家族的基因,其余染色体均为1个,表明GhPRR亚家族在陆地棉AD亚基因组上呈现不完全均匀分布。

    图 1  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定位及多重序列对比
    Figure 1  Mapping and multiple sequence comparison of GhPRR subfamily members in cotton
    2.1.2   陆地棉GhPRR亚家族进化树及蛋白序列对比

    从水稻、拟南芥、玉米、草棉、可可、大豆、毛果杨中分别鉴定出5、6、9、9、24、35、49个PRR亚家族成员,与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蛋白构建系统进化树(图1B)。聚类结果显示:陆地棉GhPRR亚家族进化关系最接近的物种是草棉和可可。不同物种中该基因家族成员的数量差异较为明显,也体现出PRR家族成员在不同物种中的多样性。

    多重序列比对(图1C)显示:陆地棉GhPRR亚家族蛋白共有4处位点保守性较强,其中有2个高度保守的g位点,说明该家族拥有2段特征结构域(REC与CCT)。

    2.1.3   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结构分析

    蛋白结构分析显示:14个蛋白均含有CCT结构域(图2A)。GhPRR6、GhPRR1、GhPRR2、GhPRR4、GhPRR8和GhPRR13含有REC超家族结构域(cl19078),其余成员含有psREC_PRR结构域(cd17852,属cl19078超家族),亚家族成员有一定的保守性,REC结构域主要功能为核酸识别,CCT结构域主要标志转录因子,以上2个结构的保守性显示了该家族成员的功能。

    图 2  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结构(A~D)及时空表达量(E~F)分析
    Figure 2  Structure (A-D) and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E-F) of GhPRR subfamily members in cotton

    MEME分析共得到5个保守基序(图2B)。除GhPRR5外其余成员均含有Motif 2和Motif 5。GhPRR1仅有Motif 1,没有Motif 3和Motif 4,GhPRR4没有Motif 1、Motif 3和Motif 4,其余成员都拥有Motif 1、Motif 3和Motif 4。

    基因结构(图2C)显示:该亚家族成员GhPRR1外显子最少(5个),GhPRR2最多(11个),其中,5个成员有8个外显子,3个成员有9个外显子,2个成员有7个外显子,2个成员有6个外显子。最长外显子在3′端较为保守,结构相似度和进化关系基本一致。

    2.1.4   陆地棉GhPRR亚家族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

    使用Plant Care对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上游2 000 bp顺式启动子元件进行分析(图2D)发现:主要存在三类顺式元件,一是生长发育响应元件,如光响应元件、生物钟控件;二是激素响应元件,如赤霉素、脱落酸等响应元件;三是非生物胁迫元件,如逆境、盐胁迫等响应元件。其中光响应元件最多(184个),其次为赤霉素响应元件(28个)。说明该亚家族成员主要参与光响应和赤霉素通路。

    2.1.5   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表达分析

    利用公开的转录组数据对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图2E)发现:不同成员组织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其中茎叶和花药中表达量最高的是GhPRR4,最少的分别是GhPRR8、GhPRR3和GhPRR2。GhPRR13和GhPRR9在花丝、花苞、花萼中表达量较高,GhPRR2和GhPRR6最少。根中GhPRR13表达量最多,GhPRR7最少,雌蕊花托中GhPRR13表达量最高,GhPRR12和GhPRR2最少。GhPRR4、GhPRR11和GhPRR6可能主要作用于维管组织,GhPRR13和GhPRR9可能作用于花器官组织。

    时间表达模式分析(图2F)显示:除GhPRR7、GhPRR12、GhPRR2、GhPRR3和GhPRR10外,GhPRR亚家族其他成员表达量均呈现开花前3 d至开花后1 d逐渐增加,开花后3~5 d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其可能集中在开花前和开花时发挥作用。GhPRR7主要作用在开花后5 d及之后,GhPRR12和GhPRR2可能较少参与开花过程。胚珠中GhPRR13表达量在第10天达到顶峰,说明它在胚珠发育前期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GhPRR10、GhPRR5、GhPRR9、GhPRR18、GhPRR3、GhPRR4和GhPRR14也呈现相似的趋势,说明这些基因可能拥有类似的作用模式。纤维发育期间,GhPRR13、GhPRR10和GhPRR4表达量较高,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纤维发育调控。时间模式上,GhPRR13在10~25 d纤维中表达量持续下降,而GhPRR10和GhPRR4则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可知GhPRR10和GhPRR4可能参与纤维发育的后期调控,而GhPRR13则参与早期的纤维发育调控。丰富的时空表达说明陆地棉GhPRR家族成员广泛参与到开花前后、胚珠和纤维的发育过程中。

    使用Plant Care在线工具对该基因上游2 000 bp进行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表2),发现拟南芥AtTOC1的同源基因GhPRR9上存在着大量的光响应元件,说明光对该基因的转录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除此之外,在GhPRR9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还存在茉莉酸等激素响应元件,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激素相关通路的调节。

    表 2  GhPRR9启动子顺式元件预测
    Table 2  Cis-acting element prediction of GhPRR9 promoter
    名称 起始位置/bp 所在链 功能 名称 起始位置/bp 所在链 功能
    ARE 43 厌氧胁迫响应 TATA-box 635 核心元件
    P-box 1 121 赤霉素响应 TATA-box 636 核心元件
    G-box 167 + 光响应 Sp1 1 057 光响应
    G-box 1 070 + 光响应 G-Box 1 009 光响应
    A-box 882 顺式调节 ABRE 168 + 脱落酸响应
    TCCC-motif 871 + 光响应 TGACG-motif 878 + 茉莉酸响应
    CAAT-box 249 + 增强区域 TGACG-motif 1 991 茉莉酸响应
    CAAT-box 354 + 增强区域 Box Ⅱ 1 007 光响应
    AE-box 535 光响应 Box 4 419 + 光响应
    GATA-motif 710 + 光响应 MRE 1 513 光响应MYB结合
    ATCT-motif 1 343 光响应 CGTCA-motif 878 茉莉酸响应
    TATA-box 634 核心元件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陆地棉标准系‘TM-1’进行荧光定量分析(图3A)表明:GhPRR9在花丝、萼片、花托中表达量较高,叶片最低,表明GhPRR9可能更多参与陆地棉的生殖生长。

    图 3  基因GhPRR9的时空表达量、亚细胞定位和启动子染色
    Figure 3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 of GhPRR9 gen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promoter staining

    对在人工光照条件下陆地棉三叶期标准系‘TM-1’顶芽隔4 h取样并进行荧光定量分析(图3B)表明:GhPRR9在光照开始后逐渐积累,并在中午达到顶峰,之后慢慢下降,在光周期内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进一步对GhPRR9早熟品种‘中50’‘ZHONG 50’、‘中58’‘ZHONG 58’和晚熟品种‘TM-1’、‘豫棉21号’‘YM21’的表达量分析发现:GhPRR9在早熟品种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晚熟品种(图3C),说明GhPRR9和早熟性状呈正向相关。

    将未转化的GFP质粒和35S::GhPRR9-GFP质粒分别转入农杆菌GV3101,并侵染烟草叶片组织,制作表皮切片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发现:对照组分布于整个细胞中,而GFP融合蛋白荧光仅分布于细胞核(图3D)。

    截取GhPRR9不同长度的启动子与携带GUS报告基因的质粒进行重组,分别转入农杆菌GV3101后通过沾花法侵染拟南芥,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染色观察,结果显示上游500 bp启动子几乎没有表达(图3E),而上游2 000 bp的启动子着色程度最深,说明GhPRR9启动子上游500~2 000 bp内可能存在关键调控元件诱导基因的表达。

    将拟南芥GhPRR9过表达株系培养至抽薹,并观察表型性状(图4A)发现:过表达株系GhPRR9表达量比野生型明显提高(图4B),且转基因过表达株系连座叶数量明显减少(图4C),抽薹时间和开花提前(图4D图4E),首花抽薹高度极显著矮于野生型(图4FP<0.01),说明GhPRR9正向调控植物的早花性状。过表达GhPRR9能促进开花关键基因LFYFT表达(图4G和图4H),表明GhPRR9也可能通过影响关键基因表达调控通路进而影响开花时间。

    图 4  拟南芥过表达株系的表型及表达量
    Figure 4  Phenotype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A. thaliana overexpressed strains

    对VIGS沉默株系进行表达量检测发现:沉默株系中,GhPDS株系出现白化表型(图5A),且GhPRR9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图5BP<0.01),表明GhPRR9基因成功得到了沉默。与对照株系相比,沉默株系现蕾时间延迟约3~4 d,开花时间延迟约2~5 d,表明沉默GhPRR9可推迟开花时间,反向证明其调节陆地棉早花的功能。

    图 5  陆地棉病毒诱导(VIGS)植株的表型及影响
    Figure 5  Phenotype and effect of G. hirsutum virus induced silencing (VIGS) plants

    本研究共鉴定出陆地棉14个GhPRR亚家族成员,成员含有CCT和REC保守结构域,说明其行使转录因子功能。转录组分析显示:大部分成员主要在开花前的茎叶、纤维发育后期和胚珠发育中期发挥作用,表明大部分成员可能存在功能冗余或协同拮抗作用。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陆地棉GhPRR亚家族可能频繁地参与光感效应相关的生理过程,这与在拟南芥的结果中一致,据此可推测其与拟南芥同源基因作用相似。进化分析表明:陆地棉GhPRR亚家族成员基因数量多于拟南芥。前人研究也发现:棉花基因组进化加倍使该家族基因得到了扩增[52]

    对过表达株系研究发现:抽薹日期、开花日期都稍有提前,抽薹高度显著高于同期野生型植株,证明GhPRR9可以使拟南芥花期提前。构建GFP表达载体侵染烟草叶片,表明GhPRR9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相互印证,进一步确认该基因行使转录因子的功能。对GhPRR9基因1 d内表达水平分析显示:光暗交替条件下基因表达量存在着周期性变化,按照其表达模式推断该基因在光照开始后积累,中午达到顶峰后慢慢下降,这与拟南芥同源基因的表达模式[53]相似,据此推测,陆地棉早花基因GhPRR9可能与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行使着类似的功能。陆地棉三叶期叶片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GhPRR9基因在早熟种中表达量高于晚熟种,据此可推断其与早熟性状有正向关联。构建VIGS株系发现:沉默株系高度降低,生育期推迟,反向证明了其促进生育期的功能。启动子分析显示:光和赤霉素可能影响该基因的转录。GUS染色结果显示:启动子上游500~2 000 bp可能存在关键调控元件。有研究显示:陆地棉转录因子与通路主要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可随温度产生变化[54],且同源转录因子可能存在相互调控的作用[55]

    本研究预测了陆地棉GhPRR亚家族的功能和作用模式,找到拟南芥早花基因AtTOC1的陆地棉同源基因GhPRR9,并成功克隆,构建遗传转化株系对其功能进行验证显示:GhPRR9对早花性状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 [1] 孙海燕, 王玉荣.  木材细胞壁超微构造的形成、表征及变化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2): 386-3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1
    [2] 薛紫荞, 王雪花, 周亚琴, 陈梦奇, 黄琼涛.  负压轻炭化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1): 177-1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22
    [3] 李伟光, 张占宽.  基于响应面法的不同锯料角锯齿的木材切削力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3): 524-52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3.018
    [4] 方益明, 蔺陆军, 鲁植雄, 冯海林.  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波的木材无损检测系统研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2): 355-36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21
    [5] 张春晓, 冯海林, 李光辉, 王燕凤, 杜晓晨.  应力波在树木不同角度纵截面的传播速度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5): 926-93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5.021
    [6] 宋剑刚, 王发鹏, 顾笛.  竹材表面仿生构筑类月季花超疏水结构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5): 921-9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5.020
    [7] 冯琛, 童宏拓, 王豪清, 刘昌杰, 钱俊.  中密度纤维板表面喷涂工艺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5): 915-9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5.019
    [8] 于红卫, 刘志坤, 吕荣金, 罗从军, 吕泽军, 李光耀.  高含水率木竹集成材刨切薄木(竹)表面粗糙度的测定与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4): 711-7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4.018
    [9] 胡梦霄, 杭芸, 黄华宏, 张胜龙, 童再康, 楼雄珍.  杉木木材结晶度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建立及变异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2): 361-3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22
    [10] 周竹, 尹建新, 周素茵, 周厚奎.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针叶材板材表面节子缺陷检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3): 520-52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3.018
    [11] 倪茜茜, 祁亨年, 周竹, 汪杭军.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红酸枝木材种类识别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3): 489-49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17
    [12] 王喆, 孙柏玲, 刘君良, 柴宇博, 曹金珍.  真空热处理日本落叶松木材化学性质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6): 1052-105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6.018
    [13] 高珊, 王立海, 杨冬辉, 徐文豪.  Sylvatest-Duo装置的探针触式与计示压强对木材超声波测量精度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5): 875-88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21
    [14] 安鑫, 覃道春, 靳肖贝, 李瑜瑶.  3种国外竹制竹帘层积材防霉处理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3): 404-4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3.011
    [15] 骆静怡, 傅威锐, 潘程远.  木腐真菌的鉴定及对不同木材的腐朽能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1): 1-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1.001
    [16] 张蕾, 常晓雅, 吴静, 王明枝.  4A分子筛对膨胀型木材阻燃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1): 156-1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1.023
    [17] 刘光林, 李光辉, 孙晔, 方益明.  树木内部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1): 18-2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1.003
    [18] 周竹, 方益明, 尹建新, 周素茵, 雒瑞森, 郑剑.  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在木材无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3): 458-46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3.020
    [19] 解林坤, 王洪艳, 关成, 杜官本.  六甲基二硅氧烷等离子体对思茅松和西南桦木材表面的硅烷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6): 903-9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6.012
    [20] 郭东强, 叶露, 周维, 刘媛, 陈健波, 卢翠香, 项东云.  2个种源邓恩桉木材纤维特性及变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4): 502-50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2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周泽建,冯金朝. 走马胎灰分对光的响应特征及其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01): 111-117 . 百度学术
    2. 王改萍,章雷,赵慧琴,曹福亮,丁延朋,王峥. 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4(03): 163-171 . 百度学术
    3. 黄丽容,李翠,唐春风,黄燕芬,张占江,郭晓云. 不同光质对岩黄连生长发育、细胞结构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4(10): 151-160 . 百度学术
    4. 张清懿,钟冰,陈月韵,王宏斌,靳红磊. 蓝光对荆芥光合作用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24(12): 1823-1832 . 百度学术
    5. 范兴,卢燕燕,吴建文.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光照对油茶鲜果后熟过程代谢物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21): 40-50 . 百度学术
    6. 曾译欧. 光照对植物枝叶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12): 57-5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6)

  • 加载中
  • 链接本文:

    https://zlxb.zafu.edu.cn/article/doi/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17

    https://zlxb.zafu.edu.cn/article/zjnldxxb/2016/2/30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04
  • HTML全文浏览量:  484
  • PDF下载量:  2036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4-20
  • 修回日期:  2015-09-16
  • 刊出日期:  2016-04-20

基于局部二值拟合模型的板材表面节子与虫眼的图像分割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17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1208)

    作者简介:

    白雪冰,教授,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

    通信作者: 白雪冰,教授,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1.41;S781.1 

摘要: 为了更好地对板材表面的节子和虫眼进行快速有效的分割,对局部二值拟合(local binary fitting,LBF)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提出一个改进的 LBF模型,即在LBF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新的水平集线性正则化项,与此同时引入一个以高斯函数为核函数的局部二值拟合能量。改进算法能够克服LBF模型的分割缺点,使得分割过程对初始轮廓的大小和位置不敏感,同时增强算法的抗噪性,能够分割出灰度不均匀的图像。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可以比较完整地提取出单一目标和多目标的板材节子和虫眼的图像,以及对应得出与缺陷图像相对应的水平集演化图像。图21表1参15

English Abstract

张雅楠, 徐婷婷, 许好标, 等. 陆地棉早花基因GhPRR9的功能分析及验证[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5, 42(1): 74−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267
引用本文: 白雪冰, 许景涛, 郭景秋, 等. 基于局部二值拟合模型的板材表面节子与虫眼的图像分割[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2): 306-3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17
ZHANG Ya’nan, XU Tingting, XU Haobiao, et al.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of early flowering gene GhPRR9 in Gossypium hirsutum[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5, 42(1): 74−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267
Citation: BAI Xuebing, XU Jingtao, GUO Jingqiu, et al. Segmentation of wood surface knots and wormholes based on an improved LBF Model[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6, 33(2): 306-3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