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生态文明视角看,林区的森林资源具有城市不可替代的价值。林区旅游是进一步促进林区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全面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战略,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加强东北林区旅游业的发展,以达到增强林区生态功能,增加林区职工收入和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目前,中国休闲林业和林区旅游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如何引导中国林区旅游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是需要更深层次挖掘的课题。笔者以东北林区为例作一探析。东北林区是中国最大的自然林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7%。作为中国三大林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近年来,东北林区旅游业不断发展,林区产业转型成效显著。东北林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景观特色,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和误区:林区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缺乏科学性;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足;旅游接待不完善,管理无序;盲目城市化等问题。林场作为发展林区旅游的依托,在林区旅游的开展与规划中意义重大。基于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建立评价指标,对黑龙江省伊春市9个林场的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价值进行评定,为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适合的发展方向。
HTML
-
在林区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林区旅游资源,建立一套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效地反映林区旅游的可持续性水平及发展方向[1]。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表 1)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建立了不同层次要素之间的包含关系,并能较全面的反映各个指标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②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客观地反映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科学性建立在严谨客观的基础上,抓住各项指标最核心和本质的要素,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快速简便地使用评价系统。③简洁性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应抓住主要矛盾强调重点,以问题说明为主。④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要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已经量化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得出科学的数据信息。并结合定性的特点,注重人的感受及描述性。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要素层 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A 生态环境与资源B1 林区旅游生态环境质量C1 林区周边环境卫生达标率D1 林区空气质量D2 林区饮用清洁水比例D3 森林覆盖率D4 林区旅游资源质量C2 林区整体风貌D5 林区旅游资源的林区特征和原真性D6 林区景点保护程度D7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D8 经济效益B2 林区旅游经济效益指标C3 游客人均消费额D9 林区旅游收入占当地EDP比例D10 职工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D11 游客和居民的环保意识D12 职工的林区旅游人均收入D13 林区居民经济效益C4 居民的旅游就业人员比例D14 农村恩格尔系数D15 林区居民收入水平D16 林区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D17 人文与传统文化B3 林区旅游居民C5 居民的热情好客程度D18 居民参与林区旅游建设的积极性D19 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D20 林区旅游对当地环境影响程度D21 居民满意度D22 林区旅游传统文化C6 传统文化保护投入比例D23 林区餐饮地方性D24 林区建筑保护完整性D25 林区生活方式体验性D26 民俗文化原生性D27 林区旅游管理与市场开拓B4 林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C7 林区旅游公共设施完善程度D28 交通通达性D29 林区旅游产品丰富化程度D30 废物处理能力D31 林区旅游管理水平C8 林区旅游区规划完善程度D32 游客对林区旅游产品质量与价值的满意度D33 环境监测与分析D34 三级政务公开率D35 Table 1. Forest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美国学者HETZER[2]在解释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内涵中提出,应满足4点核心内容:最小的环境影响、对当地文化的最小影响和最大支持、对居民的最大经济利益、对旅游者提供舒服的游憩环境。依据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选取林区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人文旅游资源、市场管理开拓等4大因素。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各项要素应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环境特点、传统文化等,结合统计数据并征求专家的意见反复筛选与评价[3-4](表 1)。
-
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共4项、指标层共8项、要素层共35项要素(表 2)。每个要素层中指标和其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需要对每项权重进行赋值,建立一套系统可行的评价指标。本研究在确立各项指标权重时所运用的方法为:专家打分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来进行权重的确立[5-6]。笔者请21位专家对指标体系内的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分层次对矩阵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具体的数值以“相对重要程度取值表”为标准打分。权重重要度取值表分为5级,分别为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和极端重要。得出打分结果后再构造出判断矩阵。最后得出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序(表 2)。
目标层 准则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要素层 权重 目标层 准则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要素层 权重 A B1 0.537 0 C1 0.812 0 D1 0.296 0 A B3 0.238 0 C5 0.258 3 D18 0.343 0 D2 0.274 5 D19 0.055 3 D3 0.273 0 D20 0.342 9 D4 0.156 5 D21 0.129 9 C2 0.188 0 D5 0.077 6 D22 0.128 9 D6 0.202 0 C6 0.741 7 D23 0.353 8 D7 0.201 3 D24 0.361 8 D8 0.519 1 D25 0.158 8 B2 0.104 2 C3 0.754 0 D9 0.353 8 D26 0.048 4 D10 0.353 8 D27 0.077 2 D11 0.168 8 B4 0.120 8 C7 0.256 3 D28 0.201 5 D12 0.048 3 D29 0.203 0 D13 0.075 3 D30 0.520 0 C4 0.246 0 D14 0.067 6 D31 0.075 6 D15 0.200 9 C7 0.743 7 D32 0.366 8 D16 0.520 5 D33 0.353 8 D17 0.211 0 D34 0.168 8 D35 0.072 3 Table 2. Evaluation uindex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gion in total weight sorting
-
根据各项指标的表现形式及性质,需要采用几种方法对评价指标分类,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处理,为进一步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的标准值。①在生态环境与资源方面的评价因子标准值确定上,严格按照执行GB 3095-20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来划定标准值。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环境卫生达标率100%, 空气质量综合多项空气质量标准,包括大气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低于0.02 mg·m-3,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质量浓度低于0.15 mg·m-3,饮用清洁水比例达100%,林区景点保护程度100%。对于单项指标的评分值计算即用该指标的实际调查值除以该指标的标准值。②对于定性类评价指标,则按照专家打分法来确定。首先将每项指标都分为优、良、中、低、差等5个等级,等级打分值控制在1.0~0.2。进而由评估专家组按照评价指标所考核的内容进行打分,最后以每位专家确定的等级系数除以打分专家总人数得出评分值[7]。③对于可度量化及标准化处理,以实际调查值除以全国该类旅游区指标的最大值,作为该类指标的标准值。
-
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的单项权重,可以体现某一个要素内的重要程度,但是不能从全貌上来评价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和阶段,总体发展情况还需要进行综合评价[3]。本研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即常用的综合评分法,其函数表达式:$y = \sum\limits_{h = 1}^p {\left[{\sum\limits_{h = 1}^m {\left( {\sum\limits_{h = 1}^n {{B_i} \times {M_i}} } \right) \times {C_j} \times } {E_h}} \right]} $。其中:y为综合评价值,p为准则层指标个数,m为指标层个数,n为要素层指标个数,Bi为单项指标得分(%),Mi为单项指标权重,Cj为指标层内指标权重,Eh为准则层内指标权重。
本研究中的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内,p为准则层指标个数取4个,m为指标层个数取8个,n 为要素层指标个数取35个。依据王良健教授的阶段分层,把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与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进行直观的比较(表 3)。
阶段定位 综合评价值/% 准备阶段 < 50 初级阶段 50~ < 70 中级阶段 70~ < 85 高级阶段 85~100 Table 3. Four stage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gion
1.1. 东北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2. 指标体系设计方法与建立
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1.4.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1.5. 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共17个林业局施业区。伊春市是以林业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森林覆盖率为82.4%,行政区面积为3.28万km2,林业施业区面积为4.00万km2。
-
本研究选取伊春林区9个林场作为评价对象(翠岭林场、青山林场、西岭林场、伊东林场、伊林林场、伊敏林场、育苗林场、幺河林场、解放林场),进行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根据前述构建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为参考标准,以各项指标量化与标准化数值为打分标准。为了确定各项指标层得分的有效性进行量化处理,对于标准值获得则依据相关部门、社科院、统计年鉴等提供的数据为评价参考。针对专家、当地居民、游客等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并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分别对9个林场的各项指标进行逐层计算,通过综合评价函数公式得出评价结果(表 4)。
名称 目标层 准则层 得分 阶段分值 发展阶段 名称 目标层 准则层 得分 阶段分值 发展阶段 幺河林场 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A B1 60.467 54.824 初级阶段 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A B3 59.744 B2 36.112 B4 50.214 B3 53.559 伊林林场 B1 81.426 71.265 中级阶段 B4 48.378 B2 50.890 青山林场 B1 70.738 59.464 初级阶段 B3 63.418 B2 40.257 B4 59.132 B3 52.436 翠岭林场 B1 81.951 72.545 中级阶段 B4 39.763 B2 60.422 伊敏林场 B1 69.531 62.675 初级阶段 B3 62.947 B2 40.759 B4 60.100 B3 60.320 西岭林场 B1 83.674 74.266 中级阶段 B4 55.742 B2 62.319 育苗林场 B1 72.484 61.819 初级阶段 B3 65.112 B2 39.400 B4 60.792 B3 54.112 伊东林场 B1 92.117 85.878 高级阶段 B4 48.934 B2 80.569 解放林场 B1 77.426 66.194 初级阶段 B3 75.680 B2 41.576 B4 82.821 说明:以最高分值为100计算。 Table 4. Evalu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tourism
对应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4个阶段表,对9个林场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从评价结果来看:其中伊林、青山、伊敏、育苗、翠岭林场为初级阶段;解放、幺河、西岭为中级阶段;伊东为高级阶段。
-
从上述计算指标所属阶段可以看出:大部分林场都进入了初级阶段,少数林场已进入中高级阶段,在林区旅游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①从处于初级阶段的这5个林场的评价结果来看:生态环境与资源准则层的得分都在中等偏上。通过现状调研,5个林场的空气质量和森林覆盖率满足指标,但在整体风貌上和环境卫生达标率上还存在不足。经济效益得分较低,由于对林区旅游的前期规划不完善,资金投入较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不足以带动游客人均消费额与林区职工的旅游收入。人文与传统文化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林区内基本保留了具有林区特点的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的原生性,对传统文化保护仍不足,居民参与林区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管理与市场拓展方面的得分也处于中等偏下,林区旅游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低,林场内道路硬化率低,需要重新规划与修复以提高交通的通达性。林区旅游的附属产品丰富程度不足,需要挖据各个林场中在种植、养殖、农家餐厅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附属产品,拓展林区旅游的消费市场[8](图 1~2)。②在评价对象中处于中级阶段的林场为伊林、翠岭、西岭林场。在生态环境与资源方面这3个林场的整体风貌和生态环境更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经济效益方面,林区旅游收入占职工家庭收入比重幅度增大,游客消费额增加,但林区旅游经济效益和职工经济效益仍然处于中等水平。在人文与传统文化方面,林场职工参与林场旅游建设的积极性强,主要通过自主建设家庭旅馆、特色餐馆等产业。保留林场内传统民居的基本形态,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比重。管理与市场拓展方面,林区旅游公共设施基本完善,交通通达性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林区旅游管理水平上达到了中等水平(图 3~4)。③在评价对象中处于高级阶段的林场为伊东林场。主要体现在,林场内及周边生态资源丰富,林场内的森林、农田、河流都为林区的旅游业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林场的经济效益方面,林区旅游区规划建设基本完善,林场内的山林别墅、垂钓区、农家乐、采摘养殖互动区等和河岸水乐、开心农场等产业,带动了林场的旅游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入。职工的旅游就业人数比例较大,林区旅游业的收益也成为职工的主要经济来源,形成了集自然资源、林场所文化、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农产品加工展览于一体的具有浓厚林场特色的旅游产业(图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