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Oryza sativa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7年水稻的栽植面积为3 074.7 万hm2,约占主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6.1%[1],并广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2]。水稻栽植所处地区常年多云多雨,传统光学被动遥感技术难以获取清晰且连续的时间序列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微波波段的主动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雨,不依赖太阳辐射,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光学遥感的不足,利用SAR遥感进行农作物监测具有较大的潜力[3-8]。目前对作物的非全极化SAR时序监测研究中,普遍依赖于后向散射系数这一极化特征,以及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曲线。但是微波对地物含水量的变化十分敏感,降雨会使SAR后向散射系数在时间序列上出现较大波动,导致在对水稻等南方作物的长势进行判断时容易出现较大偏差,而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植株结构变化对后向散射系数的作用,较少考虑降雨的影响。针对降雨对水稻长势极化特征的影响,研究相应的消减方法,及时、有效、准确地获取多云雨地区水稻的长势信息,对重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已有Sentinel-1 SAR影像所具备的同向极化(VV)和交叉极化(VH)后向散射系数基础上,提出归一化差分后向散射指数(normalize difference backscattering index,NDBI)。并对VH、VV、NDBI分别建立后向散射系数时序特征曲线,利用同期降雨数据和光学影像作为辅助资料,探讨水稻在幼苗期、分蘖拔节期、长穗期和结实期4个关键生长期中,植株形态特点,相应的极化特征变化趋势,以及降雨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
HTML
-
研究区位于广西桂平市以东约6.5 km,寻旺乡复兴村正南方(23°24′0″~23°24′40″N,110°7′40″~110°8′30″E)的水稻田地。桂平市地处广西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2017年桂平市水稻产量达47.9 万t,并连续5 a居广西各县(区)第1位[9],是广西水稻栽植大县。研究区内所栽植的水稻品种为‘百香139’‘Bailixiang 139’,属于感温型常规水稻,适宜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栽植。早稻全生育期约124 d;晚稻全生育期约104 d[10]。本研究将对该研究区内2018年的早稻和晚稻的长势进行监测。
-
选用SAR影像数据来源于Sentinel-1 C波段SAR卫星,该卫星在默认TOPS(Terrain Observation with Progressive Scan)成像模式下的重访周期为12 d,地理编码后的影像空间分辨率为10 m,是具有较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极轨卫星[11]。所采用的影像数据产品为单视复数影像(single look complex,SLC),具备VV和VH双极化方式。水稻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3~4个月,在此期间该卫星可拍摄8~12期影像数据,相较于常规光学卫星影像数据,能够形成更为连续且密集的影像序列。本研究使用2018年3−11月共23期SAR影像对研究区内早、晚2季水稻的长势极化特征进行研究。
选用的辅助验证数据为Planet光学卫星在线高分辨率影像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5 m,可清晰分辨研究区内稻田的轮廓和内部作物的长势。Planet卫星数据由一系列微小卫星群组成,重访周期可缩短到1 d[12]。但是卫星群在过境研究区对其进行拍摄时,多数情况下仍会受云雨遮挡,成像质量较差或无法成像,因此采用1个月合成影像数据对水稻的长势做验证。
降雨数据采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提供的Global Rainfall Watch观测数据。该数据由全球降水测量任务(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Mission,GPM)中的核心卫星和星座卫星,3 h观测1次全球降水产生。表1记录了Sentinel-1卫星过境当天、前1日、前2日研究区最大降雨量。
成像日期(年-月-日) 降雨量/mm 当天 前1日 前2日 2018-05-16 1.34 2018-05-28 0.08 5.51 2018-06-21 5.91 2018-07-15 1.33 2018-07-27 3.76 2018-08-20 5.87 2018-09-01 3.02 Table 1. Rainfall of Sentinel-1 satellite imaging day
-
对Sentinel-1 SAR影像数据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才能获取时间序列上的水稻长势极化特征。具体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分为SAR影像预处理和长势极化特征提取两部分。
-
影像预处理主要有2个目的:①对影像进行辐射定标,从而确定影像的灰度与标准雷达散射截面的关系。影像经辐射定标后,每个像素都能表示唯一确定的地物后向散射信息[13],这也是本研究开展对不同极化方式、不同时相下记录的水稻极化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的前提。②对SAR影像进行地理编码,赋予地理坐标。SAR影像的X轴和Y轴分别与成像时刻传感器到地物的斜距距离以及传感器运动矢量相关,并按照距离-方位坐标系(也称SAR坐标系)而非真实地理坐标记录地物位置。因此,需要进行地理编码,将SAR坐标系转为地理坐标系,使处理的结果影像能与其他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影像预处理后具有地理坐标,并获得经过精确配准后的多时期后向散射系数图集合。在该图集合中,每个坐标点都包含该处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随时间变化形成的序列。将基于该图集合开展对水稻长势的分析。
-
将针对VV和VH 2种极化成像方式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下产生的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研究,并认为在同一拍摄时间中,同一稻田内部作物的分布和长势是一致的。因此,对于水稻长势极化特征的提取,是对每期影像中的单块稻田内部所有像素的后向散射系数取平均值,并根据时间顺序排列形成序列。
-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5,8]:降雨会对各极化方式下的后向散射系数均产生较大影响,反映在时序曲线上则是形成较大波动,且上升和下降趋势基本相同。根据这一规律,在研究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水指数(NDWI)[14]的基础上,提出归一化差分后向散射指数(NDBI)计算方法,并基于NDBI建立极化特征曲线。
式(1)中:INDB表示归一化差分后向散射指数,为无量纲量,CVH和CVV分别表示Sentinel-1影像数据中交叉极化和同化极化方式的后向散射系数。引入NDBI在于强化VH和VV的差异,弱化两者的共有趋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降雨对单一后向散射系数时序曲线产生的波动影响。
-
水稻的散射类型一般可分为上部冠层的直接后向散射(图2A)、漫反射(图2B),水面和主茎之间的二次散射(图2C和图2F),水稻田水面的镜面反射(图2D)、水稻植株内部的体散射(图2C)为主[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