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整枝规律是人工整枝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也是林木适应生长环境的具体反映,与林木特性、林木生长状况、林分密度有关[1]。在合理的林分密度和经营措施下,林木具有较强的自然整枝能力。自然整枝能力强弱直接影响木材质量,决定无节材的出材量,是林分结构合理与否的表现。当前,自然整枝的研究主要围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夏栎Quercus robur、山毛榉Fagus sylvatica、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人工速生树种和用材林[2−5],而对天然林自然整枝规律的研究较少,需要扩大研究范围。天然林年龄、密度、空间格局较人工林复杂得多,自然整枝规律有诸多影响因素,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天然林自然整枝的研究主要围绕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6−7]等少数树种,并且多数研究采用的指标为活枝下高[6]和树冠比率(树冠长度/树高)[4]等,而基于死枝下高相关指标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死枝下高是表征自然整枝好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整枝不仅关系到活枝下高变化规律,也涉及到死枝的形成规律和脱落速度[8]等。
从人工整枝相关研究中不难发现,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9]、枝条数量[10−13]、修枝强度[14−18]、树冠结构[19−21]、叶面积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林分质量非常重要。但目前在森林抚育经营中普遍存在过度突出人工整枝而忽略森林自然整枝能力的现象。除了对木材有特殊规格和质量要求之外,一般的森林经营管理可遵循自然修复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力量来解决林木整枝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森林自然整枝能力,减少人工投入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幼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指标分析林木和林分因子同自然整枝的关系,揭示影响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
-
设置32块样地(表1),进行胸径(DBH)≥5 cm的林木每木检尺,测量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死枝和活枝)等指标。在每木检尺的基础上,每块样地选择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各1株[22],进行树干解析测定年龄。将样地按5 m×5 m进行网格化设置若干个小样方,测定林木相对位置。用方差/均值比率法[23],求算林木聚集系数,检验林木分布格局。公式及判别标准:V/
$ \overline X $ ,$ V = \displaystyle \sum\limits_{i = 1}^n {{{{{\left( {{X_i} - \overline X} \right)}^2}} \mathord{\left/ {\vphantom {{{{\left( {{X_i} - \bar X} \right)}^2}} {\left( {n - 1} \right)}}} \right. } {\left( {n - 1} \right)}}} $ ;$ \overline X =\displaystyle \sum\limits_{i = 1}^n {{{{X_i}} \mathord{\left/ {\vphantom {{{X_i}} n}} \right. } n}} $ 。其中:V为样本方差;$ \overline X $ 为样本均值;n为样方数;Xi为第i样方样本数。当0≤V/$ \overline X $ <0.5时,林木为均匀分布;当0.5≤V/$ \overline X $ <1.5时,林木为随机分布;当V/$ \overline X $ ≥1.5时,林木为聚集分布。样地
编号样地面
积/m2平均胸
径/cm平均树
高/m林分密度/
(株·hm−2)树种组成 空间格局 样地
编号样地面
积/m2平均胸
径/cm平均树
高/m林分密度/
(株·hm−2)树种组成 空间格局 1 1 256 8.2 7.8 2 792 8落1桦1杨 聚集分布 17 1 256 13.6 12.4 983 9落1桦 均匀分布 2 1 256 14.4 9.6 315 7落3杨 聚集分布 18 1 256 26.9 23.5 550 10落 聚集分布 3 1 256 10.9 10.1 708 8落2桦 随机分布 19 1 256 12.1 12.2 1 258 10落 随机分布 4 1 256 12.5 9.4 1 533 9落1桦 聚集分布 20 1 256 7.9 6.4 1 180 10落-桦 随机分布 5 1 256 9.3 9.2 1 062 8落2桦 聚集分布 21 1 256 7.4 9.3 1 966 6落4桦 随机分布 6 1 256 15.9 8.9 865 10落 随机分布 22 1 256 10.1 8.7 2 359 8落2桦 聚集分布 7 1 256 8.7 8.1 1 494 8落2桦 随机分布 23 1 256 10.0 10.1 1 573 6落4桦 随机分布 8 1 256 10.8 9.0 1 533 6落4桦 随机分布 24 1 256 11.3 9.5 2 320 10落 随机分布 9 1 256 12.9 9.8 1 691 9落1桦 随机分布 25 1 600 9.6 10.7 2 775 7落3桦+杨 聚集分布 10 1 256 7.7 7.7 3 106 6落4桦 聚集分布 26 1 600 12.0 10.9 1 750 6落3桦1杨 聚集分布 11 1 256 10.0 10.4 1 101 7落3桦 随机分布 27 1 600 12.8 12.1 1 425 7落3桦+杨 随机分布 12 1 256 6.1 6.8 3 263 7落3桦+杨 聚集分布 28 900 12.2 10.3 1 367 8落2桦 随机分布 13 1 256 8.9 8.0 2 398 10落+桦 随机分布 29 900 11.8 10.5 2 067 8落1桦1杨 聚集分布 14 1 256 10.5 10.1 1 533 9落1桦 随机分布 30 900 12.7 11.1 1 722 7落3桦-杨 聚集分布 15 1 256 9.2 11.8 2 241 10落 随机分布 31 900 11.4 10.2 2 233 7落3桦 聚集分布 16 1 256 12.8 9.7 2 045 9落1桦-杨 聚集分布 32 1 200 15.5 10.0 892 9落1桦-杨 随机分布 说明:落表示兴安落叶松;桦表示白桦;杨表示山杨;树种组成中的数字为树种组成系数,表示各树种的胸高断面积占林分总胸高断面积的比例,用十分法表示。+表示该树种胸高断面积占林分总胸高断面积的2%~5%,−表示该树种胸高断面积少于林分总胸高断面积的2% Table 1. Survey of sample plots
-
以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5个指标作为自然整枝强度指标。其中: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是指树冠4个方向中分别从第1个活枝[24]和第1个死枝到地面的高度。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及处理,SPSS 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依据Pearson相关系数和双侧显著性检验结果,筛选影响自然整枝的相关因子。对自然整枝指标同显著相关的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为分析不同密度和空间格局的林分自然整枝规律,将林分密度划分为≤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株·hm−2等4个密度水平,将聚集系数划分为≤0.5、0.5~1.5、1.5~2.5、>2.5等4个梯度进行讨论。
-
从表2可以看出: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的平均值分别为4.8 m、46.4%、2.8 m、25.2%、1.4 m。林分密度为315~3 263株·hm−2的林分活枝下高为2.5~5.0 m,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为35.7%~50.0%,死枝下高为1.9~4.6 m,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为22.8%~27.3%,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为0.4~3.8 m。从表3可见:林分密度对自然整枝的影响明显,不同密度的林分自然整枝差异极显著(P<0.01)。天然林密度大小直接反映林分所处的生长阶段,中幼龄林密度对自然整枝影响较复杂,与密度范围有关。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活枝下高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当林分密度为1 000~2 000株·hm−2时,活枝下高达到最高值(表2),当林分密度大于3 000株·hm−2时,活枝下高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林分密度、年龄、胸径和树高等多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尤其树高和胸径是描述林分结构和竞争程度的重要变量,与林木枝下高有密切关系[8]。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林分密度为2 000~3 000株·hm−2时,达到最高值(表2),但林分密度超过3 000株·hm−2时有所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密度增加时,抑制了林木冠幅的生长,使死枝数量增加并且增加了死枝脱落速度。空间结构对林木生长和自然整枝有较大影响[25−26]。不同聚集系数的林分自然整枝差异极显著(表3) (P<0.01)。聚集系数为0.302~5.449的林分活枝下高为4.6~6.4 m(表2),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为43.5%~50.9%;死枝下高为1.6~4.2 m,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为17.8%~28.2%;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为0.9~4.5 m。随着聚集系数增长,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死枝下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说明林木分布格局由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转变或者林木聚集程度的增加,能够促进林木自然整枝。
林分密度/(株·hm−2) h1/m h1/H/% h2/m h2/H/% h1−h2/m 聚集系数 h1/m h1/H/% h2/m h2/H/% h1−h2/m ≤1 000 4.1 36.5 4.6 27.3 3.8 ≤0.5 6.4 43.5 4.0 28.2 2.4 1 000~2 000 5.0 46.3 2.7 24.5 1.1 0.5~1.5 4.8 44.9 2.7 26.3 1.0 2 000~3 000 4.9 50.0 2.5 25.6 1.0 1.5~2.5 4.6 45.8 4.2 22.5 4.5 >3 000 2.5 35.7 1.9 22.8 0.4 >2.5 5.0 50.9 1.6 17.8 0.9 说明:h1表示活枝下高;h1/H表示活枝下高与树高比例;h2表示死枝下高;h2/H表示死枝下高与树高比例;h1−h2表示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 Table 2. Tree height under branches of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clustered coefficients
因子 变差来源 林分密度水平 聚集系数水平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h1 组间 1 492.568 30 49.752 11.594 0.000 1 511.841 31 48.769 11.397 0.000 组内 5 355.457 1 248 4.291 5 336.184 1 247 4.279 总和 6 848.025 1 278 6 848.025 1 278 h2 组间 108.033 13 8.310 5.745 0.000 108.033 13 8.310 5.745 0.000 组内 69.435 48 1.447 69.435 48 1.447 总和 177.469 61 177.469 61 h1/H 组间 6.559 30 0.219 9.392 0.000 6.889 31 0.222 9.648 0.000 组内 29.052 1 248 0.023 28.723 1 247 0.023 总和 35.612 1 278 35.612 1 278 h2/H 组间 0.619 13 0.048 4.683 0.000 0.619 13 0.048 4.683 0.000 组内 0.488 48 0.010 0.488 48 0.010 总和 1.107 61 1.107 61 h1−h2 组间 107.057 13 8.235 7.561 0.000 107.057 13 8.235 7.561 0.000 组内 52.278 48 1.089 52.278 48 1.089 总和 159.334 61 159.334 61 说明:h1表示活枝下高;h1/H表示活枝下高与树高比例;h2表示死枝下高;h2/H表示死枝下高与树高比例;h1−h2表示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 Table 3. Anova of tree height under branches in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clustered coefficients
-
相关性分析表明:胸径、树高、冠幅、年龄等林木因子影响自然整枝(表4)。其中:胸径和树高与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4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林木冠幅与活枝下高、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3个指标呈极显著(P <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林木年龄与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等2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林木个体长势越好,越能促进形成死枝并脱落,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同时上升,自然整枝就越好,但相比之下,活枝下高的上升速度大于死枝下高,即出现树枝死亡速度大于脱落速度,因此两者高差呈加大趋势。随着林木冠幅变大,对下层枝的遮光作用也变大,其光合作用减少,从而加速死枝的形成,促进自然整枝。尽管随林木年龄增长,自然整枝力度也增强,但主要表现在活枝下高等指标上,与死枝下高等指标无显著相关。随着自然整枝能力的增强,出现更多死枝并逐渐脱落,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随之逐渐上升,两者呈极显著相关(P<0.01)。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除了与活枝下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外,与其他林木因子均无显著相关,这说明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不适合作为自然整枝强度指标。
因子 林木因子 林分因子 林木胸径 林木树高 活枝下高 冠幅 林木年龄 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 林分密度 聚集系数 h1 0.481** 0.660** − 0.290** 0.649** 0.217** 0.354** − − h1/H 0.101** 0.130** 0.805** − 0.524** − 0.115** 0.110** 0.087** h2 0.418** 0.467** 0.816** 0.279* 0.449** 0.502** −0.308* −0.305* h2/H − − 0.436** − − − − − −0.270* h1−h2 0.716** 0.748** 0.792** 0.714** 0.106 0.769** 0.765** −0.476** − 说明:h1表示活枝下高;h1/H表示活枝下高与树高比例;h2表示死枝下高;h2/H表示死枝下高与树高比例;h1−h2表示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表示相关显著(P<0.05);**表示相关极显著(P<0.01);−表示相关不显著 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height under branches, trees fators and stand factors
-
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林分密度、聚集系数等林分因子影响自然整枝(表4)。其中,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影响相近,与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与平均胸径不相关)、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林分长势越好,林分自然整枝越强。林分密度与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负相关。这可能与林分密度范围有关以外,不同密度或相近密度的林分因林木分布格局的差异导致影响程度不同;天然林因林木年龄和个体大小(胸径、树高、冠幅)差异,自然整枝力度和进度不同;天然林密度水平与其生长阶段密切相关,例如中幼龄林的林分密度相对大,林木年龄偏小、树高仍处在速生期等。这使得林分密度对自然整枝的影响较复杂,自然整枝表现为各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林分密度增加时林木冠幅和胸径生长受到抑制,促使树冠下层出现更多死枝,而越早形成的死枝因基径越细,枝长越短而更容易脱落,将会加快死枝脱落速度,缩短死枝脱落所需时间。因此,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缩小,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增加,但因树高生长处在速生期,使死枝下高相对趋于下降。聚集系数同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同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林木的聚集分布有利于自然整枝,加快死枝出现速度,影响力不比林分密度弱。在5个自然整枝指标中,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较其他指标表现弱些,只有同聚集系数有显著负相关(P<0.05),在选定天然林自然整枝强度指标时可不予采用。本研究中天然林树种组成为6落3桦1杨~10落,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混交林和兴安落叶松纯林均存在,组成比例变幅较大但树种组成对林木自然整枝的影响并不显著。
-
林木和林分2个层面都有诸多因子影响自然整枝。为确定主要影响因子,把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4个指标同其显著相关的8个因子(表4)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表5)。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子为林木树高、林木年龄、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等4个因子。其中,活枝下高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林木树高和林木年龄2个因子。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林木年龄1个因子。以上3个影响因子都是林木因子而非林分因子,说明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主要受林木个体影响。死枝下高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林分平均树高1个因子,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林分平均胸径和林木树高2个因子。这3个影响因子既有林分因子又有林木因子,但以林分因子为主。说明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主要受林分因子的影响。
因子 模型 判定系数R2 自由度 F P h1 h1=−4.528+0.591h+0.042a 0.762 47 72.223 0.000 HLR HLR=0.158+0.004a 0.274 47 17.389 0.000 h2 h2=−0.189+0.297H 0.252 61 20.242 0.000 DLH DLH=−2.872+0.22D+0.169h 0.675 61 61.230 0.000 说明:h1表示活枝下高;h表示林木树高;a表示林木年龄;HLR表示活枝下高与树高比;h2表示死枝下高;H表示林分平均树高;DLH表示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D表示林分平均胸径 Table 5.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height under branch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factors of self-pruning in natural Larix gmelinii forest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20
- Received Date: 2022-03-16
- Accepted Date: 2022-09-14
- Rev Recd Date: 2022-09-10
- Available Online: 2023-01-18
- Publish Date: 2023-01-17
-
Key words:
- Larix gmelinii /
- self-pruning /
- influencing factors /
- stand structure /
- natural forest
Abstract:
Citation: | YU Bao.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factors of self-pruning in natural Larix gmelinii forest[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3, 40(1): 209-2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