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仅会导致河道淤塞、加剧洪水灾害,还会引起土地退化[1]。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地理环境特殊,易导致土壤水分匮乏、养分贫瘠[2]。植被恢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开始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改变了区域植被格局和下垫面条件[3],也使地表物质迁移、土壤结构、水文状况、土壤肥力等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土壤质量[4]。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在一定生态系统内净化环境、支持生物生产、促进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的能力[5]。土壤质量状况与地理位置、自然组成、土壤类型、土壤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土地利用方式关系密切[6]。土壤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人类通过不同的利用方式干预和调整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方向、变化速率以及地表物质再分配过程,从而使土壤质量发生变化[7]。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增加土壤侵蚀,降低生物多样性[8]。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杨亚辉等[9]基于黄土高原王东沟小流域9个径流小区的观测实验,针对植被覆盖条件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显示: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有机质表现为草、灌地显著优于纯林和混交林,而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各小区间差异不显著,黄土塬区植被恢复应遵循草本与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刘春利等[10]对六道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特性的研究显示:相同土壤吸力(基质势)条件下,土壤水分以农田最大、林地最小;饱和导水率则相反,除土壤水分消耗期的林地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外,其他时期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王凯博等[11]在黄土丘陵区开展的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显示:与农田相比,天然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人工灌木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都有明显提高,而人工乔木林地和果园提高不明显。
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已经围绕土壤质量开展了大量研究。吕春花等[12]在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的研究发现: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150 a期间,土壤质量指数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变化范围为0.2~0.8 。白文娟等[13]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研究区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刺槐Robinia peudoacacia林地、农地、退耕草地、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地、沙蒿 Artemisia desertorum地、柠条 Caragana korshinski灌木地、杨树 Populus疏林地。邱莉萍[14]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的研究发现: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油松林、刺槐林、荒坡地、草地,纸坊沟流域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刺槐+狼牙刺 Sophora vicifolia混交林、狼牙刺林、柠条灌木林、刺槐林;子午岭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地、摆荒未翻耕地、农用地、摆荒翻耕地。佘雕[15]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灌木林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的研究显示:3种灌木林地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沙棘林地、柠条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土壤质量分级表明沙棘林地为Ⅱ级,土壤质量较高;柠条林地和天然次生林地均为Ⅲ级,土壤质量中等。
残塬是黄土塬的典型地貌类型,剧烈的土壤侵蚀导致塬面破碎化严重。植被恢复是流域生态治理的主要举措,然而,围绕残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地处黄土残塬沟壑区的典型流域清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比流域内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农地、林地、灌草地、果园)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对清水河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进行量化评价,以期为评估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保持效益及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
由图1A可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对土壤容重影响显著(P<0.05)。0~20 cm土层中,果园土壤容重最大[(1.34±0.09) g·cm−3],且显著高于灌草地[(0.94±0.13) g·cm−3] (P<0.05),灌草地的土壤容重最小[(0.94±0.13) g·cm−3]。20~40 cm土层中,农地的土壤容重最大[(1.36±0.17) g·cm−3],且显著大于林地[(1.11±0.13) g·cm−3]和灌草地[(1.14±0.12) g ·cm−3] (P<0.05)。其余土层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容重差异并不显著。40~60 cm土层中灌草地土壤容重[(1.34±0.14) g·cm−3]最大,果园土壤容重[(1.20±0.06) g·cm−3]最小。林地土壤容重在不同土壤深度间差异显著。在60~8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最大[(1.28±0.08) g·cm−3],在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最小[(1.07±0.01) g·cm−3]。灌草地在40~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最大[(1.34±0.14) g·cm−3],在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最小[(0.94±0.13) g·cm−3]。农地和果园在不同土层的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
从图1B可看出:在各个土层中,林地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10.34±3.38) g·kg−1],依次分别为农地[(7.27±2.61) g·kg−1]、灌草地[(7.01±2.27) g·kg−1]和果园[(5.50±1.01) g·kg−1]。在0~20 cm土层中,林地的有机质质量分数[(16.09±7.96) g·kg−1]最高,果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7.30±2.11) g·kg−1]最低。在20~40 cm土层中,有机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11.89±6.85) g·kg−1]、灌草地[(7.79±3.12) g·kg−1]、农地[(7.13±3.30) g·kg−1]、果园[(5.99±1.85) g·kg−1]。在40~60 cm土层,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林地[(9.41±4.15) g·kg−1],最低的是果园[(4.76±1.15) g·kg−1]。总体来看,在同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不同土层间有机质质量分数差异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降低。
从图1C可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影响显著(P<0.05),而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土层的差异不显著。在0~20和80~100 cm土层中,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不显著,而在20~40和60~80 cm土层中,林地的全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果园(P<0.05),农地和灌草地的全氮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在40~60 cm土层中,林地的全氮质量分数[(3.26±0.36) g·kg−1]显著高于果园[(2.19±0.61) g ·kg−1]和灌草地[(2.11±0.72) g·kg−1]( P<0.05)。总体来看,林地的全氮质量分数最高,为(3.47±0.14) g·kg−1,果园的全氮质量分数最低,为(2.07±0.79) g ·kg−1。
由图1D可以看出:在0~20 cm土层中,农地的全磷质量分数最高[(2.85±0.84) g·kg−1],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而其余土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在20~40 cm土层中,农地的全磷质量分数[(2.29±0.56) g·kg−1]最高,灌草地的全磷质量分数[(1.87±0.30) g·kg−1]最低。在40~60 cm土层中,农地全磷质量分数最高[(2.35±0.43) g·kg−1],林地全磷质量分数最低[(1.94±0.11) g·kg−1]。在60~80 cm土层中,全磷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果园[(2.29±0.29) g·kg−1]、农地[(2.17±0.25) g·kg−1]、林地[(2.00±0.15) g·kg−1]、灌草地[(1.92±0.28) g·kg−1]。在80~100 cm土层中,全磷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农地[(2.06±0.18) g·kg−1]、果园[(2.02±0.31) g·kg−1]、林地[(1.94±0.19) g·kg−1]、灌草地[(1.93±0.22) g·kg−1]。总体来看,在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农地的全磷质量分数最高。
由图1E可知:林地在0~20 cm土层的速效钾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土层速效钾质量分数(P<0.05);农地在 0~20 cm土层的速效钾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其余土层间的差异不显著。在0~20 cm土层中,速效钾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25.22±8.08) mg·kg−1]、农地[(21.12±7.59) mg·kg−1]、果园[(16.35±4.73) mg·kg−1]、灌草地[(15.61±3.90) m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其余土层间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差异不显著。
由图1F可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对土壤pH影响不大,不同土层pH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一土层的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的pH最高,为8.27,果园的pH最低,为7.89。
从图2可以看出: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砂粒体积百分比占0~35%,黏粒体积百分比占10%~50%,粉粒体积百分比占65%~90%,表明清水河流域的土壤属于粉砂质壤土。
-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1)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1.0,解释了总方差的71.42%。在第1主成分中,砂粒体积百分比的加权参数最高,且与高加权参数黏粒体积百分比、粉粒体积百分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图3),因此剔除黏粒和粉粒体积百分比这2个指标,选择砂粒体积百分比作为计算ISQ的指标之一。在第2个主成分中,土壤容重和有机质质量分数是高加权参数,土壤容重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有机质质量分数和砂粒体积百分比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只将土壤容重纳入计算ISQ的指标之一。而在第3主成分中,只有速效钾质量分数是高加权参数。因此,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土壤容重、速效钾质量分数、砂粒体积百分比为计算ISQ的指标。
指标 主成分 指标 主成分 1 2 3 1 2 3 土壤容重 0.07 0.51 0.16 黏粒体积百分比 0.49 0.09 −0.10 有机质质量分数 0.07 −0.53 0.16 粉粒体积百分比 0.47 −0.11 −0.21 pH 0.31 −0.27 0.18 砂粒体积百分比 −0.51 0.05 0.19 全氮质量分数 −0.25 −0.34 0.28 特征值 1.85 1.52 1.05 全磷质量分数 −0.30 0.16 −0.36 贡献率 0.38 0.21 0.12 速效钾质量分数 −0.17 0.03 −0.81 累计贡献率 0.38 0.60 0.71 Table 1. Rotation factor load of soil index on each principal component
-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各采样点的土壤质量,以0.2为组距将土壤质量指数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低(0<ISQ≤0.2)、较低(0.2<ISQ≤0.4)、中(0.4<ISQ≤0. 6)、较高(0.6<ISQ≤0.8)、高(0.8<ISQ≤1)[23]。清水河流域20个采样点的ISQ为0.4~0.7,有4个采样点的ISQ高于0.6,达到了较高水平(以林地为主),其均值为0.50±0.08,处于中等水平。由图4可知:林地的ISQ在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大(0.55),其次是灌草地(0.53)、农地(0.48),果园最小(0.44)。可以看出,砂粒体积百分比对ISQ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土壤容重和速效钾质量分数。
如使用非线性评分函数将选定的土壤质量指标(砂粒体积百分比、土壤容重、速效钾质量分数)转化为得分,并将经过标准化的指标数值和其加权乘积相加来计算ISQ,则ISQ的计算公式为:ISQ=0.54S1+0.31S2+0.15S3。其中:S1、S2、S3分别为砂粒体积百分比、土壤容重、速效钾质量分数的标准化得分。3个土壤质量指标的标准化方程如表2所示。
指标 权重因子 加权因子 标准化方程 砂粒体积百分比(S1) 0.38 0.54 S1=1/[1+(x/22.42)2.5] 土壤容重(S2) 0.22 0.31 S2=1/[1+(x/1.13)2.5] 速效钾质量分数(S3) 0.11 0.15 S3=1/[1+(x/19.58)−2.5] 说明:x表示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土壤指标值。 Table 2. Weight factors and standardization equations of soil quality index
对环境因子与土壤理化因子和ISQ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环境因子中,只有海拔与ISQ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坡度和坡向与各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对于ISQ和海拔来说,两者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海拔的上升,土壤质量升高。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Qingshui River Basin of western Shanxi Province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98
- Received Date: 2022-07-22
- Accepted Date: 2022-11-22
- Rev Recd Date: 2022-11-18
- Available Online: 2023-07-13
- Publish Date: 2023-08-20
-
Key words:
- the Loess Plateau /
- soil quality /
-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
- Qingshui River Basin
Abstract:
Citation: | ZUO Qilin, YU Yang, ZHA Tonggang, ZHANG Hengshuo, LIANG Yipeng, OUYANG Jiahuan.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Qingshui River Basin of western Shanxi Province[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3, 40(4): 801-8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