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24卷  第5期

研究论文
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与支撑体系的建立
徐秀英, 费喜敏, 邵同尧
2007, 24(5): 517-523.
[摘要](1397) [PDF](212)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向供应充裕,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成为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组织和政策等支撑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以浙江省台州市柑橘特色农业为例,从种植面积、产量、生产率水平和在当地农业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对柑橘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介绍,论述了资源禀赋、技术、质量与品牌、组织和政策等柑橘特色农业发展中支撑体系的建立,并提出了台州柑橘特色农业发展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表7参8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炭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
罗锡平, 傅深渊, 周春晖
2007, 24(5): 524-527.
[摘要](1591) [PDF](292)
摘要:
研究发展了一种以钛酸四丁酯和竹炭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纳米改性竹炭新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改性竹炭的粒径,分析了该材料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pH值下对2,4-二氯苯酚溶液降解性能,对比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炭、竹炭和二氧化钛粉末3种不同体系下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还测试了改性竹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竹炭材料具有良好光催化降解性能,在溶液中2,4-二氯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20 mgL- 1, pH10,反应75 min时降解率达到了96.4%, pH6时,降解率仅为61.7%,再生改性竹炭降解率为96.3%,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图3表1参14
温度对稻草部分理化性能的影响
李晓平, 周定国
2007, 24(5): 528-532.
[摘要](1285) [PDF](214)
摘要:
利用广角X衍射仪、红外光谱仪、Sigma 700高性能表面张力/接触角仪和热重分析仪,比较110℃和160℃温度处理过的稻草和未处理稻草之间的性能差异,包括结晶度、化学成分、浸润性和热解特性等。结果表明,经过160℃高温处理后,稻草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和木素含量显著改变,导致稻草的力学强度降低,化学成分改变,浸润性变差。这些都不利于人造板的生产,因此, 160℃不能作为原料的干燥温度; 110℃的温度对稻草的性能影响不明显,可作为原料的干燥温度。图3表3参13
桂花花冠裂片表面的超微结构观察
常炳华, 胡永红, 徐业根, 张秋兴, 张万里
2007, 24(5): 533-537.
[摘要](1461) [PDF](297)
摘要:
应用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了早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aoyingui',晚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Wanyingui',早黄Osmanthus fragrans 'Zaohuang',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Jingui',硬叶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Yingyedangui',败育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Baiyudangui',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Sijigui',大叶佛顶珠Osmanthus fragrans 'Dayefodingzhu'等8个桂花品种花冠裂片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桂花花冠裂片上表皮细胞表面布满规则的突起条棱,气孔散乱地分布在花冠裂片基部。不同品种花冠裂片上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细胞形态大小和表面突起条棱疏密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与不同桂花品种散发香气的浓淡有一定的相关性。图3参11
印楝在干热河谷的适应性
林文杰, 伍建榕, 马焕成
2007, 24(5): 538-543.
[摘要](1538) [PDF](230)
摘要:
通过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试验,分别研究根际土壤水分动态、植物在雨季和旱季时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以探讨印楝对干热气候适应性的机制。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吸力成幂函数关系。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5.9%,土壤吸力上升到1.5MPa达3个月的条件下,印楝仍然能维持生存,表明该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在旱季时,印楝受到土壤和大气干旱胁迫,生长基本停止,顶芽枯死,大部分叶片脱落,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在雨季时,印楝能迅速生长,整个生长周期呈现曲折性生长规律。印楝在旱季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为雨季的23.8%, 47.1%和64.9%。在旱季时,水分利用率明显下降。在旱季时,印楝的光合生理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叶片的光合系统受到明显的破坏。通过生长和生理上的适应,在经过6个月旱季后,印楝的保存率达90%以上,表明印楝适应于干热河谷地区生长。图7表1参16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测定厚朴酚类物质
郁重彦, 童再康, 黄华宏, 朱玉球
2007, 24(5): 544-549.
[摘要](1153) [PDF](273)
摘要:
为了建立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药材品质快速有效的评价方法,采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质量分数。通过在全波长条件下,运用不同数学预处理、光谱散射校正和统计方法对来发展定标回归方程,其中统计方法包括偏最小二乘法(PLS)、修正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法(M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最佳的数学方法为 3, 6, 6, 1组合,光谱散射校正方法为SNV+ D或SNV,统计方法为MPLS,厚朴酚类物质的定标决定系数RSQ均达到了0.97以上。该定标模型的外部独立检验相关系数也均达0.95以上。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厚朴药材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具有与化学法相近的准确性,可在实践中应用。图2表5参11
浙江省杨梅产地环境条件评价及无公害生产关键措施
王白坡, 程晓建, 符庆功, 喻卫武, 王慧
2007, 24(5): 550-554.
[摘要](1641) [PDF](264)
摘要:
从无公害杨梅Myrica rubra生产层面分析了产地土壤条件,果实安全质量以及生产组织的实施和关键措施,探讨浙江省无公害杨梅生产现状。结果表明,检测的产地土壤未检出农药残留,除部分产地未检出汞外, 6种重金属均能检出,各元素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铅、铬、砷、铜、镉、汞,但其污染指数大小排列却是镉、铬、铅、砷、汞、铜。除个别样点汞超标外, 97.14%的样点符合无公害土壤质量规定的要求。实中镉、砷和铜均能检出,有1/3样品未检出汞,个别未检出铅。2批样果品中分别有94.12%和90.70%样品符合水果元素国家标准。超标的样品中均为镉占首位,其次为铅。这些样点多在乡镇工业发达产区和公路干线附近。果实重金属污染指数大小排名为铅、镉、砷、铬、汞、铜,与土壤污染指数排列顺序相似。果实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与土壤对应污染指数的大小有一定相关。无公害生产关键:园地应远离污染源,避免被动污染;严格规范施肥、用药和无公害生产规定。表3参8
杨桐不同立体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吴家胜, 应叶青, 程晓建, 黎章矩
2007, 24(5): 555-558.
[摘要](1429) [PDF](207)
摘要:
对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 与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 杨桐与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 杨桐与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 杨桐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等4 种立体经营组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造林时间、立地条件对杨桐造林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造林时, 立地条件应选择土层深厚, 水分条件较好的中、下坡位为宜, 避免选择低洼积水地段, 造林季节选择2 月中下旬为宜。立地条件及上层林木郁闭度对杨桐的生长及叶片品质有显著影响, 土层深厚、湿润和上层林木郁闭度0.5 ~ 0.6 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杨桐的生长和叶片品质的提高。4种立体经营模式中, 以杨桐与池杉模式为最好, 杨桐与金钱松模式次之, 杨桐与湿地松及杨桐与毛竹模式较差。参7
子午岭次生油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的更新特点
王彬, 王辉, 杨君珑, 孙栋元
2007, 24(5): 559-563.
[摘要](1414) [PDF](203)
摘要:
为揭示甘肃子午岭次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林主要乔木树种在林窗与非林窗环境下的更新规律, 对25 个林窗和25 个非林窗中的主要乔木树种进行了调查, 按照树种重要值的位序差值将林窗内外群落灌木层中出现的主要乔木树种划分为4 类生态种组。结果表明, 对林窗强烈正更新反应的树种(第1 类生态种组)有6 种, 强烈负更新反应的树种(第2 类生态种组)2 种, 中等更新反应的(第3 类生态种组)8 种, 不明显更新反应的(第4 类生态种组)有15 种。第1 类生态种组树种幼苗幼树的平均密度和平均高度在林窗远大于非林窗, 第4 类生态种组的树种在林窗中也能更新, 不同生态种组树种的幼苗在林窗与非林窗中的更新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主要乔木树种在林窗内的更新状况优于非林窗内, 林窗的出现为子午岭次生油松林主要乔木林树种的更新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图2 表1 参14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的影响
郑军, 曹福亮, 郁万文
2007, 24(5): 564-568.
[摘要](1356) [PDF](196)
摘要:
为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Ginkgo biloba 叶品质的影响, 按1.00 g盆-1的氮素水平对银杏2 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银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根系活力=438.203 F0.01 =4.456 , F硝酸还原酶=1 103.357 F0.01 =4.456), 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F F 0.01);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降低银杏叶中硝态氮质量分数, 并明显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共同影响, 使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质量分数增加。以叶中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作为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衡量指标, 以硝态氮∶铵态氮为75∶25 和50∶50 的配比较优。图6 表2 参12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王景燕,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冉华
2007, 24(5): 569-574.
[摘要](1123) [PDF](234)
摘要: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人工更新成檫木Sassafras tsumu 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林后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 种人工林与天然常绿阔叶林相比, 土壤有机质显著降低(P 0.05 ), 容重显著升高(P 0.05),土壤孔隙度(总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降低, 但仅柳杉林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及下层土壤毛管持水量达显著水平(P 0.05 )。3 种人工林中, 总体上檫木林和水杉林对原有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保持作用较好, 而柳杉林较差。土壤有机质和容重与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均呈显著相关(P 0.05 )。这预示了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 由于林地土壤有机质降低, 土壤容重增加和孔隙度降低导致林地土壤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降低, 且不同林分对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不同。因此, 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及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更新, 对于增加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和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表4 参15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树种固碳释氧效应初步研究
徐玮玮, 李晓储, 汪成忠, 何小弟, 陆建飞, 黄利斌
2007, 24(5): 575-580.
[摘要](1518) [PDF](276)
摘要:
比较分析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组成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对19 个树种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 将它们分为3 类:单株日固碳释氧量65 , 26~ 58 和8 g m-2 d-1 。金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的单株日固碳释氧量最高, 分别为115.012 和83.638 0 gm-2d-1 ,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的固碳释氧量均较高;桃Amygdalus persica , 夹竹桃Nerium indicum , 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 ,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也具有较好的固碳释氧能力;香橼Citrus medica , 日本珊瑚树Viburnumawabuki , 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弱。图1 表4 参9
7 种不同林农土地利用类型残体的有机碳储量
李正才, 徐德应, 杨校生, 傅懋毅, 孙雪忠, 奚金荣
2007, 24(5): 581-586.
[摘要](1215) [PDF](169)
摘要:
2005 年12 月初, 对浙江省富阳市7 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残体现存有机碳的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地上部分细残体有机碳储量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林最多,其次是粗放经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林、次生林、灌木林和毛竹集约经营林, 农耕地最小;并且以叶片的有机碳储量为主, 其次是枝条和腐解物, 草本植物茎叶和花果树皮等储量均不超过10 %;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下, 地上部分粗残体的有机碳储量均比较小。②7 种土地利用类型下, 地下部分细残体有机碳的储量均很接近, 且小于2 mm 的细残体有机碳储量均在50 %以上;毛竹林地下粗残体的有机碳储量要比其他几种类型的要高, 次生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和灌木林地下部分粗残体有机碳储量非常接近。③7 种土地利用类型下, 以毛竹粗放经营竹林和杉木林的残体有机碳储量为最大, 分别达到了3.20 和3.19 thm-2 , 是农耕地残体有机碳储量的3.4 倍;次生林、马尾松林和集约经营的竹林残体有机碳储量为2.7 ~ 1.6 thm-2 , 也分别比农耕地残体有机碳储量高;农耕地的残体有机碳储量最低, 只有0.94 thm-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残体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粗放经营毛竹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次生林集约经营毛竹林灌木林和农耕地。表6 参19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研究
白彦锋, 姜春前, 鲁德, 朱臻
2007, 24(5): 587-592.
[摘要](1630) [PDF](244)
摘要:
伐后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又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的一部分。为合理估算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达喀尔会议上确立了3 种估算方法框架, 即: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在3 种方法的框架下, 利用寿命分析法和逐步递归法计算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结果显示:①分别利用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估算我国1961 -2000 年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 证明我国的木质林产品是一个碳库, 并且这个碳库的碳储量一直在增长;②3 种方法估算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年平均增长量分别是11.72 ,8.58 和7.53 Tga-1 ;③1990 -2000 年, 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10.27 ,4.75 和2.16 Tga-1 , 其中, 1990 年木质林产品库的碳储量分别是364.0 , 299.0 和285.1 Tg ;④从计量的角度和估算的难易程度来看, 储量变化法的计量对我国较为有利。图3 表1 参30
游憩活动对活地被物层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钟永德, 王怀采, 黄家兰
2007, 24(5): 593-598.
[摘要](1322) [PDF](182)
摘要:
在湖南省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选取6 个游憩点进行植被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调查,其中包括4 条游径、1 个烧烤场和1 处游客休息地。结果表明:游憩活动会对生态旅游区植被的群落及生物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同一水平距离带上, 活地被物层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出现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的规律;草本层植被的生物量(x)与其盖度(y)正相关,并可用经验方程y =5.039 2x +8.882 4 来表示。图1 表3 参14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斑块和廊道
宣功巧
2007, 24(5): 599-603.
[摘要](2679) [PDF](531)
摘要:
为了更有效地布局城市绿地, 使城市绿地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通过对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 的分析, 并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绿地斑块规划时, 绿地斑块的数量越多、斑块越大、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越大, 则生态效益越高;此外, 紧凑或圆形的斑块在保护内部资源方面具有最高效率;在进行廊道规划的时候, 需特别强调它在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生态廊道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 分为河流保护型、生物保护型、环境防护型和游憩使用型等4 种, 从而确定不同廊道的宽度和廊道中植被的分布。参8
山核桃叶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殷舒, 毛胜凤, 杨琼霞, 黄佩龙, 朱栋奎, 胡军祥
2007, 24(5): 604-607.
[摘要](1377) [PDF](260)
摘要:
研究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菌种的抑制作用。采用滤纸片法, 检测不同浓度山核桃叶片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 ,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 培养12 h , 乙醇提取物对5个供试菌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5), 其效果优于水提取物。培养24 h , 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P 0.05), 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12 h 前有所降低。培养36 h , 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仍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表2 参9
基于多指标类型的区域森林火险等级适应性评价方法
唐丽华, 方陆明, 郑文达, 陈培金
2007, 24(5): 608-613.
[摘要](1797) [PDF](253)
摘要:
森林火险等级评价是当前所有林火管理系统的基础。由于评价尺度与评价区域的环境与目标的不同, 区域森林火险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与指标量化值都不尽相同。提出以指标体系的动态生成框架为技术支撑的基于多指标类型的区域森林火险等级适应性评价方法, 阐述了指标体系的动态生成过程以及指标权重、指标度量的确定, 构建了不同区域森林火险评价通用模型, 并进行了实地验证。图1 表2 参22
基于GIS 的林火蔓延模拟的实现
宋丽艳, 周国模, 汤孟平, 余树全, 郑文达, 刘学松
2007, 24(5): 614-618.
[摘要](1456) [PDF](317)
摘要:
为定量描述林火行为以辅助扑救决策,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建立林火蔓延模拟的空间背景并生成相应数据, 运用林火蔓延模型且综合考虑火场地形、气象及可燃物类型等因子, 采用点到点的传播方式, 用Visual Basic 6.0 开发软件, 最终实现林火蔓延的动态模拟。模拟的结果表明, 在地形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林火的初始蔓延速度和风速的大小对林火蔓延有明显的影响, 不同的初始蔓延速度会导致不同的蔓延结果, 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大, 蔓延面积也相应增加;不同的风速形成的火场面积不同, 随着风速的增大, 蔓延面积也相应增加, 但火场的形状相似;坡向不同, 接受阳光的照射不同, 温度、湿度、土壤和植被都有差异, 一般南坡比北坡更容易燃烧且蔓延速度快;不同的坡位会导致林地内水分含量不同, 进而也会影响林火的蔓延速度。图5 参12
浙江省温州市湿地水鸟区系研究
陈余钊, 马仁翻, 刘鸣, 诸显超
2007, 24(5): 619-626.
[摘要](1683) [PDF](266)
摘要:
2004 年12 月至2005 年7 月, 对浙江省温州市湿地的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 共发现水鸟116 种。结合历史资料, 温州市共有湿地水鸟147 种, 隶属12 目25 科。区系成分分析可知, 古北界105 种(占总种数的71.43 %), 东洋界36 种(占总种数的24.49 %), 广布种6 种(占总种数的4.08 %);居留类型分冬候鸟76 种, 夏候鸟24 种, 留鸟l7 种, 旅鸟30 种;在41 种繁殖鸟中, 东洋种34 种, 广布种6 种, 古北种1 种, 以东洋界占绝对优势(82.93 %);生活型以涉禽为主, 游禽次之;受各种法规、协定保护的水鸟达118 种之多。表4 参13
明清家具雕饰题材与雕饰部位的关系分析
余肖红, 林秀珍, 王丽
2007, 24(5): 627-632.
[摘要](1529) [PDF](196)
摘要:
以明清家具484 幅雕饰图案为样本(其中:明式255 幅, 清式229 幅), 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明式和清式家具不同雕饰部位使用特定雕饰题材的强度(偏好)差异, 以及明清 家具相同部位使用各题材强度(偏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并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 对这些差异的缘由作了简要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明式与清式家具各雕饰部位对题材的选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②明清家具特定雕饰题材在各雕饰部位的使用, 具有明显的偏好规律;③明清家具相同雕饰部位使用各题材的强度(偏好), 既有一定的传承性, 又有较大的时代变化性。表5 参17
文献综述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现状
曹银贵, 周伟, 程烨, 许宁, 郝银
2007, 24(5): 633-637.
[摘要](2494) [PDF](278)
摘要: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 综合叙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20 多年来的研究进展, 总结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并展望了未来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方向, 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土地变化科学研究。土地变化科学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是驱动力因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的交叉性, 已从数量模拟研究转向空间模拟研究, 从单方法模拟研转向多种方法结合的模拟研究, 从生物物理驱动力的建模方式转向生物物理驱动力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相结合的建模方式。未来的土地变化研究要加强精度的要求, 促进土地变化科学的发展, 同时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参46
问题讨论
我国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探讨与对策
柴守权, 尤德康, 梅丽娟, 汪运利
2007, 24(5): 638-642.
[摘要](1503) [PDF](186)
摘要:
我国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频繁发生,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虽已建立了初步的应急体系,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仍存在应急预案漏洞、法制基础不健全、应急机制不协调、应急装备不足、应急平台亟待建立、危机意识薄弱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关应急系统和机制, 切实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参14
研究简报
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及其移栽生长的影响
王月生, 周志春, 金国庆, 洪桂木, 王晖
2007, 24(5): 643-646.
[摘要](1210) [PDF](225)
摘要:
2005 -2006 年, 在浙江省淳安县, 设计4 种轻型、半轻型的配比基质, 进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容器苗生长、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基质容器苗与大田裸根苗出圃质量和栽植当年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大田裸根苗比较, 容器苗出圃质量显著提高, 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大, 分枝数多, 各器官和总干物质积累量高, 根系发达, 须根大量增生, 根茎比大幅增高。在4 种配比基质处理中, 以泥炭为主的配比基质(占配比基质的39 %~ 49 %)容器苗生长量大, 出圃质量高。容器苗不仅出圃质量较大田裸根苗高, 而且移栽当年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大, 分枝数多, 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的高产栽培。表6 参10
浙江省逸生分布新记录植物———欧洲猫儿菊
叶喜阳, 李根有, 马丹丹, 谢文远, 王曰培
2007, 24(5): 647-648.
[摘要](1853) [PDF](199)
摘要:
报道了在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发现的一种菊科Compositae 中国大陆逸生分布新记录植物欧洲猫儿菊Hypochaeris radicata L ., 并对其形态特征、用途等作了介绍。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