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4卷 第6期
2007, 24(6): 649-653.
摘要:
通过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群计数和土壤酶质量分数变化的测定,研究了引入黄瓜Cucumis melo根围土壤2株生防菌株Brevibacillus brevis ZJY-1和Bacillus subtilis ZJY-116的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生防菌株的施入对土壤中细菌的种群数量有短期影响,但随着黄瓜生育期的延长,施入生防细菌土壤的细菌数最终与对照土壤中细菌数持平;生防细菌的施入对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影响不大,在取样各时期,经外源菌株处理的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土壤酶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外,在植株生育期,2株生防细菌的引入对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脱氢酶的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酶活性普遍高于对照,可见,外源细菌的引入可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通过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群计数和土壤酶质量分数变化的测定,研究了引入黄瓜Cucumis melo根围土壤2株生防菌株Brevibacillus brevis ZJY-1和Bacillus subtilis ZJY-116的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生防菌株的施入对土壤中细菌的种群数量有短期影响,但随着黄瓜生育期的延长,施入生防细菌土壤的细菌数最终与对照土壤中细菌数持平;生防细菌的施入对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影响不大,在取样各时期,经外源菌株处理的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土壤酶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外,在植株生育期,2株生防细菌的引入对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脱氢酶的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酶活性普遍高于对照,可见,外源细菌的引入可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2007, 24(6): 654-660.
摘要:
果树雌蕊自交不亲和基因(S基因)产物能降解具有相同S基因型的花粉管核糖核酸,导致自然授粉结实率低,果实品质差。确定不同梨品种S基因型,为配置授粉树和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并为遗传改良梨品种奠定基础。实验以5个砂梨Pyrus pyrifolia品种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为实验材料,根据S基因一级结构特征,设计合成特异引物,采用PCR-RFLP系统检测和TA克隆测序等方法,分离鉴定了这些品种扩增片段大小差异很小的2条S基因,确定了它们的S基因型,分别为晶玉Pyrus pyrifolia ‘Jingyu‘ S4S24,金水2号P.pyrifolia ‘Jinshui No.2’ S3S21,新雅P.pyrifolia ‘Xinya’ S4S24,西子绿P.pyrifolia ‘Xizilv’ S4S13,青魁P.pyrifolia ‘Qingkui’ S1S13,并且对各品种测序结果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果树雌蕊自交不亲和基因(S基因)产物能降解具有相同S基因型的花粉管核糖核酸,导致自然授粉结实率低,果实品质差。确定不同梨品种S基因型,为配置授粉树和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并为遗传改良梨品种奠定基础。实验以5个砂梨Pyrus pyrifolia品种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为实验材料,根据S基因一级结构特征,设计合成特异引物,采用PCR-RFLP系统检测和TA克隆测序等方法,分离鉴定了这些品种扩增片段大小差异很小的2条S基因,确定了它们的S基因型,分别为晶玉Pyrus pyrifolia ‘Jingyu‘ S4S24,金水2号P.pyrifolia ‘Jinshui No.2’ S3S21,新雅P.pyrifolia ‘Xinya’ S4S24,西子绿P.pyrifolia ‘Xizilv’ S4S13,青魁P.pyrifolia ‘Qingkui’ S1S13,并且对各品种测序结果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07, 24(6): 661-665.
摘要:
保持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切花良好的水分状况是延长其瓶插寿命,提高观赏品质的关键。为了明确超声波处理对蜡梅切花的保鲜效应,对超声波(UW)及与保鲜剂(PS)复合预处理后的素心蜡梅Ch.praecox var.concolor离体小花进行水培,测定离体小花水分状况变化和寿命等。结果表明,离体小花鲜质量/干质量的比值变化呈现单峰变化趋势,与鲜质量的变化趋势类似,各处理的作用效果依次为:UW+PS>UW>ck (对照);同时UW+PS和UW等2组预处理减缓了小花失水的速度,阻滞了小花离子渗漏的加剧。对预处理后的花枝短期储藏期间脱落酸(ABA)、异戊烯基腺嘌呤(iPA)和玉米素核苷类(ZRs)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发现,在整个储藏过程中,ABA质量摩尔浓度始终低于对照,但2组预处理的ZRs和iPA质量摩尔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经过超声波与保鲜剂复合预处理的2组切花储藏后比对照更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保持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切花良好的水分状况是延长其瓶插寿命,提高观赏品质的关键。为了明确超声波处理对蜡梅切花的保鲜效应,对超声波(UW)及与保鲜剂(PS)复合预处理后的素心蜡梅Ch.praecox var.concolor离体小花进行水培,测定离体小花水分状况变化和寿命等。结果表明,离体小花鲜质量/干质量的比值变化呈现单峰变化趋势,与鲜质量的变化趋势类似,各处理的作用效果依次为:UW+PS>UW>ck (对照);同时UW+PS和UW等2组预处理减缓了小花失水的速度,阻滞了小花离子渗漏的加剧。对预处理后的花枝短期储藏期间脱落酸(ABA)、异戊烯基腺嘌呤(iPA)和玉米素核苷类(ZRs)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发现,在整个储藏过程中,ABA质量摩尔浓度始终低于对照,但2组预处理的ZRs和iPA质量摩尔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经过超声波与保鲜剂复合预处理的2组切花储藏后比对照更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2007, 24(6): 666-669.
摘要:
采用1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苗为材料建立喜树叶用园,设置造林密度为1.0 m×1.0 m (处理A为1.00万株·hm-2),0.5 m×1.0 m (处理B为2.00万株·hm-2),0.5 m×0.5 m (处理C为4.00万株·hm-2),0.3 m×0.5 m (处理D为6.67万株·hm-2),0.3 m×0.3 m (处理E为11.11万株·hm-2)5个水平的密度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对喜树个体高、径生长,叶面积,叶片数和叶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对苗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明显规律,差异不显著(P>0.05)。②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叶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密度对叶用园单位面积叶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密度为1.00~4.00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随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叶产量反而有所降低,以密度为4.00万株·hm-2条件下的单位面积叶产量为最大。
采用1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苗为材料建立喜树叶用园,设置造林密度为1.0 m×1.0 m (处理A为1.00万株·hm-2),0.5 m×1.0 m (处理B为2.00万株·hm-2),0.5 m×0.5 m (处理C为4.00万株·hm-2),0.3 m×0.5 m (处理D为6.67万株·hm-2),0.3 m×0.3 m (处理E为11.11万株·hm-2)5个水平的密度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对喜树个体高、径生长,叶面积,叶片数和叶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对苗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明显规律,差异不显著(P>0.05)。②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叶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密度对叶用园单位面积叶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密度为1.00~4.00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随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叶产量反而有所降低,以密度为4.00万株·hm-2条件下的单位面积叶产量为最大。
2007, 24(6): 670-674.
摘要:
2006年,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主产区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选取集约经营下不同栽植年限(1,5,10,15 a)的雷竹林以及与未栽雷竹的邻近水田(0 a)采集土样,旨在分析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磷素随雷竹栽植年限和剖面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便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雷竹林土壤磷素随栽植年限增长而增加。0,1,5,10和15 a的10~20 cm土层全磷质量分数分别是0.39,0.58,0.58,0.85和1.57 g·kg-1;有机磷质量分数为130.16,179.83,183.61,209.46和262.79 mg·kg-1;有效磷为6.78,17.41,33.49,100.64和326.36 mg·kg-1。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磷随着栽植年限的增长而稳步上升;速效磷则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急剧上升。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较小并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更趋下降,表明累积的磷素主要来自大多数还没有被利用而残留的无机磷肥,有机覆盖物对土壤磷素累积的贡献不大。雷竹林土壤全磷、有机磷和有效磷在剖面深度上的分布总体上是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即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底层(20~40 cm)。然而在10 a以前,土壤全磷呈现两头高而中间低的分布态势,1~15 a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机磷均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其幅度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扩大。集约经营模式虽然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土壤中大量磷素的累积既是资源的浪费又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应调整施肥措施和配方。
2006年,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主产区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选取集约经营下不同栽植年限(1,5,10,15 a)的雷竹林以及与未栽雷竹的邻近水田(0 a)采集土样,旨在分析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磷素随雷竹栽植年限和剖面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便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雷竹林土壤磷素随栽植年限增长而增加。0,1,5,10和15 a的10~20 cm土层全磷质量分数分别是0.39,0.58,0.58,0.85和1.57 g·kg-1;有机磷质量分数为130.16,179.83,183.61,209.46和262.79 mg·kg-1;有效磷为6.78,17.41,33.49,100.64和326.36 mg·kg-1。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磷随着栽植年限的增长而稳步上升;速效磷则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急剧上升。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较小并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更趋下降,表明累积的磷素主要来自大多数还没有被利用而残留的无机磷肥,有机覆盖物对土壤磷素累积的贡献不大。雷竹林土壤全磷、有机磷和有效磷在剖面深度上的分布总体上是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即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底层(20~40 cm)。然而在10 a以前,土壤全磷呈现两头高而中间低的分布态势,1~15 a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机磷均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其幅度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而扩大。集约经营模式虽然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土壤中大量磷素的累积既是资源的浪费又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应调整施肥措施和配方。
2007, 24(6): 675-680.
摘要:
对云南金沙江流域受干扰退化后有代表性的天然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导致天然林退化的干扰成因,探讨了该区域强度过伐林、恢复初期的天然次生林、疏林、灌木林以及破坏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把人为干扰程度分为微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强度干扰等4个等级。对退化天然林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微度退化的林分24类,轻度退化的林分类型14类,中度退化林分14类,重度退化林分19类。
对云南金沙江流域受干扰退化后有代表性的天然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导致天然林退化的干扰成因,探讨了该区域强度过伐林、恢复初期的天然次生林、疏林、灌木林以及破坏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把人为干扰程度分为微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强度干扰等4个等级。对退化天然林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微度退化的林分24类,轻度退化的林分类型14类,中度退化林分14类,重度退化林分19类。
2007, 24(6): 681-685.
摘要:
计算机遥感解译方法主要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2种,但两者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更精确地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在分别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加分类的遥感解译方法。此方法的关键在于,叠加分类时对叠加图像进行部分重新编码,即只对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中的典型地物进行重新编码,这样会使监督分类图与非监督分类图进行较为充分的叠加,叠加后再进行重新编码,以保证良好的分类效果。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对象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叠加分类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分类效果最好,具有操作简单,人为影响较小,精度较高等优点。
计算机遥感解译方法主要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2种,但两者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更精确地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在分别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加分类的遥感解译方法。此方法的关键在于,叠加分类时对叠加图像进行部分重新编码,即只对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中的典型地物进行重新编码,这样会使监督分类图与非监督分类图进行较为充分的叠加,叠加后再进行重新编码,以保证良好的分类效果。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对象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叠加分类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分类效果最好,具有操作简单,人为影响较小,精度较高等优点。
2007, 24(6): 686-691.
摘要:
2006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藏北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繁殖前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表明:①黑颈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种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大小依次为:取食43.69%,警戒21.78%,保养21.69%,运动7.57%,杂项3.18%,繁殖2.09%。②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在雌雄个体间具有一定的差异。雄鹤的警戒和运动行为比雌鹤高,且警戒行为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4种行为雌性较高。③黑颈鹤的各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11:00以前,各种行为活动相对稳定,11:00之后依次出现了3个取食高峰和1个保养高峰,且呈上升趋势;其他4种行为无明显峰值,并呈下降趋势。④雌雄鹤的取食、警戒和保养行为在不同时段上表现出同步性和异步性。雄鹤取食高峰集中在中午(12:00~14:00),雌鹤的取食高峰分散在一天中的早(8:00),中(12:00,14:00)和晚(17:00)3个时期。讨论了繁殖前期黑颈鹤性别间的行为差异,并与黑颈鹤东部种群以及其他鹤类的行为进行了对比。
2006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藏北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繁殖前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表明:①黑颈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种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大小依次为:取食43.69%,警戒21.78%,保养21.69%,运动7.57%,杂项3.18%,繁殖2.09%。②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在雌雄个体间具有一定的差异。雄鹤的警戒和运动行为比雌鹤高,且警戒行为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4种行为雌性较高。③黑颈鹤的各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11:00以前,各种行为活动相对稳定,11:00之后依次出现了3个取食高峰和1个保养高峰,且呈上升趋势;其他4种行为无明显峰值,并呈下降趋势。④雌雄鹤的取食、警戒和保养行为在不同时段上表现出同步性和异步性。雄鹤取食高峰集中在中午(12:00~14:00),雌鹤的取食高峰分散在一天中的早(8:00),中(12:00,14:00)和晚(17:00)3个时期。讨论了繁殖前期黑颈鹤性别间的行为差异,并与黑颈鹤东部种群以及其他鹤类的行为进行了对比。
2007, 24(6): 692-695.
摘要:
为了探索营养储藏蛋白质在杨树体内的积累机制和生理功能,采用凝胶电泳SDS-PAGE,对1年生797杨Populus deltoids×P.euramericana越冬期间皮层和根部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及营养储藏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部位中的蛋白质在越冬期间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皮层是杨树越冬期间储藏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越冬期间储藏蛋白质组分变化最明显的是36,32,22,15 kD等蛋白;落叶时蛋白谱带最清晰,36和32 kD蛋白质是杨树营养储藏蛋白质的主要类型。
为了探索营养储藏蛋白质在杨树体内的积累机制和生理功能,采用凝胶电泳SDS-PAGE,对1年生797杨Populus deltoids×P.euramericana越冬期间皮层和根部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及营养储藏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部位中的蛋白质在越冬期间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皮层是杨树越冬期间储藏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越冬期间储藏蛋白质组分变化最明显的是36,32,22,15 kD等蛋白;落叶时蛋白谱带最清晰,36和32 kD蛋白质是杨树营养储藏蛋白质的主要类型。
2007, 24(6): 696-701.
摘要:
在浙江天台华顶山,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生长于多种林分中。对生活在落叶阔叶林林隙内和林缘灌草丛中的云锦杜鹃幼树(树高80~130 cm)的构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林隙内的幼树树冠窄小,枝倾角较大,分枝相对较长,但分枝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植株下层的枝条差别更大。说明在光照条件差的生境中,幼树的高生长显著,从而可尽快摆脱光胁迫的制约。②林隙内的幼树叶倾角相对较小,尤其是下层枝条的叶片部分比较平展,这可能有利于接受更多的散射光;而枝径比以及枝、叶的方位角等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另外,幼树的各级分枝均以单轴分枝为主,但顶端优势不甚明显,使树冠具有合轴分枝的形态特征。由此可见,云锦杜鹃的分枝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枝长、分枝率、枝倾角和叶倾角等对生境的光照比较敏感,且枝长与分枝率间存在着一定的交换。
在浙江天台华顶山,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生长于多种林分中。对生活在落叶阔叶林林隙内和林缘灌草丛中的云锦杜鹃幼树(树高80~130 cm)的构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林隙内的幼树树冠窄小,枝倾角较大,分枝相对较长,但分枝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植株下层的枝条差别更大。说明在光照条件差的生境中,幼树的高生长显著,从而可尽快摆脱光胁迫的制约。②林隙内的幼树叶倾角相对较小,尤其是下层枝条的叶片部分比较平展,这可能有利于接受更多的散射光;而枝径比以及枝、叶的方位角等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另外,幼树的各级分枝均以单轴分枝为主,但顶端优势不甚明显,使树冠具有合轴分枝的形态特征。由此可见,云锦杜鹃的分枝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枝长、分枝率、枝倾角和叶倾角等对生境的光照比较敏感,且枝长与分枝率间存在着一定的交换。
2007, 24(6): 702-705.
摘要: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这一珍贵的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手段对其群落外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野外调查研究表明:该群落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其中小高位芽占优势。叶的特征分析表明,中型叶和小型叶占有90%以上;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1.2%;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61.5%;全缘叶与非全缘叶比例相当;渐尖和尾尖叶占67.3%,反映了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对群落的外貌分析说明,早樱对光的要求,分布范围较高,同时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这一珍贵的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手段对其群落外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野外调查研究表明:该群落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其中小高位芽占优势。叶的特征分析表明,中型叶和小型叶占有90%以上;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1.2%;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61.5%;全缘叶与非全缘叶比例相当;渐尖和尾尖叶占67.3%,反映了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对群落的外貌分析说明,早樱对光的要求,分布范围较高,同时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2007, 24(6): 706-710.
摘要: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所处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7种,隶属31科49属。其中热带类型16属,温带类型29属。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90.2%,地上芽植物占2.8%,地下芽植物占5.6%,1年生植物占1.4%。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0.6%。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73.2%;叶质以草质叶为优势,占69.0%;全缘叶种类占总种数的33.8%,非全缘叶种类占66.2%。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所处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7种,隶属31科49属。其中热带类型16属,温带类型29属。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90.2%,地上芽植物占2.8%,地下芽植物占5.6%,1年生植物占1.4%。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0.6%。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73.2%;叶质以草质叶为优势,占69.0%;全缘叶种类占总种数的33.8%,非全缘叶种类占66.2%。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2007, 24(6): 711-718.
摘要: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分别对浙江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生态景观林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将30个样地划分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等4种生态景观林类型。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与阔叶林均具有较丰富的物种组成,且均匀度较高。杉木林物种数量明显偏少,林分密度大,达到3 967株·hm-2,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马尾松林林分密度则比较接近。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垂直结构良好,空间层次分化清晰,阔叶林灌木层高度较大,层次一般,杉木林灌草层植被稀疏,层次性较差。从分布格局来看,主要呈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针叶林以均匀分布为多,阔叶林则以聚集分布为多。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分别对浙江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生态景观林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将30个样地划分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等4种生态景观林类型。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与阔叶林均具有较丰富的物种组成,且均匀度较高。杉木林物种数量明显偏少,林分密度大,达到3 967株·hm-2,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马尾松林林分密度则比较接近。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垂直结构良好,空间层次分化清晰,阔叶林灌木层高度较大,层次一般,杉木林灌草层植被稀疏,层次性较差。从分布格局来看,主要呈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针叶林以均匀分布为多,阔叶林则以聚集分布为多。
2007, 24(6): 719-724.
摘要:
研究调查了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24个星级广场乔、灌木的物种组成,观赏习性(观花、观果、观叶、观形),应用频率及重要值等。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广场木本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53科91属124种(包括种以下单位),其中:乔木类62种,灌木类52种,藤本类6种,竹类4种,但乡土树种应用偏少,骨干树种较单调,观赏植物配植不尽如人意。建议增加观花观果植物、芳香植物及南京市市树市花在南京城市广场的应用。
研究调查了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24个星级广场乔、灌木的物种组成,观赏习性(观花、观果、观叶、观形),应用频率及重要值等。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广场木本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53科91属124种(包括种以下单位),其中:乔木类62种,灌木类52种,藤本类6种,竹类4种,但乡土树种应用偏少,骨干树种较单调,观赏植物配植不尽如人意。建议增加观花观果植物、芳香植物及南京市市树市花在南京城市广场的应用。
2007, 24(6): 725-730.
摘要:
通过野外样方样地调查,在比较分析海南岛年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的基础上,寻找影响桉树Eucalyptus spp.林下植被的关键因子。单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与土壤含水量、年降水量、土壤速效氮和有效磷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但这些因子无一与草本多样性指数H'和D达显著相关水平。造成如此差异,可能由于桉树林下灌木发育阻碍了林下草本的生长,或由于桉树林下植被演替所处阶段使然。
通过野外样方样地调查,在比较分析海南岛年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的基础上,寻找影响桉树Eucalyptus spp.林下植被的关键因子。单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与土壤含水量、年降水量、土壤速效氮和有效磷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但这些因子无一与草本多样性指数H'和D达显著相关水平。造成如此差异,可能由于桉树林下灌木发育阻碍了林下草本的生长,或由于桉树林下植被演替所处阶段使然。
2007, 24(6): 731-735.
摘要:
为探讨地形对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研究区域各地形因子和植被景观信息基础上,分析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和地形的总体特征,揭示了植被分布在地形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不均,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占总面积的70.53%。在海拔的影响下,保护区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坡度和坡向对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影响程度不同,只对中山草甸、阔叶矮曲林和人工植被等3种植被类型有较显著影响。从各植被类型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变异系数看,海拔因子对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最大。
为探讨地形对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研究区域各地形因子和植被景观信息基础上,分析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和地形的总体特征,揭示了植被分布在地形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不均,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占总面积的70.53%。在海拔的影响下,保护区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坡度和坡向对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影响程度不同,只对中山草甸、阔叶矮曲林和人工植被等3种植被类型有较显著影响。从各植被类型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变异系数看,海拔因子对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最大。
2007, 24(6): 736-740.
摘要:
通过近50 a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了开发活动,出现了无序、违反生态规律的掠夺式开发。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为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按照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分类方法,并阐述了无形资源无形性、资产性、垄断性、利用的长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发展性等特征。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无形资源常见类型:名称、动植物种质资源、景观视觉欣赏、自然声音和森林精气等。根据自然保护区有形资源价值无限,无形资源价值量化的思路,提出了有形资源资源性管理和无形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思路。
通过近50 a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了开发活动,出现了无序、违反生态规律的掠夺式开发。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为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按照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分类方法,并阐述了无形资源无形性、资产性、垄断性、利用的长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发展性等特征。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无形资源常见类型:名称、动植物种质资源、景观视觉欣赏、自然声音和森林精气等。根据自然保护区有形资源价值无限,无形资源价值量化的思路,提出了有形资源资源性管理和无形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思路。
2007, 24(6): 741-746.
摘要: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照生态区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区划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浙江省竹类植物适生区域进行了划分。区划的基本手段为聚类,即选择影响竹类植物生长与分布的因子组成指标体系,并划分为生态类与经济类两大类指标,经相关性分析筛选之后,对所需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别以生态类与经济类指标作为指标变量,以浙江省69个市(县)作为样本总体进行样本聚类,依次划分出类与亚类,经分析调整后依次划分出6个竹林生态区与4个生态亚区,分别为:浙东北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浙西北山地竹林生态区,浙中低山丘陵盆地竹林生态区,浙西南低山盆地竹林生态区,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和浙东沿海半岛岛屿竹林生态区。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照生态区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区划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浙江省竹类植物适生区域进行了划分。区划的基本手段为聚类,即选择影响竹类植物生长与分布的因子组成指标体系,并划分为生态类与经济类两大类指标,经相关性分析筛选之后,对所需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别以生态类与经济类指标作为指标变量,以浙江省69个市(县)作为样本总体进行样本聚类,依次划分出类与亚类,经分析调整后依次划分出6个竹林生态区与4个生态亚区,分别为:浙东北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浙西北山地竹林生态区,浙中低山丘陵盆地竹林生态区,浙西南低山盆地竹林生态区,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和浙东沿海半岛岛屿竹林生态区。
2007, 24(6): 747-751.
摘要:
学术界对林业史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对区域林业史的研究明显不足。区域林业史研究的价值在于:一是可弥补全国林业史很难注意到区域差异性而导致的不足,以补充和丰富全国史,推动全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二是实现区域通史研究与区域生产部门史研究、区域农业史研究与区域林业史研究分离,以求区域林业史研究得到强化与细化。区域林业史研究总体思路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观和方法论,应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活的时代特色、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把区域林业历史变迁过程的分期、分区域、分内容研究和林业变迁各种机制研究结合起来。
学术界对林业史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对区域林业史的研究明显不足。区域林业史研究的价值在于:一是可弥补全国林业史很难注意到区域差异性而导致的不足,以补充和丰富全国史,推动全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二是实现区域通史研究与区域生产部门史研究、区域农业史研究与区域林业史研究分离,以求区域林业史研究得到强化与细化。区域林业史研究总体思路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观和方法论,应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活的时代特色、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把区域林业历史变迁过程的分期、分区域、分内容研究和林业变迁各种机制研究结合起来。
2007, 24(6): 752-757.
摘要:
综述了有关林木害虫产生的环境机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干旱、全球气候变化、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害虫自身生物学特性与森林经营模式的影响等,以便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理论资料。同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树种、害虫、天敌和生存环境4者关系开展研究,特别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植被的时空结构;同时协调运用与环境和其他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和谐的各类措施,将害虫控制在不成灾水平,并在时空上达到可持续控制的效果。
综述了有关林木害虫产生的环境机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干旱、全球气候变化、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害虫自身生物学特性与森林经营模式的影响等,以便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理论资料。同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树种、害虫、天敌和生存环境4者关系开展研究,特别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植被的时空结构;同时协调运用与环境和其他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和谐的各类措施,将害虫控制在不成灾水平,并在时空上达到可持续控制的效果。
2007, 24(6): 758-761.
摘要:
在分析我国东北国有林区政企不分的制度缺陷的基础上,认为东北国有林区政企不分是国有林区的制度变迁的硬核,这个硬核不尽固化了一种自我封闭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同时也固化了一种利益格局。要化解这种制度硬核,实现国有林区的制度变迁,必须合理构架林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立林区的政府地位,通过破、换、售、股、租等方式分离其经营性资产,让自主独立的企业群承担林区的经营性项目,使政府和企业各自归位。
在分析我国东北国有林区政企不分的制度缺陷的基础上,认为东北国有林区政企不分是国有林区的制度变迁的硬核,这个硬核不尽固化了一种自我封闭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同时也固化了一种利益格局。要化解这种制度硬核,实现国有林区的制度变迁,必须合理构架林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立林区的政府地位,通过破、换、售、股、租等方式分离其经营性资产,让自主独立的企业群承担林区的经营性项目,使政府和企业各自归位。
2007, 24(6): 762-766.
摘要:
根据行业统计与文献调研结果,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理论与经验,对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现存问题及转型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对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容体系、关键问题及对策措施进行了研究。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的顺利转型及各子系统的协调统一体,转型应着重于4个方面:基于城市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培育;新兴主导产业选择为核心的经济转型;政府为主导地位的城市转型体系;林权制度改革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城市创新体系,完善与调整法规政策等是林业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的有力手段与措施。
根据行业统计与文献调研结果,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理论与经验,对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现存问题及转型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对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容体系、关键问题及对策措施进行了研究。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的顺利转型及各子系统的协调统一体,转型应着重于4个方面:基于城市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培育;新兴主导产业选择为核心的经济转型;政府为主导地位的城市转型体系;林权制度改革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城市创新体系,完善与调整法规政策等是林业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的有力手段与措施。
2007, 24(6): 767-768.
摘要: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温岭的百合属Lilium一新变种——巨球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 var.giganteum G.Y.Li&Z.H.Chen。本变种与原变种野百合Lilium brownii不同在于:鳞茎特大,直径10~12 cm,鳞片100余枚,花冠淡黄色,外面带紫色;通常5~8朵。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温岭的百合属Lilium一新变种——巨球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 var.giganteum G.Y.Li&Z.H.Chen。本变种与原变种野百合Lilium brownii不同在于:鳞茎特大,直径10~12 cm,鳞片100余枚,花冠淡黄色,外面带紫色;通常5~8朵。
2007, 24(6): 769-774.
摘要:
2005年,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采用样方调查法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法研究了放牧干扰对明油子Dodonaea viscos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丰富,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低,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优势种为扁平虹臭蚁Iridomyrmex anceps;曾经过度放牧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最贫乏,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最低;长期存在一定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比较丰富,但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高而均匀度最低;经受或存在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林下以刺吸类昆虫占优势,地表以迈氏小家蚁Monomorium mayri占优势。过度放牧导致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群落趋于不稳定,栖息环境出现退化。放牧干扰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比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突出。
2005年,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采用样方调查法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法研究了放牧干扰对明油子Dodonaea viscos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丰富,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低,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优势种为扁平虹臭蚁Iridomyrmex anceps;曾经过度放牧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最贫乏,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最低;长期存在一定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比较丰富,但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高而均匀度最低;经受或存在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林下以刺吸类昆虫占优势,地表以迈氏小家蚁Monomorium mayri占优势。过度放牧导致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群落趋于不稳定,栖息环境出现退化。放牧干扰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比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突出。
2007, 24(6): 775-778.
摘要:
灰木相思Acacia implexa是南方优良的多用途造林树种,但种子繁殖性状分离严重,试图通过组织培养找到新的繁育途径。通过对灰木相思成年优树幼嫩的带腋芽茎段的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灰木相思茎段不定芽分化、继代增殖和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采用正交试验对防止培养过程中出现玻璃化苗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适宜灰木相思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 (Murashige and Skoog)+1.0 mg·L-1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1萘乙酸(NAA)+1.0 mg·L-1玉米素(ZT),适宜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改良1/2 MS (NH+4:NO-3=1:2)+1.0 mg·L-16-BA+0.05 mg·L-1NAA,适宜进行壮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2 MS+0.1 mg·L-1 NAA,移栽后成活率可达70%。
灰木相思Acacia implexa是南方优良的多用途造林树种,但种子繁殖性状分离严重,试图通过组织培养找到新的繁育途径。通过对灰木相思成年优树幼嫩的带腋芽茎段的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灰木相思茎段不定芽分化、继代增殖和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采用正交试验对防止培养过程中出现玻璃化苗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适宜灰木相思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 (Murashige and Skoog)+1.0 mg·L-1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1萘乙酸(NAA)+1.0 mg·L-1玉米素(ZT),适宜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改良1/2 MS (NH+4:NO-3=1:2)+1.0 mg·L-16-BA+0.05 mg·L-1NAA,适宜进行壮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2 MS+0.1 mg·L-1 NAA,移栽后成活率可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