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

王小德 徐斌 董海燕 刘万斌 胡希隆 吴学敏

王小德, 徐斌, 董海燕, 等.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465-467.
引用本文: 王小德, 徐斌, 董海燕, 等.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465-467.
WANG Xiao-de, XU Bin, DONG Hai-yan, et al. Protection and exploi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of Tongl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4): 465-467.
Citation: WANG Xiao-de, XU Bin, DONG Hai-yan, et al. Protection and exploi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of Tongl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4): 465-467.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

基金项目: 

浙江省林业厅资助项目(2002A1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小德, 教授, 博士, 从事园林植物引种和应用及植物造景等研究。E-mail: wxd65@zjfc.edu.cn
    通信作者: 王小德, 教授, 博士, 从事园林植物引种和应用及植物造景等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59.9

Protection and exploi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of Tongl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Funds: 

浙江省林业厅资助项目(2002A1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49
  • HTML全文浏览量:  376
  • PDF下载量:  21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8-15
  • 修回日期:  2006-03-15
  • 刊出日期:  2006-08-20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

    基金项目:

    浙江省林业厅资助项目(2002A18)

    作者简介:

    王小德, 教授, 博士, 从事园林植物引种和应用及植物造景等研究。E-mail: wxd65@zjfc.edu.cn

    通信作者: 王小德, 教授, 博士, 从事园林植物引种和应用及植物造景等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59.9

摘要: 浙江省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茂林深谷、急瀑碧潭和秀湖怪穴为特色。在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过程中, 依照公园地形地貌与风景资源特点, 在园路建设中巧妙地设置了木栈道、汀步、木船、电瓶车道, 对废弃水电站、引水渠和林区山路进行了合理改造与利用, 结合林相改造, 营建了生物防火道和特色风景林。实践表明, 有效利用原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设施, 降低人为破坏和避免重复建设, 是森林公园保护性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参10

English Abstract

王小德, 徐斌, 董海燕, 等.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465-467.
引用本文: 王小德, 徐斌, 董海燕, 等.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465-467.
WANG Xiao-de, XU Bin, DONG Hai-yan, et al. Protection and exploi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of Tongl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4): 465-467.
Citation: WANG Xiao-de, XU Bin, DONG Hai-yan, et al. Protection and exploi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of Tongl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4): 465-46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