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奇伟, 张秀卿, 格日乐图, 郭欣欣, 杨崟, 吴敏军, 史久西.
多目标规划方法在森林公园功能区划中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274
|
[2] |
张建国, 徐晛.
浙江省森林公园空间布局与旅游发展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5): 1124-11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252
|
[3] |
张彩红, 薛伟, 辛颖.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4): 769-77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63
|
[4] |
曾琪, 刘健, 余坤勇, 张今朝, 郑文英, 陈樟昊.
福建金丝湾森林公园功能区划与生态脆弱性耦合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5): 833-84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5.009
|
[5] |
艾婧文, 刘健, 余坤勇, 张今朝, 曾琪, 郑文英.
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森林公园景观美学质量贡献率及影响因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6): 1087-109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6.017
|
[6] |
高铭聪, 蒋文伟, 金竹秀, 郭慧慧, 梅艳霞.
西径山森林公园夏季空气负离子日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4): 667-6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4.023
|
[7] |
费喜敏, 徐秀英, 王成军.
基于财务指标的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1): 88-94.
|
[8] |
张建国, 何方, 俞益武.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254-259.
|
[9] |
曾燕如, 程樟峰, 郑南忠.
森林认证与中国农村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266-271.
|
[10] |
王小德, 徐斌, 董海燕, 刘万斌, 胡希隆, 吴学敏.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465-467.
|
[11] |
胡坚强, 张佩成, 梅艳.
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194-197.
|
[12] |
金水虎, 丁炳扬, 于明坚.
浙江省长叶榧资源及群落学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1): 27-30.
|
[13] |
王胜奎.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化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233-237.
|
[14] |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
[15] |
孙海平.
浙江大鹿山森林植物资源及发展利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4): 373-377.
|
[16] |
吴延熊, 陈美兰, 周国模, 郭仁鉴.
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预警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1): 61-65.
|
[17] |
吴延熊, 周国模, 郭仁鉴.
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预警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1): 55-60.
|
[18] |
吴延熊, 周国模, 方陆明, 郑卫华, 徐尚德.
研建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80-286.
|
[19] |
韦新良, 刘永富.
浙江省森林景观地理概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3): 316-321.
|
[20] |
田关森, 董元华, 成嘉泰, 郦章顺, 胡正坚, 俞平.
湖州市森林蔬菜资源的开发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2): 157-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