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俞飞, 李智勇.
天目山林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3): 439-4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306
|
[2] |
唐赛男, 王成, 裴男才, 张昶, 王子研, 段文军, 孙睿霖.
广州南沙区河涌沿岸植物景观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2): 375-3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2.020
|
[3] |
谢依娜, 赵乐静, 刘云根, 王妍, 侯磊, 李晓琳.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旅游型美丽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4): 743-7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4.020
|
[4] |
徐荣林, 张志坚, 卢春天.
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5): 908-9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5.016
|
[5] |
武录义, 岳永杰, 刘果厚, 高润宏, 苏志成.
气候变化对元上都遗址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2): 232-2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07
|
[6] |
牛晓栋, 江洪, 方成圆, 陈晓峰, 孙恒.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2): 216-22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05
|
[7] |
郑世伟, 江洪, 唐敏忠.
天目山地区大气酸沉降的动态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2): 188-19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2.004
|
[8] |
牛晓栋, 江洪, 王帆.
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3): 327-3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3.001
|
[9] |
李佳佳, 王志泰.
湄潭县城规划区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3): 335-34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3.004
|
[10] |
刘西军, 吴泽民, 黄庆丰.
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要素斑块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2): 190-1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2.005
|
[11] |
张春英, 林从华, 洪伟, 吴承祯, 何春玲, 陈莺娇.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6): 877-883.
|
[12] |
罗芬, 钟永德, 李健, 俞益武.
自导式步道解说规划设计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336-341.
|
[13] |
宣功巧.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斑块和廊道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5): 599-603.
|
[14] |
吴伟光, 赵明水, 刘微, 邹祖兴, 顾蕾.
基于SWOT 分析构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1): 13-18.
|
[15] |
楼涛, 赵明水, 杨淑贞, 庞春梅, 王祖良, 刘亮.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269-274.
|
[16] |
赵明水, 周忠辉, 程晓渊, 杨逢春.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木荷防火林保水改土功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1): 42-45.
|
[17] |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
[18] |
杨淑贞, 程爱兴.
天目山蝶类资源调查报告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255-261.
|
[19] |
杨淑贞, 程爱兴.
天目山兰科植物的分类和区系特点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4): 363-369.
|
[20] |
苏琍英.
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1): 5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