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君, 沈肖.
中国园林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3): 417-420.
|
[2] |
李国新, 杨絮飞.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听觉美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1): 100-103.
|
[3] |
徐萱春.
中国古典园林景名探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2): 245-249.
|
[4] |
李国新, 杨絮飞.
论中国古典园林对“兼工带写” 手法的借鉴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4): 433-437.
|
[5] |
彭巧, 傅德亮, 徐剑锋.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1): 104-108.
|
[6] |
李可.
中国森林立法史与《森林法》之修改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1): 114-118.
|
[7] |
李金宇.
苏扬园林风格差异及其成因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335-339.
|
[8] |
吴学峰.
文人画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思想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2): 231-234.
|
[9] |
林雁.
论梅花与水体的配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65-69.
|
[10] |
李国新, 杨絮飞.
艺术与科学互渗及其在园林领域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51-455.
|
[11] |
汪洋, 徐萱春.
中国山水园林的自然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4): 408-412.
|
[12] |
汪洋.
书画线条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4): 416-419.
|
[13] |
姬亚岚, 顾蕾.
利率市场化之真实含义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1): 76-80.
|
[14] |
钱海燕.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其继承与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398-400.
|
[15] |
杨伯余, 唐宇力.
园林假山施工技艺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18-320.
|
[16] |
金荷仙, 蒋文娟.
宁波天一阁园林艺术浅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15-317.
|
[17] |
何征, 周慕真.
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淡雅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186-190.
|
[18] |
卢山, 陈楚文, 王欣, 金海燕.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之置石立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310-315.
|
[19] |
华海镜, 金荷仙.
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价值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316-319.
|
[20] |
华海镜, 金荷仙.
山水画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82-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