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波涛, 杨天琪, 李臣.
寒地城市生态园林树种组合的植物群落关联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2): 247-25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2.009
|
[2] |
于波涛, 齐木村.
寒地城市功能性生态园林树种选择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5): 743-74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5.013
|
[3] |
方舒丽, 张明如, 孟勐, 章琳, 王欣.
浙江传统书院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4): 619-62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4.019
|
[4] |
陈雷, 孙冰, 廖绍波, 陈勇, 张静, 黄应锋.
木棉资源培育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5): 798-8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5.022
|
[5] |
丁彦芬, 张佳平.
云台山野生乔灌木资源园林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4): 558-56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4.012
|
[6] |
张哲, 潘会堂.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6): 962-96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6.021
|
[7] |
卢山, 胡绍庆, 陈波.
木犀属植物及其园艺品种在园林绿地中的配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5): 734-7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5.015
|
[8] |
应君, 沈肖.
中国园林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3): 417-420.
|
[9] |
李胜, 潘瑞燕, 李荣华, 袁银祥.
抗土压力型园林驳岸构造设计方法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4): 581-586.
|
[10] |
杨絮飞, 李国新.
论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语素的多维审美意蕴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262-265.
|
[11] |
徐萱春.
中国古典园林景名探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2): 245-249.
|
[12] |
舒美英, 夏自谦, 范义荣.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的可拓评判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2): 214-220.
|
[13] |
马建武, 林萍.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园林特色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6): 678-683.
|
[14] |
汪洋.
书画线条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4): 416-419.
|
[15] |
钱海燕.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其继承与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398-400.
|
[16] |
吕荣华.
园林美与音乐美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1): 67-70.
|
[17] |
金荷仙, 蒋文娟.
宁波天一阁园林艺术浅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15-317.
|
[18] |
华海镜, 金荷仙.
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价值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316-319.
|
[19] |
卢山, 陈楚文, 王欣, 金海燕.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之置石立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310-315.
|
[20] |
华海镜, 金荷仙.
山水画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82-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