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朱玉球 廖望仪 黄坚钦 孙晓萍

朱玉球, 廖望仪, 黄坚钦, 孙晓萍.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15-118.
引用本文: 朱玉球, 廖望仪, 黄坚钦, 孙晓萍.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15-118.
ZHU Yu-qiu, LIAO Wang-yi, HUANG Jian-qin, SUN Xiao-p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duction of callus in Carya cathayensi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1, 18(2): 115-118.
Citation: ZHU Yu-qiu, LIAO Wang-yi, HUANG Jian-qin, SUN Xiao-p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duction of callus in Carya cathayensi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1, 18(2): 115-118.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0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朱玉球(1963-), 女, 浙江永康人, 实验师, 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通信作者: 朱玉球(1963-), 女, 浙江永康人, 实验师, 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94.9 ;S664.1 ;Q943.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duction of callus in Carya cathayensis

Funds: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01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38
  • HTML全文浏览量:  236
  • PDF下载量:  20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12-21
  • 修回日期:  2001-02-20
  • 刊出日期:  2001-06-20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011)

    作者简介:

    朱玉球(1963-), 女, 浙江永康人, 实验师, 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通信作者: 朱玉球(1963-), 女, 浙江永康人, 实验师, 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94.9 ;S664.1 ;Q943.1

摘要: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配比、蔗糖质量浓度、外植体取材部位以及单宁含量等因素对山核桃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WPM +BA 8.0 mgL-1 +IBA 2.0 mgL-1 +GA 1.0 mgL-1 +蔗糖30 mgL-1是最适培养基;顶芽和第4 芽段为较适宜的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取材部位;不同芽段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与其单宁含量不相关, 而与芽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有关, 且随着单宁含量的减少, 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向切口上移。选取1 年生实生苗茎尖和茎段, 配比合理的植物激素加以诱导, 可提高山核桃嫁接成活率。表5 参11

English Abstract

朱玉球, 廖望仪, 黄坚钦, 孙晓萍.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15-118.
引用本文: 朱玉球, 廖望仪, 黄坚钦, 孙晓萍.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15-118.
ZHU Yu-qiu, LIAO Wang-yi, HUANG Jian-qin, SUN Xiao-p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duction of callus in Carya cathayensi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1, 18(2): 115-118.
Citation: ZHU Yu-qiu, LIAO Wang-yi, HUANG Jian-qin, SUN Xiao-p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duction of callus in Carya cathayensi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1, 18(2): 115-1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