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颜越, 金荷仙, 王瑛, 陈超怡, 范颖佳, 柳丹.
间作模式对社区花园可食植物生理特性及铅吸收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2): 338-34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65
|
[2] |
俞飞, 李智勇.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游客感知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2): 366-3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3
|
[3] |
唐思嘉, 汤孟平, 赵赛赛, 杜秀芳, 沈钱勇, 庞春梅.
天目山毛竹竞争空间格局的动态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2): 199-2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02
|
[4] |
蔡碧凡, 陶卓民, 张明如, 李涛, 陆森宏.
天目山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6): 947-95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6.019
|
[5] |
郑世伟, 江洪, 唐敏忠.
天目山地区大气酸沉降的动态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2): 188-19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2.004
|
[6] |
商侃侃.
浙江天目山孑遗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2): 206-2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8
|
[7] |
龚小峰, 朱云峰, 杨淑贞, 蒋文伟, 罗佳琦.
天目山柳杉瘿瘤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6): 904-9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5
|
[8] |
吕秋菊, 沈月琴, 高宇列, 黄坚钦.
山核桃产业的发展过程、动因及展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1): 97-1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17
|
[9] |
姜广宇, 汪杭军.
基于.NET的数字化木材标本馆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158-16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26
|
[10] |
李根有, 马丹丹, 杨淑贞, 赵明水, 谢文远.
见于天目山的2种浙江新记录植物:细齿短梗稠李和长叶赤瓟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1): 159-1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1.026
|
[11] |
罗英, 李晓储, 黄利斌, 何小弟, 蔡丹丹, 唐亮.
城市街道绿地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抑菌功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6): 859-864.
|
[12] |
赵丽娟, 蒋文伟, 杨淑贞, 赵明水, 温国胜.
天目山柳杉的茎干液流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169-175.
|
[13] |
李根有, 陈征海, 叶喜阳, 马丹丹, 赵明水, 谢文远.
发现于天目山的2种浙江新记录植物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292-293.
|
[14] |
罗建, 郑维列, 邢震, 边巴多吉.
西藏米拉山区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275-280.
|
[15] |
夏爱梅, 达良俊, 朱虹霞, 赵明水.
天目山柳杉群落结构及其更新类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44-50.
|
[16] |
李明华, 金玲, 张小芳.
丽水竹业:社区参与的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189-193.
|
[17] |
杨淑贞, 程爱兴.
天目山蝶类资源调查报告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255-261.
|
[18] |
杨淑贞, 程爱兴.
天目山兰科植物的分类和区系特点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4): 363-369.
|
[19] |
朱曦, 陈洪明, 李秋文.
西天目山低山带繁殖鸟类群落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59-164.
|
[20] |
吕正水, 董直晓, 徐柳杨, 楼炉焕, 李根有, 杨才进, 周洪青.
泰顺县维管束植物名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4): 335-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