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冉佳璇, 戚玉娇.
黔中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2): 343-35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363
|
[2] |
胡颖槟, 金锦, 童志鹏, 吴家森.
山核桃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5): 1066-107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501
|
[3] |
刘光武, 陈晨, 王柯力.
基于神经网络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指数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1): 100-1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13
|
[4] |
姜仕昆, 周运超, 谭伟, 陈竹, 黄剑峰.
马尾松林近自然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土壤肥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876-8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49
|
[5] |
黄剑峰, 谭伟, 柴宗政, 蔡照军.
黔中马尾松近熟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调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4): 749-75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015
|
[6] |
卢翠香, 项东云, 陈健波, 徐峰, 任世奇, 刘媛, 唐继新.
人工林马尾松管胞形态特征及其变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4): 588-59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4.016
|
[7] |
丁敏, 倪荣新, 毛轩平.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状况初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3): 463-46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3.023
|
[8] |
李海防, 段文军.
华南地区典型人工林土壤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通量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26-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05
|
[9] |
温佐吾, 骆宗诗, 马宏勋, 吴冬生, 李宗辉, 黄以黔.
黔中地区马尾松次生林定向经营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2): 221-227.
|
[10] |
黄勇来.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培肥土壤功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497-500.
|
[11] |
曹永慧, 萧江华, 陈双林, 吴柏林, 吴明, 张德明.
竹阔混交林中阔叶树对毛竹生长的影响及竞争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1): 35-40.
|
[12] |
李燕燕, 樊后保, 林德喜, 苏兵强, 刘春华, 孙新.
马尾松林混交阔叶树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388-392.
|
[13] |
刘芳.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43-147.
|
[14] |
温佐吾.
马尾松造林地整地规格与母岩和土壤质地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26-131.
|
[15] |
徐凤兰, 魏坦, 刘爱琴.
杉木泡桐混交幼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285-288.
|
[16] |
丁贵杰.
马尾松人工林标准树高曲线模型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3): 225-230.
|
[17] |
金崇华, 章伟成, 冯宝贤, 王宝女, 周国模.
湿地松马尾松和福建柏混交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3): 258-261.
|
[18] |
余梅林, 王志明, 刘智, 童修耀, 林芷, 吴家胜, 陈有全, 金远东, 王宝女, 丁一飞.
枫香为主的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2): 139-143.
|
[19] |
林开敏, 林国清, 张沈龙, 俞立烜.
天然阔叶林与杉木连栽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2): 221-225.
|
[20] |
杜国坚, 黄天平, 张庆荣, 张浦山, 程荣亮.
杉木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征和肥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347-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