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芳芳, 王彬宇, 姚必达, 莫明敏, 廖迎春, 房焕英, 邹显花, 刘文飞, 袁颖红, 樊后保.
高氮负荷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氮沉降降低的响应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1): 211-2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380
|
[2] |
朱程昊, 王剑武, 谢秉楼, 邬枭楠, 骆义波.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市县联动核算与精度控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2): 430-4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328
|
[3] |
龚元, 纪小芳, 花雨婷, 张银龙, 李楠.
基于涡动相关技术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3): 593-6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12
|
[4] |
李左玉, 董红先, 刘雷雷, 雷祖培.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891-8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73
|
[5] |
赖超, 方陆明, 李记, 周昌和, .
森林资源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6): 890-89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6.010
|
[6] |
牛晓栋, 江洪, 王帆.
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3): 327-3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3.001
|
[7] |
吕琨珑, 饶良懿, 李菲菲, 李会杰, 朱梦洵, 朱振亚, 周建.
中国森林粗木质残体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1): 114-1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1.017
|
[8] |
魏书精, 孙龙, 魏书威, 胡海清.
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4): 585-59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4.019
|
[9] |
蔡霞, 王祖华, 陈丽娟.
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区划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5): 727-7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5.007
|
[10] |
王雪, 白降丽, 黎臣, 林培炎.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框架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1): 116-1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1.019
|
[11] |
王祖华, 蔡良良, 关庆伟, 蔡霞.
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5): 757-7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5.019
|
[12] |
曾松伟, 李光辉, 胡海根, 唐建锋.
基于PDA的森林资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1): 111-115.
|
[13] |
李亦秋, 仲科.
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非等间距灰色预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1): 7-12.
|
[14] |
吴达胜, 方陆明, 徐爱俊.
森林资源流转办公系统的研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2): 130-134.
|
[15] |
白降丽, 彭道黎, 杨馥宁.
森林资源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326-330.
|
[16] |
刘安兴.
浙江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方案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4): 449-453.
|
[17] |
蔡良良, 蔡霞, 朱红伟.
县级森林资源动态信息系统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228-230.
|
[18] |
吴延熊, 周国模, 郭仁鉴.
ActiveX 在区域森林资源预警技术系统中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1): 100-106.
|
[19] |
吴延熊, 陈美兰, 周国模, 郭仁鉴.
论区域森林资源的综合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1): 80-84.
|
[20] |
吴延熊, 周国模, 郭仁鉴.
区域森林资源系统的“新三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1): 3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