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传明, 郑雅文, 王正加, 徐英武.
山核桃MADS-lik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1): 33-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1.005
|
[2] |
王璇, 马良进, 吕全, 孟娴静, 张星耀.
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2): 238-24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2
|
[3] |
李顺福, 胡恒康, 张秋露, 徐艳玲, 张启香.
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山核桃幼胚DNA甲基化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4): 521-52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5
|
[4] |
朱杭瑞, 庄晓伟, 潘炘, 陈顺伟, 章江丽.
山核桃等3类果蓬原料机制炭燃烧性能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1): 90-9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1.013
|
[5] |
刘伟, 周善松, 张先祥, 冯建国, 吴雪梅.
不同立地条件下木荷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6): 829-834.
|
[6] |
郑炳松, 陈苗, 褚怀亮, 艾雪, 黄有军, 李雪芹, 黄坚钦.
用cDNA-AFLP技术分析山核桃嫁接过程中的CcARF基因表达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4): 467-472.
|
[7] |
郭金剑, 池伟, 赵鑫珠, 王丽, 曾燕如, 张秋月.
山核桃AFLP实验技术体系的建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4): 532-537.
|
[8] |
胡国良, 程益鹏, 楼君芳, 王国杜, 夏国华, 陈建刚, 章祖平.
山核桃花蕾蛆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63-467.
|
[9] |
杨琼霞, 殷舒, 申屠垠, 高欣, 孙益, 胡军祥.
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6): 604-607.
|
[10] |
黄有军, 王正加, 郑炳松, 黄坚钦.
山核桃根插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228-231.
|
[11] |
朱玉球, 曾燕如, 许远, 李美飞, 叶意群.
迷你型花叶芋试管苗移栽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231-234.
|
[12] |
黎章矩, 钱莲芳, 喻卫武.
银杏嫁接技术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35-239.
|
[13] |
黄坚钦, 方伟, 丁雨龙, 何福基.
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的因子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27-230.
|
[14] |
钟泰林.
用改良插皮接法嫁接龙爪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93-194.
|
[15] |
黄坚钦, 章滨森, 陆建伟, 付敢伟.
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11-114.
|
[16] |
钟泰林, 俞建军, 石柏林, 王正加.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438-440.
|
[17] |
李建清, 廖年娒, 陈建曼, 柯邦通, 朱微芬.
板栗夏季硬枝贴接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3): 315-317.
|
[18] |
范义荣, 毛迎春, 方陆明, 余其龙, 奚鑫基, 王国英.
黄山松种子园营建技术及初步效果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11-119.
|
[19] |
周选滔, 阮逸, 李永海, 戴本营.
板栗嫁接方法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4): 485-488.
|
[20] |
王志明, 余梅林, 刘智, 蔡永胜.
鹅掌揪生长发育特性及配套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2): 149-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