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茜, 傅红, 郝建锋, 齐锦秋.
营林措施对路域加杨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联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4): 836-84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604
|
[2] |
邱浩杰, 孙杰杰, 徐达, 沈爱华, 江波, 袁位高, 李胜.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鹅掌楸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1): 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01
|
[3] |
贾代伟, 沈月琴, 朱臻, 黄晨鸣.
林业雇工劳动质量对农户营林技术效率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6): 1225-12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6.021
|
[4] |
张远, 李火根, 蒋祥英, 戴其生, 张焕朝1, 宋宏林, 张井义.
土壤因子对杂交鹅掌楸幼林生长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1): 94-10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1.013
|
[5] |
陆畅, 李斌, 刘儒, 夏良放, 祝良, 林富荣, 郑勇奇.
不同种源鹅掌楸抗寒性综合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3): 455-4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12
|
[6] |
张晓飞, 李火根, 尤录祥, 曹健.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103-1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16
|
[7] |
赵志新, 乔瑞芳, 季孔庶.
镉胁迫对不同家系杂交鹅掌楸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5): 667-673.
|
[8] |
车文瑞, 马履一, 王瑞辉, 樊敏, 段劼.
北京3个园林观赏树种苗木耗水特性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5): 609-613.
|
[9] |
何佩云, 丁贵杰.
猴樟、鹅掌楸对马尾松苗木生理活性的他感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5): 604-608.
|
[10] |
李火根, 曹晓明, 杨建.
2种鹅掌楸的开花习性与传粉媒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01-405.
|
[11] |
李纪元, 田敏, 李辛雷, 范正琪, 倪穗.
成熟龄杂交鹅掌楸再生体系的建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512-515.
|
[12] |
杨秀艳, 季孔庶, 王章荣, 赖焕林.
杂交鹅掌楸苗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变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4): 385-389.
|
[13] |
张晓平, 方炎明.
杂种鹅掌楸不同季节扦插特征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3): 249-253.
|
[14] |
王白坡, 程晓建, 喻卫武.
山核桃嫁接育苗成活率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31-234.
|
[15] |
黄坚钦.
鹅掌楸结籽率低的胚胎学原因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69-273.
|
[16] |
黄坚钦.
鹅掌楸雌配子体发育及淀粉动态观察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2): 164-169.
|
[17] |
沈湘林, 潘文贤, 姚建祥, 蒋小凡, 许凤华, 王白坡.
野生栗资源利用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4): 327-329.
|
[18] |
范义荣, 毛迎春, 方陆明, 余其龙, 奚鑫基, 王国英.
黄山松种子园营建技术及初步效果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11-119.
|
[19] |
蔡良良.
千岛湖生态林现状及几个问题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4): 481-484.
|
[20] |
方炎明, 章忠正, 王文军.
浙江龙王山和九龙山鹅掌揪群落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3): 286-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