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邱浩杰, 孙杰杰, 徐达, 沈爱华, 江波, 袁位高, 李胜.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鹅掌楸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1): 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01
|
[2] |
陈飞龙, 黄凤生, 夏俊勇, 王义平.
不同经营模式下山核桃林昆虫群落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3): 429-43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3.001
|
[3] |
陆畅, 李斌, 刘儒, 夏良放, 祝良, 林富荣, 郑勇奇.
不同种源鹅掌楸抗寒性综合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3): 455-4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12
|
[4] |
王丽敏, 缪心栋, 严彩霞, 马凯, 马丹丹, 李根有.
浙江省小花花椒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2): 215-2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9
|
[5] |
王丽敏, 陈征海, 马丹丹, 夏国华, 李根有.
4种分布于浙江石灰岩山地的新记录植物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3): 467-46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3.024
|
[6] |
张晓飞, 李火根, 尤录祥, 曹健.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103-1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16
|
[7] |
徐华潮, 骆有庆.
松材线虫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3): 445-4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3.020
|
[8] |
武海卫, 骆有庆, 石娟, 陈卫平, 严晓素, 蒋平.
黑松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4): 501-50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4.004
|
[9] |
车文瑞, 马履一, 王瑞辉, 樊敏, 段劼.
北京3个园林观赏树种苗木耗水特性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5): 609-613.
|
[10] |
范繁荣.
闽楠群落种间关联性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1): 33-36.
|
[11] |
何佩云, 丁贵杰.
猴樟、鹅掌楸对马尾松苗木生理活性的他感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5): 604-608.
|
[12] |
楼崇, 刘安兴, 祝国民.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特点及建设方向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1): 50-54.
|
[13] |
俞益武, 于由.
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66-470.
|
[14] |
金水虎, 丁炳扬, 于明坚.
浙江省长叶榧资源及群落学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1): 27-30.
|
[15] |
李根有, 楼炉焕, 金水虎, 陈征海, 刘安兴, 孙孟军.
浙江省野生蜡梅群落及其区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27-132.
|
[16] |
黄坚钦.
鹅掌楸结籽率低的胚胎学原因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69-273.
|
[17] |
黄坚钦.
鹅掌楸雌配子体发育及淀粉动态观察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2): 164-169.
|
[18] |
徐耀良, 张若蕙, 周骋.
夏蜡梅的群落学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4): 355-362.
|
[19] |
张方钢.
浙江九龙山青冈林的数值分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3): 293-300.
|
[20] |
王志明, 余梅林, 刘智, 蔡永胜.
鹅掌揪生长发育特性及配套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2): 149-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