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振宇, 张龙, 李爱华, 余昕, 李寄凡, 程一鸣, 刘文静, 陈艳清, 桂爱琴, 舒常庆.
罗田县板栗品种授粉配置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3): 606-6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437
|
[2] |
杨钰, 王艺光, 董彬, 肖政, 赵宏波.
不同梅花品种花香成分鉴定与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2): 262-27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279
|
[3] |
陈樱之, 孔恩, 卢心可, 王艺光, 董彬, 赵宏波.
不同干燥方法对梅花品质的影响及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6): 1261-12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256
|
[4] |
王楠楠, 董彬, 杨丽媛, 赵宏波.
梅花2个PmWRKY2基因克隆及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4): 812-8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706
|
[5] |
卢山, 胡绍庆, 陈波.
木犀属植物及其园艺品种在园林绿地中的配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5): 734-7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5.015
|
[6] |
赵宏波, 周莉花, 郝日明.
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花发育特性和柱头可授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3): 302-307.
|
[7] |
应君, 沈肖.
中国园林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3): 417-420.
|
[8] |
杨絮飞, 李国新, 王纯.
从汉画像砖石看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588-591.
|
[9] |
李金宇.
苏扬园林风格差异及其成因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335-339.
|
[10] |
吴学峰.
文人画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思想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2): 231-234.
|
[11] |
李国新, 杨絮飞.
艺术与科学互渗及其在园林领域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51-455.
|
[12] |
钱海燕.
浙江“之园” 的构思和实践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58-62.
|
[13] |
汪洋, 徐萱春.
中国山水园林的自然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4): 408-412.
|
[14] |
李根有, 屠娟丽, 哀建国, 周文声, 陈超龙.
山体断面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及种植措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1): 95-99.
|
[15] |
林雁.
论梅花与山石的配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301-305.
|
[16] |
钱海燕.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其继承与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398-400.
|
[17] |
杨伯余, 唐宇力.
园林假山施工技艺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18-320.
|
[18] |
金荷仙, 蒋文娟.
宁波天一阁园林艺术浅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15-317.
|
[19] |
何征, 周慕真.
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淡雅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186-190.
|
[20] |
华海镜, 金荷仙.
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价值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316-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