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明浩, 顾晓艳, 崔国发.
后疫情时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3): 679-68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356
|
[2] |
李左玉, 董红先, 刘雷雷, 雷祖培.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891-8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73
|
[3] |
徐荣林, 张志坚, 卢春天.
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5): 908-9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5.016
|
[4] |
徐文辉, 岳晓雷, 高鹏, 夏淑娟.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栖息地的生态适宜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6): 896-9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6.014
|
[5] |
孔洋阳, 韩海荣, 康峰峰, 王清春.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1): 55-6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1.008
|
[6] |
朱铨.
基于“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品牌的庆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3): 435-4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3.018
|
[7] |
宋小玲, 曹飞, 何云核, 强胜, 秦卫华, 蒋明康.
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4): 538-543.
|
[8] |
鲁小珍, 王悦芳, 惠丽, 章大勇.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常山县可持续发展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4): 569-574.
|
[9] |
肖胜和.
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及生态开发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4): 513-516.
|
[10] |
肖胜和, 孙治, 包亚芳.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98-201.
|
[11] |
郑国全.
日本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4): 458-463.
|
[12] |
叶小平.
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定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99-103.
|
[13] |
俞益武, 于由.
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66-470.
|
[14] |
肖胜和, 俞益武, 李健, 倪慧丽.
临安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刍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84-89.
|
[15] |
周蕾芝, 周淑红, 钱新标.
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中生态气候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1): 48-52.
|
[16] |
顾蕾, 姜春前.
生态旅游效益构成及特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92-295.
|
[17] |
吴伟光, 沈月琴, 顾蕾, 徐秀英, 李兰英, 周国模.
制度创新和森林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310-314.
|
[18] |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
[19] |
李健, 张西林, 方躬勇.
浅析普陀山旅游业的深度开发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4): 398-403.
|
[20] |
吴鸿, 陈德良, 余久华.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生态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1): 2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