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紫丁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祖光 曹慧 刘力 李兵

李祖光, 曹慧, 刘力, 李兵. 紫丁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59-162.
引用本文: 李祖光, 曹慧, 刘力, 李兵. 紫丁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59-162.
LI Zu-guang, CAO Hui, LIU Li, LI B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oma in fresh Syringa oblata flower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2): 159-162.
Citation: LI Zu-guang, CAO Hui, LIU Li, LI B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oma in fresh Syringa oblata flower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2): 159-162.

紫丁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339);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资助项目(0206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祖光, 副教授, 博士, 从事分析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E-mail:LZG@zjut.edu.cn
    通信作者: 李祖光, 副教授, 博士, 从事分析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685 ;O657.6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oma in fresh Syringa oblata flowers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48
  • HTML全文浏览量:  397
  • PDF下载量:  29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6-04-20

紫丁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339);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资助项目(02061)

    作者简介:

    李祖光, 副教授, 博士, 从事分析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E-mail:LZG@zjut.edu.cn

    通信作者: 李祖光, 副教授, 博士, 从事分析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685 ;O657.63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吸附采集紫丁香Syringa oblata 鲜花的香气成分, 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 并用GC/MS 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紫丁香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鉴定出大香叶烯-D (22.37 %)、-波旁烯(15.97 %)、苯甲醛(11.03 %)、-石竹烯(7.56 %)、-古芹烯(3.43 %)、芳樟醇(3.18 %)、丁香醛B (2.99 %)、-胡椒烯(2.70 %)、-苯乙醇(2.39 %)、苯乙醛(1.99 %)、苯甲醇(1.89 %)、丁香醇B (1.87 %)、-愈创木烯(1.49 %)、丁香醛A (1.46 %)、-蒎烯(1.39 %)、丁香醇A (1.03 %)、- 草烯(1.03 %)等48 种化合物。其中所含的4 个丁香醇异构体和2 个丁香醛异构体是紫丁香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是一种可用于鲜花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的简单可行的分析方法。图1 表1 参10

English Abstract

李祖光, 曹慧, 刘力, 李兵. 紫丁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59-162.
引用本文: 李祖光, 曹慧, 刘力, 李兵. 紫丁香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159-162.
LI Zu-guang, CAO Hui, LIU Li, LI B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oma in fresh Syringa oblata flower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2): 159-162.
Citation: LI Zu-guang, CAO Hui, LIU Li, LI B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oma in fresh Syringa oblata flower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06, 23(2): 159-16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