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公认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破坏性地危害欧亚地区的松林资源[1]。松材线虫的生活史分为2个阶段:繁殖阶段和扩散阶段[2]。在温度适宜的夏季和秋季,松材线虫进入繁殖阶段,在树体内经过卵、繁殖型幼虫(J1~J4),再发育为成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松材线虫进入扩散阶段,即滞育型周期,繁殖型J2会转型发育为扩散型J3幼虫和扩散型J4幼虫,在此过程中体内脂滴数量增加,并发生脂滴融合现象,形成超大脂滴或者块状脂肪[3]。扩散型J4幼虫口针退化不取食,依靠消耗体内超大脂滴作为能量侵染新的寄主植物。因此,脂滴对于松材线虫的生存和传播都具有重要作用。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线虫中主要以脂滴的形式存在,是松材线虫体内脂肪的主要储存形式[4-6]。松材线虫的肠道是脂类物质沉积的主要场所。由于线虫虫体是透明的,可在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从头部到尾部的整个肠道,是研究脂肪沉积的一种理想模型[7]。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可采用染料苏丹黑B、尼罗红和油红O等方法检测脂肪储存和代谢,不同染色方法下脂肪含量的表征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利用脂溶性的染料苏丹黑B来着色脂滴,脂滴在肠和皮下组织中可见。荧光染料尼罗红和油红O可将脂滴染成红色[8]。目前在松材线虫中尚无相关脂滴染色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使用不同的染料标记松材线虫体内的脂滴分布,通过使用ImageJ软件测量线虫脂滴的平均像素强度,来表征脂肪含量,确定适合松材线虫脂滴染色的方法[9]。
HTML
-
将固定后的虫体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与未染色线虫相比,苏丹黑B染色线虫的肠道普遍被染成蓝色(图1)。在实验过程中,用苏丹黑B原溶液染色线虫如图1A~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脂滴边界不清晰,整条成虫呈现深蓝色;将苏丹黑B稀释60%,染色观察如图1C~D,幼虫和成虫脂滴边界尚清楚,但仍会影响观察松材线虫的脂滴动态变化。
尼罗红与苏丹黑B共同标记了肠道周围的脂滴。尼罗红染色线虫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部分脂滴呈浅红色(图1E~H)。将配置的母液染料稀释500倍,染色时间30 min,显微成像效果不佳(图1E~F),大部分虫体脂滴染色不均,其中成虫的色泽较浅。当提高工作液浓度,仅将母液稀释了100倍,为5 mg·L−1, 并将染色时间增加为1 h (图1G~J),可以分辨分布在成虫肠道周围的圆形大脂滴,而幼虫的脂滴边界相对比较模糊,不便于测量松材线虫脂滴的大小和脂肪存储量。
-
在用油红O与后置油红O染色线虫时,培养的同步发育繁殖型线虫和野外采集的扩散型线虫都呈现明显的红色脂滴(图2)。油红O染色如图2A~D,可以观察到,当虫体内出现较多脂滴时,单个脂滴未能良好分离,会影响测量松材线虫脂肪储存量化及繁殖型与扩散型松材线虫的脂滴大小的变化。用后置油红O方法染色线虫结果如图2E~J,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脂滴边界清晰,其中J2和J3幼虫大部分较小的脂滴分布在肠道和表皮,并能观察到从幼虫J4到成虫出现小脂滴聚集成大脂滴的现象。扩散型J3较大的脂肪块与扩散型J4脂质小滴之间的脂滴大小变化十分明显。
-
通过光学显微镜捕获的苏丹黑B、尼罗红、油红O染色松材线虫脂滴图片,用ImageJ进行图像处理,计算线虫脂滴图片的平均像素强度。图3结果显示:苏丹黑B和后置油红O染色松材线虫脂滴的平均像素强度明显高于尼罗红和油红O染色,其中苏丹黑B染色后整条虫呈现蓝色,所以脂滴平均像素强度最高,而尼罗红的最低,因为颜色较浅。这就说明脂滴平均像素强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表征脂肪。经ImageJ图像处理比较分析,后置油红O染色脂滴经计算转换与原始图像的一致,具有单个脂滴的良好分离(图4)。
-
如表1所示:综合考虑染色方法的简易性、染色时间的长短[11]、染色的观察效果,后置油红O染色方法在4种染色方法中的染色时间相对较短,脂滴呈现的效果比较清晰,能实现脂滴的单个分离,方法步骤比较简单,认为后置油红O染色方法是松材线虫脂滴的最佳染色方法。
染料 储备溶液 脱水步骤 染色时间/min 输出颜色 实现单个脂滴分离 油红O 5 g·L−1异丙醇 30 红色 否 苏丹黑B 体积分数为70%乙醇 乙醇系列 360 深蓝色 否 尼罗红 丙酮 乙醇系列 30 浅红色 否 后置油红O 5 g·L−1异丙醇 体积分数为60%异丙醇 60 红色 是 Table 1.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yestuff markers and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