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林玲, 周湘, 胡加付, 林海萍, 郭恺.
松材线虫脂滴4种染色方法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4): 878-8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674
|
[2] |
李桥, 张绍勇, 仇辉康, 陈明, 叶玉珠, 袁媛.
6种药剂林间注干施药防控松材线虫效果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4): 718-72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4.023
|
[3] |
樊建庭, 张冬勇, 章祖平, 孟俊国, 王义平.
松墨天牛取食行为及其与寄主挥发物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1): 78-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1.012
|
[4] |
詹伟君, 罗优波, 张立斌.
松墨天牛优良球孢白僵菌菌株生物学及毒力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1): 83-8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1.012
|
[5] |
曾腓力, 贲爱玲, 郑敬荣, 韩正敏.
美国松材线虫体表携带优势细菌的鉴定及致病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5): 696-70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5.010
|
[6] |
刘博, 徐华潮, 孟俊国, 孙江华, 樊建庭.
视觉因素在松墨天牛定位寄主和交配中的作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4): 617-6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4.021
|
[7] |
罗亚萍, 徐华潮, 孟俊国, 樊建庭.
松墨天牛交配行为及其规律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5): 795-79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5.025
|
[8] |
来燕学, 池树友, 王亚红, 张毅丰, 韩正敏.
杀灭松材线虫的高效药物筛选与毒性测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3): 479-4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3.021
|
[9] |
徐华潮, 骆有庆.
松材线虫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3): 445-4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3.020
|
[10] |
巨云为, 樊培峰, 奚月明, 薛中官.
万寿菊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2): 316-3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2.026
|
[11] |
张建军, 张润志, 陈京元.
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种类及其扩散能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350-356.
|
[12] |
来燕学.
用松枝解剖法快速检测松材线虫病原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2): 188-192.
|
[13] |
谢立群, 巨云为, 杨振德, 赵博光.
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接种枝内细菌和线虫的数量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310-314.
|
[14] |
杨毅, 周祖基, 张立钦, 马良进, 林新春, 高洁.
寄生松墨天牛的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DNA多态性的RAPD 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306-309.
|
[15] |
来燕学, 周永平, 张义丰, 俞林祥, 张德胜.
飞机超低量喷洒保松灵防治松材线虫病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82-287.
|
[16] |
唐伟强, 吴沧松, 吴银海.
几种诱捕松墨天牛方法的效果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338-240.
|
[17] |
唐陆法.
千岛湖区松墨天牛的危害及分布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2): 176-180.
|
[18] |
来燕学.
松墨天牛的飞行特性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指导思想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320-323.
|
[19] |
李修鹏, 王奕交.
墨西哥白松等国外松林间自然感染松材线虫病及枯死情况的调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3): 273-276.
|
[20] |
汪企明, 徐福元, 葛明宏, 王章荣, 陈天华.
13年生马尾松39个种源对松材线虫抗性变异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1): 2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