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全面发展期,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维护机制面临着巨大的人为改造压力[1],如不透水地面增加,绿地和水体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加重等,以及人为热量排放等因素,使得城市热环境逐渐恶化[2]。目前,热岛效应已成为城市普遍面临的环境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在城市尺度上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化的绿色空间网络,具有提供雨洪管理、气候调节、空气净化等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功能[3],其要素中的绿地、水体大部分都具有“冷岛效应”[4],可有效缓解热岛效应,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多学科协作合理地规划布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城市热环境,进而指导城市的精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运用实地观测、地表温度反演、数值模拟等3种手段,从不同侧重点出发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热环境效应展开相关研究。在基于气温实地观测来探讨绿色基础设施降温效应的相关研究方面,主要从城市绿地的面积与形状特征、植被结构特征、相关外部因素等3 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5]。实测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尺度,其中许多研究证实城市绿地与周边区域相比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6-7],绿地的类型、面积、形状及植被遮阴面积等是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重要因素[8-10]。大尺度的研究需借助遥感反演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表明:下垫面类型[11]、所在斑块特征、邻近降温斑块空间关系特征[12]等是影响热岛效应分布范围和强度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研究多集中在缓解热岛效应的各类要素特征层面,而如何通过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整合分析和前瞻性布局实现其整体降温效应最大化的相关成果鲜见。作为中国“三大火炉”城市之一的南京是夏热冬冷,兼具“山水林城”景观要素的城市。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和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南京城市热岛效应日趋显著。在满足城市扩张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有限的绿色空间资源形成高效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缓解城市热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南京快速城市化过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快速城市化的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绿色基础设施核心区斑块中降温效应贡献值较高、连通性强的斑块作为“源”斑块,利用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覆盖构建阻力面,并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方法,识别出以“源”斑块为起点和终点的最小成本路径作为降温廊道,并在整合现有空间规划的基础上,研究以缓解热岛效应为导向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方法,以期从改善城市热环境的角度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HTML
-
根据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与地表温度叠加分析计算可得出,降温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核心区、边缘、孔隙、桥接区、环、支线、孤岛(表1),可见大型斑块对于城市热环境的改善效果较好,而分散的小型城市绿地对热量消解贡献较小。基于生境可利用性,选出507个核心区斑块作为“源”斑块的备选斑块。根据景观连通性重要程度的计算结果及Jenk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的分级结果,备选斑块被分为5个等级(表2),其中第1等级和第2等级斑块数量最少,重要程度最高,分布较均匀,包括南京市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如长江、紫金山、玄武湖、老山、青龙山等区域;第4等级和第5等级斑块在数量上更多,在空间上多为分散的小型城市绿地(图1)。再结合各级斑块的降温率(表3)可知:第1等级和第2等级斑块面积占比大、连通性强、降温率高,因而选择第1等级和第2等级共25个面积大于5 hm2的斑块作为降温网络“源”斑块(图2)。
类型 平均温度/℃ 降温率/% 类型 平均温度/℃ 降温率/% 支线 31.19 1.2 桥接区 30.90 2.1 边缘 30.42 3.6 环 31.02 1.7 孤岛 31.43 0.4 孔隙 30.42 3.6 核心区 29.02 8.0 Table 1. Seven landscape connectivity types and their average temperature
等级 斑块数/个 斑块重要值取值区间 连通性重要程度 第1等级 9 79.551 5~0.738 7 极强 第2等级 16 0.591 5~0.113 0 强 第3等级 76 0.084 8~0.009 2 中 第4等级 287 0.008 7~0.000 2 弱 第5等级 119 0.000 1~0.000 0 极弱 Table 2. Grading of cores by dPC (delta PC decomposed) value
等级 面积占比/% 平均温度/℃ 降温率/% 第1等级 0.75 28.51 9.7 第2等级 0.12 29.17 7.6 第3等级 0.07 30.27 4.1 第4等级 0.05 30.38 3.7 第5等级 0.01 30.69 2.8 Table 3. Analysis of surface temperature of patches at different levels
-
通过不同用地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得知:林地、草地、水体的景观格局指数所显现的特征相似,被分为地类A;建设用地、裸地景观格局指数所显现出的特征相似,被分为地类B;耕地具有双重性质,被分为2个部分。将各景观格局指数与地类温度作相关性分析后(表4),选出斑块数量(NP)、景观形状指数(LSI)、景观聚集度指数(IA)等3个指数作为景观特征阻力值影响主要因素。依据3个指数对降温的正负作用及由熵值法确定的权重系数计算后可得出各用地类型的景观特征阻力值(表5)。
指数 地类A 地类B 指数 地类A 地类B 斑块类型面积 0.902 −0.125 边界密度 0.865 0.248 斑块所占面积 0.902 −0.125 景观形状指数 0.928 −0.871 斑块数量 −0.895 0.984 边缘面积分维数 0.782 −0.989 斑块密度 −0.895 0.984 斑块凝聚度 0.552 0.326 最大斑块指数 0.709 0.352 景观聚集度 −0.939 0.843 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and land type temperature
用地类型 斑块数/个 景观形状指数 景观聚集度指数 阻力值计算 标准化处理 景观特征阻力值 耕地(地类A) 233 46.814 89.237 −157.521 0.122 122 林地 300 26.128 88.888 −206.278 0.091 91 草地 35 10.371 85.364 −32.508 0.202 202 水体 515 31.096 84.228 −347.847 0.001 1 建设用地 1 831 44.087 87.721 1 222.137 1.001 1 001 裸地 32 9.606 74.742 29.259 0.241 241 耕地(地类B) 233 46.814 89.237 157.521 0.323 323 Table 5.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resistance value of land use types
结合地表覆盖阻力值的计算结果,利用熵值法计算景观特征阻力与地表覆盖阻力的权重得出各用地类型的成本路径阻力值(表6),赋予各地类空间分布可构成成本路径阻力面分布图(图3)。可以看到:成本路径阻力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裸地、耕地、草地、林地、水体,其中水体与建设用地为阻力值最小和最大的用地类型,接近极限值。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将成本路径阻力值叠加土地类型后,识别出的20条成本路径多沿河流并串联沿线小型生境斑块,其中主城区重要的城市河道如秦淮新河、秦淮外河、滁河均被识别为降温廊道。与“源”斑块一同构成了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图4)。
用地
类型平均
温度/℃降温
率/%降温率
标准化地表覆盖
阻力值成本路径
阻力值耕地 31.388 0.539 0.427 2.34 54 林地 30.235 4.193 0.676 1.48 22 草地 28.964 8.220 0.950 1.05 48 水体 28.730 8.961 1.001 1.00 1 建设用地 33.358 −5.705 0.001 1 000.00 1000 裸地 31.558 0.000 0.390 2.56 58 Table 6. Ground cover resistance values of land use types
-
将初步的构建网络与《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进行对比后发现,本研究从生态斑块的“冷岛效应”出发构建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与绿地规划中“四环六楔”及“九道十八射”的生态网络格局基本重合。同时,本研究还识别出了规划中忽略的廊道,可见该研究方法对于绿地、河流之间的潜在廊道识别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结合现有规划,得到优化后的南京市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其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环、六带、多线”(图5)。以“三环”为主体,其中明城墙为第1环,秦淮百里风光带与长江连接形成第2环,绕城高速道路绿地系统为第3环;结合连接 “三环”的6个重要降温廊道以及其他多个线型通道,共同构成南京市主城区的降温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