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佳琦, 王欣, 邓小梅, 吴蔼民.
基于代谢与转录水平的花榈木萜类合成候选基因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5): 970-98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737
|
[2] |
陈雪冰, 刘聪, 程赫, 姜廷波, 夏德安, 魏志刚.
毛果杨ZHD家族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及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3): 465-47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373
|
[3] |
应义斌, 梅亚明.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1): 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1.001
|
[4] |
佟静, 刘克锋, 孙向阳, 李素艳, 张秀芳.
供氮水平对一串红‘橙香公主’生长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3): 465-47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3.012
|
[5] |
张广来, 李璐, 廖文梅.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林业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6): 1078-108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6.022
|
[6] |
郭安娜, 桂仁意, 宋瑞生, 潘月, 戎洁庆.
不同磷水平下雷竹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1): 9-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1.002
|
[7] |
张璐璐, 贾桂民, 叶建丰, 马良进.
浙江临安山核桃干腐病发生发展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1): 148-15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1.022
|
[8] |
杨淑贞, 丁立忠, 楼君芳, 张秋月, 吴继来, 胡国良.
山核桃干腐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228-232.
|
[9] |
姜春前, 沈月琴, 刘德弟, 李兰英.
社区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目标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455-459.
|
[10] |
张毅川, 乔丽芳, 陈亮明, 姚连芳.
景观设计中教育功能的类型及体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1): 98-103.
|
[11] |
温佐吾.
不同密度2 代连栽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水平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22-27.
|
[12] |
张万荣, 方红, 冯维维.
高等学校校园绿化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77-181.
|
[13] |
王家兰, 姚娅萍.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与方法改革的探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4): 429-432.
|
[14] |
洪世梅, 石道金, 余剑耀.
高等学校系级教学工作考评的探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215-218.
|
[15] |
陈敬佑, 俞秋红, 张祖夔.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分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424-427.
|
[16] |
黄核成, 余剑耀.
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措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3): 311-314.
|
[17] |
骆耀平, 潘根生.
7个茶树新品种不同供水水平的光合特性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2): 130-135.
|
[18] |
杨沛.
认真抓好形势与政策课教育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2): 220-224.
|
[19] |
胡坚强.
有针对性地做好林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2): 215-218.
|
[20] |
崔晓华.
高校健康教育中医生的任务和作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449-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