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文月, 丰忠平, 王建昌, 杨涛, 张振, 周志春.
截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对马尾松内源激素和雌球花形成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6): 1188-119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768
|
[2] |
金京, 谢榕, 杜永斌, 吴佳昊, 周柳江, 樊建庭.
3种化学杀虫剂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毒力测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1): 214-2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731
|
[3] |
张书平, 余燕, 毕守东, 周夏芝, 邹运鼎, 张国庆, 张桢, 方国飞, 宋玉双.
灾变模型在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预报中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1): 93-9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12
|
[4] |
陈梦扬, 魏健, 葛高波, 孙铭, 冯秀智, 吴可人, 李永春, 徐秋芳.
喷施Bt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5): 662-6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5.005
|
[5] |
储家淼, 钟泰林, 黄珊珊.
3种杀虫剂对白蜡绵粉蚧和臭椿沟眶象的防治效果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3): 459-36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3.025
|
[6] |
杨优优, 卢凤珠, 鲍滨福, 沈哲红.
载银二氧化钛纳米抗菌剂处理竹材和马尾松的防霉和燃烧性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6): 910-9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6.016
|
[7] |
林青兰.
3 种生物农药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1): 70-72.
|
[8] |
赵仁友, 徐真旺, 罗松根, 杨少丽.
云南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49-53.
|
[9] |
柴守权, 许国莲, 谢开立, 赵培仙, 冯永刚, 李品军.
德昌松毛虫生物生态学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77-281.
|
[10] |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王良衍, 沈幼莲.
松材线虫病濒死树急救技术与救活机理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4): 404-409.
|
[11] |
方志刚, 徐华潮.
灭扫利与马拉硫磷不同配比的毒力测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241-243.
|
[12] |
江英成.
绿僵菌和白僵菌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4): 410-413.
|
[13] |
方志刚, 张立钦, 赵仁友.
9 个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4): 331-335.
|
[14] |
孙薇, 董林根, 胡加其, 于琼花.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预测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发生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1): 76-80.
|
[15] |
钱华, 吴蓉, 柴希民, 左小明, 赵小立.
马尾松毛虫幼虫免疫系统对苏云金杆菌诱导的应答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4): 367-371.
|
[16] |
宋漳, 徐乐勤, 江涛.
8株绿僵菌孢子萌发条件及室内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65-168.
|
[17] |
吴鸿, 黄国洋, 吕晓平, 赵品龙.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59-164.
|
[18] |
曹泽勇.
用黑光灯测报马尾松毛虫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1): 119-120.
|
[19] |
朱鹏飞, 赵善欢.
4种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的作用及毒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3): 276-280.
|
[20] |
汪维礼, 黄德仁, 张宣义, 夏敏君, 苏万凯.
微电脑在松毛虫虫情资料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2): 237-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