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森, 杨丽婷, 陈双林, 郭子武, 谷瑞, 章超.
竹笋适口性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2): 403-41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400
|
[2] |
俞暾, 郑剑, 余学军.
外源草酸对绿竹笋抗氧化酶和木质化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3): 556-56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337
|
[3] |
潘雁红, 何秋中, 叶晓丹, 吴志庄.
电子鼻在竹笋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3): 495-49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18
|
[4] |
余学军, 裘贤龙.
不同储藏条件对绿竹笋酶活性与纤维化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3): 380-3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3.006
|
[5] |
汪淅锋, 沈月琴, 王枫, 郑旭理, 胡忠明.
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6): 943-94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6.018
|
[6] |
高贵宾, 顾小平, 张小平, 周益权, 岳晋军, 袁娜.
微波处理对绿竹笋老化生理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5): 675-678.
|
[7] |
余学军, 窦可, 章兆福, 柳德坚.
不同保鲜预处理对绿竹笋呼吸速率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24-427.
|
[8] |
刘力, 林新春, 叶丽敏.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竹笋的蛋白质组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271-273.
|
[9] |
金川, 王月英, 郑文杰, 章怡华, 陈国理, 林木森.
我国竹笋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1): 75-79.
|
[10] |
邱永华, 邵小根, 张发根, 华文礼, 包丽文.
水竹笋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200-202.
|
[11] |
陈龙安, 余学军, 韩春, 宣涛涛, 李中居.
ABT 生长剂在毛竹笋材两用林上的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131-134.
|
[12] |
姜培坤, 徐秋芳, 钱新标, 张瑞华, 杨飞峰.
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123-130.
|
[13] |
沈月琴, 程云行, 徐秀英, 蔡细平, 章滨森.
竹笋产品市场供求分析和预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4): 333-339.
|
[14] |
周国模, 金爱武, 郑炳松, 方伟浩, 余伟朵.
雷竹保护地栽培林分立竹结构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2): 111-115.
|
[15] |
董林根, 姜小娟, 方茂盛.
雷竹覆盖栽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36-239.
|
[16] |
胡超宗, 金爱武, 郦章顺, 田关森, 胡正坚.
早竹保护地栽培筱盖材料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1): 5-9.
|
[17] |
何钧潮, 方伟, 卢学可, 楼金善, 李小武.
雷竹双季丰产高效笋用林的地下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3): 247-252.
|
[18] |
陆志敏, 王显家, 何晨光.
优良笋材两用竹种乌芽竹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1): 110-113.
|
[19] |
方伟, 何钧潮, 卢学可, 陈健华.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21-128.
|
[20] |
胡超宗, 金爱武, 郑建新.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3): 264-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