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洪盛, 赵炯昌, 池金洺, 王子涵, 王丽平, 王正泽, 于洋.
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整地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5): 996-10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14
|
[2] |
黄靖涵, 毕华兴, 赵丹阳, 王宁, 刘泽晖, 张荣.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2): 387-3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228
|
[3] |
隋夕然, 吴丽芳, 王妍, 王紫泉, 肖羽芯, 刘云根, 杨波.
滇中岩溶高原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团聚体养分及酶活性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1): 115-12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168
|
[4] |
金文豪, 邵帅, 陈俊辉, 秦华.
不同类型菌根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差异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5): 953-96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531
|
[5] |
高宇, 王佰慧, 邹瑜, 王书丽, 向蒗, 付艳秋, 胡冬南, 郭晓敏, 张令.
氮磷添加下施用保水剂对油茶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5): 937-94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411
|
[6] |
郭益昌, 庄舜尧, 胡昱彦, 桂仁意.
埋管通气对雷竹林土壤氧气体积分数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1): 69-7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09
|
[7] |
黄俊威, 孙永磊, 周金星, 刘玉国, 万龙.
白枪杆生长特性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响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6): 1254-126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6.025
|
[8] |
张家洋, 蔺芳, 詹乃才, 任敏.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团聚体形态结构、组成及有机碳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6): 1077-108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6.004
|
[9] |
汪春林, 张金池, 庄义琳, 周姣, 韩诚, 刘鑫, 庄家尧.
南京城郊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变异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6): 911-9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6.013
|
[10] |
李海防, 段文军.
华南地区典型人工林土壤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通量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26-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05
|
[11] |
郭静, 姚孝友, 刘霞, 张光灿, 袁利, 禇兴彬.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鲁中山区土壤的水文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3): 342-349.
|
[12] |
黄勇来.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培肥土壤功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497-500.
|
[13] |
邓恒芳, 王克勤.
土壤水分对石榴光合速率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277-281.
|
[14] |
刘芳.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2): 143-147.
|
[15] |
钱国钦.
枫香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及生态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289-293.
|
[16] |
严逸伦, 严其鹏, 胡立中.
杉木檫树混交林根系生理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1): 20-23.
|
[17] |
张任好.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生长特点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141-144.
|
[18] |
郑郁善, 管大耀, 李仁昌.
杉木( 19年生)毛竹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1): 63-98.
|
[19] |
刘爱琴, 马祥庆, 俞立烜, 罗雪妹.
马尾松林下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50-255.
|
[20] |
杜国坚, 黄天平, 张庆荣, 张浦山, 程荣亮.
杉木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征和肥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347-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