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文辉, 和武宇恒, 徐子骞, 何锦琦, 桂仁意, 邓世鑫.
不同部位低温处理对雷竹笋芽休眠解除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5, 42(1): 112-12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343
|
[2] |
赵波, 肖玖金, 周泓杨, 张健.
引种栽培雷竹对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3): 409-41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06
|
[3] |
王改萍, 徐涛, 樊莉丽, 彭方仁, 吕昕, 陈琳月.
楸树花粉壁蛋白质提取及特异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1): 65-7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1.009
|
[4] |
吕素华, 徐萌, 张新凤, 刘京晶, 斯金平.
不同杂交家系铁皮石斛花多糖、浸出物及氨基酸质量分数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5): 749-75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4
|
[5] |
李子川, 庄舜尧, 桂仁意, 季海宝, 李国栋, 郑康乐.
不同集约栽培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理毒性铝的分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6): 837-84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6.001
|
[6] |
刘丽, 陈双林, 李艳红.
基于林分结构和竹笋产量的有机材料覆盖雷竹林退化程度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1): 15-2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1.003
|
[7] |
姜培坤, 徐秋芳, 储家淼, 吴丽君.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过程中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3): 242-247.
|
[8] |
姜培坤, 徐秋芳.
雷竹笋硝酸盐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10-14.
|
[9] |
姜培坤, 徐秋芳, 罗煦钦, 王俊奇.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24-427.
|
[10] |
杨芳, 徐秋芳.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11-114.
|
[11] |
徐秋芳, 叶正钱, 姜培坤, 俞益武.
雷竹笋营养元素含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15-118.
|
[12] |
方伟, 何祯祥, 黄坚钦, 史钱均, 林新春.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 分子标记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1): 1-5.
|
[13] |
童品璋, 孟鸿飞, 朱向东, 王乐平, 楼焕泽.
白哺鸡竹早出高效栽培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324-326.
|
[14] |
董林根, 姜小娟, 方茂盛.
雷竹覆盖栽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36-239.
|
[15] |
周国模, 金爱武, 郑炳松, 方伟浩, 余伟朵.
雷竹保护地栽培林分立竹结构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2): 111-115.
|
[16] |
郑炳松, 金爱武, 董林根.
雷竹地下鞭笋芽分化过程中营养动态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32-235.
|
[17] |
何钧潮, 方伟, 卢学可, 楼金善, 李小武.
雷竹双季丰产高效笋用林的地下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3): 247-252.
|
[18] |
胡超宗, 金爱武, 郑建新.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3): 264-268.
|
[19] |
方伟, 何钧潮, 卢学可, 陈健华.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21-128.
|
[20] |
夏春胜, 周性恒.
褐刺娥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含量与组成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2): 234-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