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毛浩楠, 杨兴, 陆扣萍, 吴家森, 王海龙.
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养分及砷、铅有效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6): 1222-12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71
|
[2] |
顾绍茹, 杨兴, 陈翰博, 杨冰霜, 戴志楠, 陈俊辉, 方铮, 王海龙.
小龙虾壳炭和细叶榕枝条炭对土壤养分及镉和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1): 176-18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182
|
[3] |
陈爽, 王良恺, 文涛, 毛欣宇, 许明, 邵孝侯.
新型粉煤灰陶粒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落对模拟水产养殖废水净化效果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4): 761-7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43
|
[4] |
罗成龙, 徐正会, 熊忠平, 祁彪, 袁定宇, 冉茂君.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4): 638-64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002
|
[5] |
龚臣, 王旭东, 倪幸, 乐天天, 曾诗媛, 叶正钱.
长期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有效养分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2): 252-26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08
|
[6] |
张永永, 刘丽娟, 赵盼盼.
新型水体指数的构建及在滨海湿地水域提取中的有效性验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4): 735-74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4.019
|
[7] |
张勇, 胡海波, 王增, 黄玉洁, 吕爱华, 张金池, 刘胜龙.
凤阳山4种森林土壤在不同温度培养下活性有机碳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2): 243-25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07
|
[8] |
叶钱, 蒋燕锋, 冯家骏, 冯恺俊, 谢彩香, 刘京晶.
多花黄精有效成分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1): 192-19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1.026
|
[9] |
刘晓玲, 宋照亮, 单胜道, 叶正钱.
畜禽粪肥施加对嘉兴水稻土总磷、有机磷和有效磷分布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33-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06
|
[10] |
张春苗, 张有珍, 姚芳, 张圆圆, 窦春英, 叶正钱, 胡国良, 黄坚钦.
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效养分的时空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6): 845-8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6.002
|
[11] |
纪丽莎, 殷红福, 汪丽芬, 张先福.
黄连汤有效部位对鸭疫里氏杆菌的抑菌率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5): 745-7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5.017
|
[12] |
武海卫, 骆有庆, 石娟, 陈卫平, 严晓素, 蒋平.
黑松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4): 501-50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4.004
|
[13] |
喻卫武, 黎章矩, 曾燕如, 戴文圣.
山茱萸良种主要药用有效成分测定与质量评价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196-200.
|
[14] |
袁颖红, 樊后保, 王强, 裘秀群, 陈秋凤, 李燕燕, 黄玉梓, 廖迎春.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37-444.
|
[15] |
徐华潮, 施祖华, 吴鸿.
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生殖力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6): 599-603.
|
[16] |
马桂莲, 胡国良, 俞彩珠, 吴继来, 徐炳潮.
高节竹梢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44-48.
|
[17] |
胡国良, 俞彩珠, 楼君芳, 陈小忠, 徐惠.
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294-296.
|
[18] |
孙鸿有, 丰炳财, 董飞岳, 严世峰, 江刘其.
香椿芽萌发有效积温与大棚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1): 6-12.
|
[19] |
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 黎章矩.
4种雀梅有效成分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33-137.
|
[20] |
林思祖, 黄青峥, 吴旺民.
杉木马尾松几个模型的预报有效性的计算机模拟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2): 184-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