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明浩, 顾晓艳, 崔国发.
后疫情时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3): 679-68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356
|
[2] |
项缨, 张建国.
基于产业发展导向的浙北乡村景观规划探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3): 587-5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635
|
[3] |
罗芬, 李雪丽, 魏思远.
公众对森林结构属性的偏好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3): 612-62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3.024
|
[4] |
徐荣林, 张志坚, 卢春天.
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5): 908-9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5.016
|
[5] |
许亚斌, 李兰英, 周子贵, 张勇, 黄玉洁.
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及低碳政策选择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4): 603-6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4.017
|
[6] |
朱臻, 严燕, 邱保印, 黄敏.
产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4): 606-6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4.019
|
[7] |
朱铨.
基于“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品牌的庆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3): 435-4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3.018
|
[8] |
薛群慧, 包亚芳.
心理疏导型森林休闲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1): 121-1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1.020
|
[9] |
蔡碧凡, 俞益武, 方躬勇, 孟明浩, 朱云杰, 钱圆.
浙江省森林旅游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6): 884-890.
|
[10] |
詹晓云, 王胜奎, 吕先忠, 曾燕如.
临安市生态旅游资源优化开发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570-574.
|
[11] |
章莹菁, 徐明, 孟永军, 叶春.
浙江省桐庐县白云源气候旅游资源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2): 216-220.
|
[12] |
郑国全.
日本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4): 458-463.
|
[13] |
胡坚强, 张佩成, 吴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浙江森林旅游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328-332.
|
[14] |
胡坚强, 张佩成, 梅艳.
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194-197.
|
[15] |
叶小平.
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定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99-103.
|
[16] |
俞益武, 于由.
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66-470.
|
[17] |
肖胜和, 俞益武, 李健, 倪慧丽.
临安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刍议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84-89.
|
[18] |
顾蕾, 姜春前.
生态旅游效益构成及特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3): 292-295.
|
[19] |
吴伟光, 沈月琴, 顾蕾, 徐秀英, 李兰英, 周国模.
制度创新和森林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310-314.
|
[20] |
韦新良, 桂祖云, 方躬勇, 方健.
灵峰山风景资源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旅游发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55-158.
|